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多以昆仑或逢莱为中心[5]。昆仑是古人心目中的仙山,也是黄帝住的地方。王菉友《侍行记》:“考昆仑者当衡以理,勿求诸语。上古地名多用方言,昆仑乃胡人语,译声者无定字。”蒲立本研究发现 “昆仑”、“祁连”是印欧语,林梅村认为是汉语中最早的印欧语借词[6]。昆仑神话涉及遥远的西部;昆仑山是另一个世界中心,众多神所居处的神秘乐园。在新石器时代末期或商代早期,中国从西方传入青铜器等重要事物,随之而来的还有黄帝与昆仑神话。
黄帝来自西方,与戎的关系自然密切。《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犬戎或西戎是黄帝的直系子孙,兴于西戎的周人、秦人也就成了黄帝后裔。《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其玄孙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
田昌五认为太昊、少昊和蚩尤属古夷人集团,确切说是古夷人的宗神,其考古学文化是大汶口文化及其前身北辛文化;炎帝是古氐羌之宗神,其考古文化是仰韶文化及其前身大地湾、老官台文化。黄帝是北方古戎狄的宗神,其考古学文化虽不能确指但已有线索。[7]《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说:“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黄帝为北狄之祖十分可能,故司马迁有匈奴为夏后氏苗裔之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追认黄帝为始祖。《魏书·序记》云:“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於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爰历三代,以及秦汉,獯鬻、猃狁、山戎、匈奴之属,累代残暴,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焉。”
《国语·晋语》说黄帝有子25人,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惟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 25人分别为四母之子,不一定从父姓或从母姓。正如成吉思汗等游牧帝王有四斡耳朵,儿女后裔得姓亦随意。《晋语》既说黄帝以姬水成,姬姓;而姬姓周人是从渭水流域起家的。黄帝死后葬桥山,离渭水不远。黄帝姬姓,周朝王族也姓姬。我们可以推断黄帝故事,如果不是周人编造,也是周人乐闻的传说。黄帝是夏、周、戎、狄传说中的始祖。
4.精神:武装夺权,强权公理
“习用干戈”,炎黄之战及黄帝战蚩尤家喻户晓,黄帝无疑已进入战争时代。《淮南子·兵略》:“兵之所由来者远矣,黄帝尝与炎帝战矣,颛顼尝与共工争矣。”蚩尤、黄帝均被传为战神。《鹄冠子》:“上德已衰矣,兵知俱起;黄帝百战,蚩尤七十二。”关于战争的起源还不清楚。新石器时代是相对和平的时代。日本绳文时代、朝鲜半岛有纹陶器时代和中国新石器时代没有发现大规模征战的证据。战争是青铜时代才开始流行的文化现象,尽管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青铜兵器显然是战争的催化剂,炎黄大战不太可能发生在新石器时代。《商君书》云黄帝时代“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标志着尧舜时代的结束。
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又打败了蚩尤,于是诸侯尊奉轩辕黄帝为天子,开创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先例。炎黄是传说中的弟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大急。进入战争或文明时代后,弟兄相残的故事不断重演。
天子或天之骄子亦是游牧民族喜欢的称呼。《汉书·匈奴传》载匈奴给汉的国书中有:“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是巧合。从匈奴到突厥,再到蒙古,都崇拜腾格里。腾格里崇拜和天子这一称号来自上古时期的西北游牧民族[8]。“天下有不順者,黃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黃帝部落是一个頗有战斗力的游牧族群。
《山海经?大荒南经》说:“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郭璞注:“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械,化而为树也。”蚩尤在天文、制兵等方面很有建树,在《管子》、《越绝书》中受到尊崇,并被尊为战神。这从侧面说明蚩尤活动于东方,是夷人心中的英雄;黄帝东征,是夏人崇拜的对象。
树立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榜样。武王灭商是黄帝东征的历史版。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和评论》肯定《世俘》即是《古文尚书》所亡逸之《武成》篇,指出武王克殷时屠杀人民、掠夺财富,祭祀祖先和上帝的极度铺张和浪费,推翻了武王在道统中的地位[9]。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晋文公欲出师占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史记·封禅书》云秦灵公“作吴阳上畴,祭黄帝”。秦始皇以黄帝为榜样,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他囚母、杀弟、除后父、灭六国,用暴力统一中国,率先称皇帝。黄帝崇拜在秦汉达到了第一个高潮。黄帝、秦始皇与尧舜之道背道而驰,在孔孟之徒看来是大逆不道,焚书坑儒也就在所难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学说连线 2010-11-16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