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巫达]彝族社会中“尔普”形式的变迁
  作者:巫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02 | 点击数:14109
 

 

内容提要:凉山彝族社会中的“尔普”(份子钱)是一种礼物交换形式。对“尔普”的研究和分析,可有助于人们理解凉山彝族社会。“尔普”本来是维系彝族传统社会宗族内部亲属组织的纽带,由于文化变迁的原因,后来发展出了跨宗族的“尔普”新形式,又由于族群互动的原因,还产生了跨越族群的“尔普”形式。“尔普”形式的变迁是族群互动下的一种文化变迁形式,其动力来源于彝、汉两族的互动关系。彝族社会中“尔普”的变迁形式是人类学关于族群互动下的文化变迁理论的鲜活事例。
关键词:彝族;尔普;礼物交换;族群互动

族群互动与文化变迁是人类学中的热门话题。在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区域里,随着人们交往机会的增加,各民族的文化总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迁。在多数情况下,在政治、经济上处于强势状态的民族(比如汉族),会在文化上影响处于弱势状态的民族(比如彝族)。但在少数情况下,由于人口数量等其他因素的作用,弱势文化也会影响强势文化。
深入探索多民族区域内不同民族文化的变迁,可以进一步了解该区域的社会文化变迁轨迹。比如本文所讨论的“尔普”(份子钱),就有一个从宗族内部向跨宗族发展,甚至跨越族群界限的变化过程。彝族人口在彝族地区的相对优势,对生活在该地区的部分汉族产生了影响,从而产生了跨越族群的“尔普”形式。
笔者曾于2002年4月至2003年元月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进行田野调查。虽然那次调查的对象是藏族尔苏人,但是在甘洛县,由于彝族和汉族的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若要深入考察尔苏人,就不能忽略对彝、汉两个民族的研究。甘洛县是笔者的家乡,作为彝族,笔者对当地彝族有着感性的认识。笔者在调查尔苏人期间,又对彝族社会的某些现象做了研究。本文就是基于对亲朋好友的访谈以及自己的参与观察而写成的。
 
一、“尔普”辨析
 
“尔普”是凉山彝语,“尔”是交换的意思,“普”则表示价钱,“尔”、“普”连在一起,意即“交换的价钱”,相当于汉语的“份子钱”。
彝族的“尔普”形式虽然跟汉族在婚丧嫁娶时的“份子钱”或“赶礼”、“随礼”有相似的地方,但在功能、范围、形式、含义等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异。在传统彝族社会中,人们在亲友结婚时一般都不“赶礼”,即使出点柴米油盐等,也不叫“尔普”。“尔普”只用于丧事、命金、纠纷赔偿等方面。而且,从传统上讲,只有用于同一宗族的“份子钱”才叫“尔普”。
目前,在城镇里,族群之间交往互动的机会增多,文化相互影响的情况由此产生。彝族和汉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受汉族影响逐渐增加,在此情况下,一些彝族干部由于社会关系的原因,也加入到汉族朋友或同事的随礼网络。对于这种新出现的情况,彝语并不用“尔普”一词加以表示,而是直接借用当地汉语的“赶礼”一词。但另一方面,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尔普”网络也已跨出同一宗族的社会网络。长期生活在彝族地区的其他民族,由于受到彝族文化的影响,也加入到以彝族为主的“尔普”社会网络之中。
对“尔普”形式的分析,可以充实人类学关于礼物交换、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的理论,便于深入理解彝族社会结构。通过“尔普”形式的变迁,则可以观察当代彝族社会文化的变迁过程,还可以探讨和揭示人类学所关注的文化互动问题。
汉族的礼物或随礼并不能等同于彝族的“尔普”。阎云翔在研究下岬村的礼物交换时,辨识了21种送礼的时机,包括生育庆典、流产与妇女绝育、订婚仪式、婚礼、盖房、拜寿、丧礼、偶然的庆贺、年庆秧歌舞、亲戚间的互访、拜新年和挂线、孝敬礼和压岁钱、探望病人、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交换、爱情信物、间接应酬、溜须(巴结性礼物)、“上油”(起润滑作用的礼物)等。"彝族的“尔普”只涵盖其中的“丧礼”一种,此外还包括因亲戚“惹祸”而承担的“命金”和纠纷赔偿。汉族其他形式的礼物,在彝族社会里绝大多数都不存在。比如,彝族不过生日,也就不存在拜寿礼;在结婚的时候,彝族也没有“随礼”的习惯,亲近的人会送一些做好的饭或酒,但不送也没有社会压力;彝族看望病人也会带点鸡蛋等礼物,这并不叫“尔普”。有趣的是,彝语里没有一个专门的词表示“送礼”这种行为,人们一般都是直接用“给”,或者说“给……帮助”。
彝语中有个词叫“卡巴”,可以涵盖阎云翔所列出的部分礼物,但也不是全部。“卡巴”虽可勉强译为“礼物”,但也只表示长辈给晚辈的礼物(如压岁钱)或是将领给勇士的奖赏。从现实生活中来看,老师发给学生的奖状和奖品,官方或老板发给下属的奖金或红包,才是彝语意义上的“卡巴”。反过来说,晚辈给长辈送钱,下属给长官送酒、送烟等,都不叫“卡巴”,而是直接用“给”、“让喝”、“使抽”等动词表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巫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徐学平]趣话古代贺年片
下一条: ·[宋生贵]民族艺术的乡土情结及当代际遇
   相关链接
·[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
·[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
·[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张译匀]龙木耳村彝族石头传说调查手记
·[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朱熹晨]功能主义视阈下的彝族阿细祭火节
·[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王菊]由史俗到经述: 彝族毕摩经籍中的“狸猫换太子”故事
·[王蔚]浅议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母题特征·[唐钱华]主位、错位与归位:乡村文化振兴中政府移风易俗角色的新思考
·[贾国立]红河彝族尼苏人叫魂仪式·[陈晓颖]“礼簿”上的秩序与变迁
·[刘亚虎]彝族史诗在南方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王光荣 王春燕]芒佐支系彝族酒礼歌的功能与传承
·[巫达]变异中的延续:凉山彝族丧葬文化的变迁及其动因·[王丽清 董秀团]彝族土主信仰传承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