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部分“非遗”传承或面临断档 加强扶持势在必行
  作者:王海鹰 刘宝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15 | 点击数:6450
 


  记者最近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进行调研发现,非遗项目的传承问题仍未完全解决,部分项目甚至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非遗项目传承人建议,国家对他们应加强扶持,“扶上马”,最好再“送一程”。

  部分“非遗”项目面临“人亡艺绝”困境

  截至目前,我国分三批共认定了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耄耋之年者占到1/3。许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甚至面临“人亡艺绝”的局面。

  “泰山皮影”是中国众多皮影戏中饶有特色的一支,其演唱、表演、伴奏均由一人完成,可称为“一个人的皮影”。事实上,这种艺术形式眼下也只有范正安一个传人了。他说:“我愿意无偿教,但是没有人肯来学。”

  李兴堂是济南皮影戏的第三代传人。他说:“我从60岁开始琢磨皮影艺术的传承问题,今年75岁了,仍然在担忧这个问题:假如有一天我不在了,皮影艺术怎么办?”

  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戏剧、曲艺类项目,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市场前景较差等问题影响,出现“收徒难”的情况;部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项目,由于预见收入低等问题,影响了传承人学习的积极性。

  邵阳蓝印花布2007年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清时期,湖南邵阳就是华南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蓝印花布生产、销售中心,邵阳也被誉为蓝印花布之乡。但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蓝印花布渐渐退出市场,到1986年,邵阳县五丰镇最后一家印染作坊倒闭。近几年,随着对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作的开展,蓝印花布在邵阳重新复苏。但是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最大的传承人已经97岁。

  由于传承人的后人不愿学习蓝印花布的相关技艺,当地政府只好指派文化馆干部去学习,先把技艺从这些传承人手中抢救挖掘出来,防止“人亡艺绝”的情况发生。

 “40、50”学徒多 年轻人鲜有问津

  一些非遗项目“收徒难”,后继乏人,而那些有学徒的项目学徒总体年龄也偏大,富有朝气的年轻人偏少。

  吴兆光是安徽万安罗盘制作技艺的传人。他说,在父亲的学徒中他是惟一一个20多岁的,其他十几个艺人中,最小的也有40多岁。当今的年轻人对这一古老技艺不感兴趣,结果招来的学徒和工人以40岁至50岁的人居多。

  据介绍,一个罗盘有8道制作工序,掌握其中一个工序也需要1到2年的时间,等到真正学成时,这些“大龄”学徒的视力也已经不适合从事这个行业了。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土族盘绣遇到了同样的问题。30岁的艺人哈承清告诉记者,盘绣工序复杂,生产时间成本过高,许多年轻人已不愿意再学习这一技术。“一块15平方厘米的盘绣需要绣15天左右,如果能够卖出,平均下来一天也就能赚十几块钱,考不上学的年轻人宁愿选择外出打工,很少有人再愿意费力绣了。”

  哈承清说,她所在的青海互助县盘绣协会里,基本上都是35岁以上的人在从事这个行业,他们平时除了做些小件的盘绣之外,还必须生产土族服装、工艺品才能平衡收入,单独生产盘绣不划算。

  刘志英是晋绣传承人,也是民营企业“晋绣坊”的师傅,带30个徒弟。这30个徒弟用了3年才招起来,“年轻人很少愿意拿针,很少能坐得住,绣工要求一天要坐七八个小时,再说收入也不高,做得好一个月也才1000多元,她们宁可去站柜台,也不愿来学晋绣。”由于年轻人不愿干,晋绣坊里200多名绣工一多半在40岁以上。

  江西瑞昌剪纸国家级传承人刘诗英今年75岁,这些年她所带的徒弟大多也在40至50岁之间。她说,虽然得到传承扶持资金,但如果没有市场,依旧会陷入恶性循环,很少有人再愿意从事这门艺术,加上新潮的东西多了,这些都是年轻人拒绝学习传统技艺的重要原因。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网-经济参考报 2011-01-14 14:52:3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蔡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条: ·2010:如果你为它们哭泣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