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易华]尧舜与炎黄──《史记·五帝本记》与民族认同
  作者:易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11 | 点击数:36712
 

  三:尧舜与炎黄之变奏

  尧舜和炎黄是中国历史上两大迥然不同的传说,司马迁从天下一家、万世一统的理想出发系统整合为《五帝本纪》。《史记·五帝本纪》主要取材于《世本》、《大戴礼记》和《尚书》,以黄帝开篇、以舜结尾,其中三位并不重要。为了建构黄帝和舜的关系,他根据有关记载和道听途说进行了精心编撰[10]。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穷蝉至舜,皆微为庶人。先秦时期互不相干的两大传说被揉成一体,构成了一个相反相成的民族或国家起源神话。

  司马迁将各族均安排出自黄帝,造成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其一是感生与父生的矛盾。《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史记·殷本纪》说殷契母曰简狄,为帝喾次妃。《诗经·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振。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居然生子。诞弥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史记·周本纪》说姜原为帝喾元妃。殷契为殷民族之始祖,周弃为周民族之始祖,皆因感而生,帝喾只是名誉父亲。各民族不仅各有其始祖,且历史长短不一,将各族始祖皆归为黄帝子孙,在世次上无法自圆其说[11]。

  其二是禅让与世袭的矛盾。《孟子?万章上》孟子回答万章以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作结,表达了孟子想缓和禅让与世袭矛盾的意图。尧舜禅让显然否定了始于黄帝的世袭传统。人类史上取得政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和平推举与武装夺取;传递的方式有四种:世袭、篡夺,禅让、选举。中国历代王朝遵循的是传说中黄帝开创的武装夺取政权然后实行世袭的传统,炎黄传说实质上是青铜时代夏、商、周历史的曲折反映。而尧舜是真正的史前传说,反映的是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社会的状况。在相对和平的玉帛古国时代首领实行选举或禅让是可能的。

  颠倒了时代顺序。从物质文化或科学技术而言,先有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后有青铜时代游牧文化已成共识。如果尧舜与炎黄传说有先后之分,只能先有尧舜后有炎黄,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有直系血缘关系。从精神文化或伦理道德而言亦颠倒了顺序[12]。中国古代区分历史时期观念由来已久。《老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儒家提出“有虞氏贵德,夏后氏贵爵,殷人贵富,周人贵亲”。法家提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身处“礼坏乐崩”时代,他们不约而同发现了道德境界每况愈下的大势,从而巩固了远古自然和平境界的记忆。《礼记·礼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脩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史记?伯夷列传》记述了从尧舜禅让到“以暴易暴”过程。舜是道德楷模,道德文化鼻祖。《尚书》:“德自舜明”;《史记》亦云:“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如果黄帝位于舜前,显然是不明德之君。《韩非子·难一》质疑尧天舜日的说法,提出尧舜不可同颂,必有一人不贤。孤掌难鸣,尧舜应该同颂;势不两立,舜与黄帝难以共存。

  班固注意到司马迁“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司马迁的政治哲学倾向“黄老”,这与文景两朝以来推行的政策有关。司马迁自命为颛顼时重、黎之后,颛顼又是黄帝的裔孙,于是上溯黄帝便不足为奇。炎黄子孙尽舜尧。秦汉之际是万国归一的时代,司马迁顺应秦汉大一统的局面,继承并发扬了民族一元论。祖先和神灵“横的系统”改成了“纵的系统”,“地图”写成了“年表”,异种族异文化的古人联串到诸夏民族与中原文化的系统里[13]。《史记》民族一元论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凝聚起了作用,但混淆了古史系统的真相。

  马上得之,不可马上治之。疆域的统一可使用武力,而消弭民族歧视不能借助暴力。司马迁《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异曲同工。董仲舒混淆王统与道统,司马迁组合尧舜与炎黄,孔孟精神从此变调。《孟子?告子下》云“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杨雄《法言》云:“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非尧舜文王者为它道。”朱熹《孟子章句集注·尽心上》云“假借仁义之名,以求济其贪欲之私耳。”尧舜之道并不得行,或以尧舜之名行他道。儒墨崇尚尧舜,道法尊奉炎黄;由此可以刷新我们儒道互补或儒法斗争史的认识。

  炎帝是东亚定居农耕民族的象征,黄帝是西北游牧民族的象征。炎黄传说是游牧与农耕民族征伐与融合的曲折反映。炎黄传说确立了“强权就是公理”的原则,父子兄弟朋友都可以用武力解决。冒顿、李世民、铁木真等继承了这一原则,禅让逐渐成为遥远的记忆。炎黄之战不断重演,人民在相信“正义必胜”的同时不得不接受“胜者有理”的现实。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学说连线 2010-11-1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黄鸣]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文学
下一条: ·[史良昭]《赵氏孤儿》故事考辨与历史复原
   相关链接
·[陈民镇]尧舜之谜 ——重读陈泳超先生《尧舜传说研究》·[周晓冀]汉人宗族的移居传说
·《中华创世神话六讲》在上海书展首发·[高有鹏]关于神话重构与尧舜“禅让”神话的真相问题
·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精)》·[张海明]荆轲刺秦故事最早见于何书?
·[张新斌]百余年来“黄帝纪年”倡行的两次高潮及意义·昆仑神话:炎黄子孙的文化烙印──访北师大教授杨利慧
·[王明珂]炎黄子孙是谁? ·[邹明华]“伪”历史与“真”文化:山西洪洞的活态古史传说
·[陈泳超 等]羊獬、历山三月三“接姑姑”活动调查报告·战国竹简发现周文王遗书 学者:先秦历史更清晰
·周文王临终遗言《保训》面世·[刘国忠]《保训》与周文王称王
·失传两千年《尚书》重现·[沈建华]《保训》所见王亥史迹传说
·[李均明]周文王遗嘱之中道观 ·[李学勤]周文王遗言
·[赵平安]《保训》的性质和结构 ·清华获该校校友捐赠的2100枚战国时期竹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