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白晋湘]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
  作者:白晋湘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21 | 点击数:17751
 

 

内容提要:全球化与现代性昭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适应的真正根源,其中伴随现代性而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西方体育文化强势扩展,文化认同与适应特别是基于少数民族弱势体育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存在四种主要模式: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化。整合态度是文化适应中最佳的一种文化认同态度,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和而不同”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适应的选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经历一个从排他性冲突到认同性选择再到包容性并存的历史过程,也即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过程。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文化适应;和而不同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9-1153-05

全球化正不断扩充人类文化交往的时空界限,为各国文化发展展现一个新的地平线,使各国文化有可能跳出原有的较为狭窄的文化视野,确立一个更为开阔的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的文化视角。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既是全球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需要我们以更加审慎的态度认真对待,又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本已文化与异己文化的复杂局面,解决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发展的根本出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造就了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发展史。在这漫长而又充满智慧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性,以及体育运动所包含的哲学内涵、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
然而由于当今世界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处于各种文化交流、碰撞和融汇的开放状态下,经济全球化使各民族文化体系自身的有序性被打乱,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转换和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致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发生危机。尤其是随着奥林匹克文化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主导地位的确立,我们需要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从行为、心理、精神等方面重新予以定位,并为之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和标准。或者说在全球化语境中重新重视与审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互动中认识不同体育文化的差异与互补,正确处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强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适应能力,推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包括社会价值规范认同、宗教信仰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艺术认同等,体育文化认同属于文化认同的组成部分。文化与认同常常结合起来形成特定的文化认同,成为个人或集体界定自我、区别他者,加强彼此的同一感以凝聚成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群体的标志。文化认同是维系社会群体、团体或组织的一种天然纽带,是民族认同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时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石[1]。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各民族共同的语言、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地理环境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通过传统体育活动来对民族文化共同性的一种确认。文化认同是形成“自我”的过程,自我是个体心理结构深层的构造,也是探寻一种文化时所能进入的最核心部分。从这一意义讲,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包括文化比较、文化类属、文化辨识和文化定位四个基本过程。从个人层面上,文化认同影响着个人的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引导着人们热爱和忠实于民族传统文化,从而保存和扩大民族传统文化,并最终将其纳入个人的价值观这一深层次心理结构之中[2]。
而对文化适应的研究最初属于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范畴,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类学家林顿和赫斯克维兹就曾经指出,文化适应是这样一些现象,即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或个体相互之间持续的直接接触,结果接触双方原来的文化都发生了变化[3]。从理论上讲,这种文化模式的变化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接触双方的文化模式都要发生变化。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双方接触过程中更多的变化往往发生在弱势文化的一方。到上个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Graves又提出了心理文化适应的概念,强调不同文化接触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4]。人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为适应生态环境而创造出来的,它是各民族为适应其生存的生态环境而做出调适的产物,因而带有很强的适应性特征。用贝特茨(Daniel G. Bates)的话说,也就是机体或机体种群对他们的环境做出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再生产成功的生态或行为调适的过程[5],这一过程也就是文化适应。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是指两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与内涵的群体在连续接触的过程中所导致的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态度与模式的变化与选择。其中包含了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以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段辉涛]对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的思考
下一条: ·[邹华芬]民族身份与性别表述
   相关链接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
·[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秦天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创新传承策略探析
·[路童越]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新疆各民族共同饮食理念研究·[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
·[李翠含]生生不息 代代相传: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逻辑研究·[雷伟平 宋军朋]三官信仰在马来西亚的谱系与文化认同
·[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
·[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杜韵红]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
·[尹锋超]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咸阳市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王世友 雷军蓉]消费者对民俗体育赛事空间的感知与认同
·[廖善维]原型与变型:壮族“智者”人物形象“箭垛化”研究·[李翠含 吕韶钧]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蕴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