【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彭友茂]年味儿变淡说明了啥?
  作者:彭友茂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5-03-01 | 点击数:4584
 


  这些年来,人们普遍感到年味淡了。

  说年味淡了,自然是相对于以往年味“浓”说的。鲁迅的小说《祝福》对年味的浓酽描写得很到位。没读过《祝福》的人,也能从个人或家庭以前过年时的热闹劲儿上体会到。过去年味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年吃得好。又是杀鸡又是宰鹅,又是买鱼又是割肉,又是蒸又是煮又是酥又是炸,或者因平日里想吃没有好东西吃,或者因为有点好东西但休闲时间不多没空捣鼓着吃,所以,不论穷富,到了年底,怎么说也要肥肥地置办一些年货,美美地享受一番。二是穿得好。和粗茶淡饭相匹配,平日里,人们想穿好的没有,因此穿戴很一般。等到过年了,“闺女要花儿要炮,老爷爷要顶新毡帽”,人们这才穿戴得光鲜一些。三是玩得好。生活困难或生活一般化的时候,人们虽然物质层面上的享受非常有限,精神层面却不乏快乐的因子。拿农村来说,过年了,“军中无以为乐”,春节那天,五更时分,大人小孩全都早早起床,开始轰轰隆隆地拜年。男爷儿们一拜就是大半个村,女人们也都要到本家户族的长辈那儿磕头,请安问好。那兴奋劲儿,那盼着来年过上好日子的心劲儿,别提有多足了。相比之下,以往过年的那种浓浓的“年味”现在还剩下多少?不多了。

  近些年来,从城市到乡村,传统的年俗“总把新桃换旧符”.大致数算起来,有三个变化:一是拜年的方式简化了,减少了过去那种呼呼隆隆“大串联”式的互相走动拜年,增加了打电话,发短信、电子邮件拜年等现代化方式。二是年礼的重量、体积减少,“含金量”增加,过去烟酒、点心唱主角,现在,鲜花、时令果蔬和比较有欣赏价值、收藏价值的纪念品受到青睐,成为新宠;三是游乐的方式有所创造,突破了过去一味放鞭炮、逛庙会、甩老k、“搓麻”等阖家欢聚的模式,逐渐增加和融入了部分家庭成员或全家“倾巢而出”的外出旅游活动。

  年味变了,年味淡了,有人感到兴奋、新奇,有人若有所失,不无抱怨,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依我来看,这是一桩好事,或者说基本上是一件好事。看了上面的文字可知道,以往年味浓,多是让贫穷显的,是贫困的或不怎么富裕的人们积攒了一年的力量,让年味一次性地“浓”了那么一下子,只美气了那么几天,人们难免有“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的感叹和遗憾。现在呢,改革开放后,“连狗都不吃屎了”,人们的小日子,用一句歇后语表述的话,“吃着甘蔗上山--步步高来节节甜”:一年365天,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天天不缺,好玩的去处、开心的地方到处都有,衣、食、住、行大大改观,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根本不需要再单等着过年那阵子来个“欢乐大爆发”,“消费总动员”.如今天天如过年(笔者所在的城市,一家颇有规模的水饺店名字就叫“天天过年”),待到过年时,年味就相应的淡了。

  自然,年味变淡,也并非“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一个因素所致。按照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北师大教授赵世瑜的分析研究,西方文化对中国民俗传统产生的冲击;传统的社会结构变了,许多风俗习惯也随之变化;人们的观念在渐渐改变,有些东西被认为是“迷信”,也逐渐取消了;经历了某些特殊的政治运动或文化浩劫,一些传统习俗给中断了……这都是年味变革的催化剂。

  年味变淡,总体上说可喜可贺,它映射出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年味、年俗既然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就应随着时代的交迭而与时倶进。

 

  文章来源:人民网 2005-02-08 20:28:4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传播中国春节文化 推动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
下一条: ·春节“被过得不再像年” 拜年已成“礼上网来”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