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宋生贵]民族艺术的乡土情结及当代际遇
  作者:宋生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13 | 点击数:11977
 

 

内容提要:作为本民族生命体验与心中祈愿的表达的各少数民族艺术,无不自然而然深深切切地从本原意义上相系着自己的“乡土”,以至形成独具内涵的“乡土情结”。对于表现当代生活的民族艺术而言,其“乡土情结”则有新的内涵,新的美学机缘。这意味着,从人们的精神期待看,当代城市化的挑战,不但不会远离民族艺术的乡土情结、乡土内涵,反而会使之更加彰显。
关键词:民族艺术;乡土情结;当代文化背景;美学内涵
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18(2007)02—0003—04

 
 
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中,“乡土”始终作为一个底蕴极为丰厚的概念存在着。恋乡、思乡、寻乡、归乡等,是人们深层的心灵指向,也是文学艺术活动中经久不衰的命题——包括乡愿、乡怨、乡愁在内,都表明人们与自己的乡土既生息所依,又灵性所系,是根性的存在,也可以称之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情结”。
在以往这方面的研究中,关于汉民族文学艺术的乡土根性及美学特征涉足较多,而对于其他少数民族艺术关注较少。其实,这种乡土情结,在中国的少数民族艺术中不仅同样存在,甚至更为突出。这从各少数民族最为发达的民间故事(传说)、民间歌谣、民间舞蹈等古老而又世代相传的艺术表现中即可以得到确证。特别是许多少数民族的广泛流传的民歌之中,有关怀乡、思乡、归乡的作品所占比例都很大。有的表现离乡之思与寻乡之切,往往会更加深挚而感人。当然,文艺作品所表达的种种与“乡土”有关的内容,仅只是属于显在层面的,而具有深广意义的“乡土情结”,则是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及相关诸因密切相关的。
传统民族艺术中突出的乡土情结,与其特有的生存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因此而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等有关。我们知道,在历史上相对于汉民族所占据的中原地带而言,其他少数民族均主要聚居于边远偏僻之地。在各自特定的地域中,各少数民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特有的对于自然环境的相依相适关系,甚至相信万物有灵,视苍天大地、乃至一草一木、一鸟一鱼,都与每个人以及整个民族灵性相通、结缘深远。这便使每个民族在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中界定了自己的乡域,并扎下了首先是属于本民族的“天人合一”的根系。这样,每个民族的人们不仅体现为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熟悉和适应,而且往往会格外钟爱和敏感,如,北方的蒙古族对于草原和骏马的深爱,南方的许多民族与水的情缘。对于每一个在此世代相衍生息的人来说,这特定的乡域就是其可以安定生活的、最本真的家园,同时自己又已成了这家园中的一部分,是不可割舍或分离的。
一个民族的群体,生活于特定的自给自足、且自适的环境中,以在游牧或农耕的生产方式中渐渐形成的与自然环境感应相适、自给自足而安居乐业为生存模式的最大特征,在人文构建方面往往形成以村落或部落为承载单元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是一个“自组织”的综合系统,拥有自己的政治、宗教、文化、艺术、经济手段等各个部分,并以群体模式和向心结构为其传统特质。在此环境中,人们在共同的生产方式、生活范式、习俗信仰、审美价值取向等形成的内聚性的影响下,形成并强化着对乡域的体认——乡土、乡域在生息于此的人们的心中已自为一个世界,是丰富的、有人文内涵的。因此,关于乡土的观念,都必然进入每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层面,深系着族群的集体无意识。作为本民族生命体验的传达与心中祈愿的表达的各少数民族艺术,则无不自然而然深深切切地从本原意义上相系着自己的“乡土”,以至形成独具内涵的“乡土情结”。
在文化或美学的视野中,乡土是自然与人文的天缘之合,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所以,大而化之地看,可以说,每个少数民族的所有艺术活动都是不离其乡土的。乡土如母体,既是根之所系,又是体之所依;而具体表现则可以分别涉及其中的某个方面,如,月儿引发乡思,鸿雁带去乡恋等。考察各少数民族艺术有关“乡土”的创作冲动与美学特质,可以发现,都主要体现为依乡、恋乡与思乡、归乡两个大的方面。通常而言,依乡、恋乡表现为一个民族的群体或个体置身于乡土,是一种互感互融的和谐态,艺术的冲动与表达往往是自然生发的,生活化的;特有的乡土因素成为其艺术的重要内容,其中特别表现人与本土家园的天缘之合,相适之趣。这样的艺术在表现上多数是自然而平和的。
思乡、寻乡,归乡,是各少数民族艺术中关于“乡土情结”的另一个方面的重要体现。对于乡土,置身其中可以得到身心俱至的体认,无论苦乐得失,而依托感则是实在的;而一但背井离乡,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也无论是落泊还是发达,无“乡”之苦与失“土”之憾则会随之而来。因此,“离乡——思乡——寻乡——归乡”便成为一种链条,深系着乡土。由于无“乡”可依的失落形成感受与感情落差,各少数民族的艺术中,往往对于乡土之思和归乡之切表现得更为强烈。这表明,乡土对于一个民族及本民族中的每一个个体的重要意义。远离乡土、失却家园,意味着生命与灵魂的漂泊,而寻乡与归乡,则是在寻找归属、获得认同,所以,思乡、归乡成为一种根性的追寻与冲动,存在于各少数民族的艺术活动之中。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巫达]彝族社会中“尔普”形式的变迁
下一条: ·[龚茂莉 龚家铭]葫芦丝社会功能的变迁
   相关链接
·《民族艺术》:2024年第4期目录·《民族艺术》:2024年第3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4年第2期目录·《民族艺术》:2024年第1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3年第6期目录·[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
·《民族艺术》:2023年第5期目录·《民族艺术》:2023年第4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3年第3期目录·《民族艺术》:2023年第2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3年第1期目录·《民族艺术》:2022年第6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2年第5期目录·《民族艺术》:2022年第4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2年第3期目录·《民族艺术》:2022年第2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2年第1期目录·《民族艺术》:2021年第6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1年第5期目录·《民族艺术》:2021年第4期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