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易华]尧舜与炎黄──《史记·五帝本记》与民族认同
  作者:易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11 | 点击数:36756
 

  3.方位与民族:东亚夷人

  尧舜活跃于中原,与东方和南方关系密切,是东亚夷人的代表。他们生活的时代尚未有夏或黄帝的踪迹。

  传说中的尧都平阳在山西临汾西南一带是可能的[10]。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陶寺遗址的地理位置与古文献记载的尧都地望相合,其年代也与陶唐氏兴盛基本一致。《诗经》中的唐国乃临汾周围汾浍平原“唐尧”属地;其帝都之墟可能就是陶寺遗址。临汾尚存始建于晋代的尧庙,以及唐代修筑的尧陵。尧庙经唐、元、明、清历代扩建,前面有东西朝房、光天阁、尧井亭,后面有尧宫、舜宫、禹宫、万寿宫,最后是寝宫,东西两边还有许多房舍,规模最大时占地七百八十余亩。河北唐县,亦传为唐尧封地而得名。《元和郡县图志》卷18称唐县“即古唐侯国,尧初封于此,今定州北有故唐城”。尧所属的氏族部落陶唐氏居于河北中南部,尧时迁至山西南部汾水流域。尧姓祁,亦曰伊祁,名放勋,初居于陶,后被封于唐,故称陶唐氏,亦称唐尧。唐尧、虞舜活动中心在冀州。舜都蒲坂,禹都安邑,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

  舜葬九嶷:舜死在苍梧,葬于九嶷,无疑是古老的传说。《礼记·檀弓上》说舜葬于苍梧之野,《山海经·海内南经》说葬于苍梧山之阳。《史记·五帝本纪》云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汉书·武帝》:“望祀虞舜于九疑。”一般认为苍梧山即九嶷山,又作九疑山。《水经注·湘水》:“盘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移焉,故曰九疑山。”古今学者大都认为舜所葬之九嶷山位于湖南永州。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地形图》九疑山旁标注“帝舜”二字。谭其骧根据《水经·湘水注》九疑山“南山有舜庙,前有石碑,文字缺落,不可复识”的记载,认为这是舜庙,九条柱状物为舜庙前的九块石碑[11]。相传自大禹南巡衡山望祭九嶷山,舜庙就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朝圣之地。九嶷山祭祀遗址贯穿各个朝代,白鹤观遗址可能始建于夏代[12]。九嶷山附近道县有虞山、舜庙,蓝山县有舜水、舜岩和舜庙,临武县有舜峰山、舜帝庙,东安县有舜皇山、舜庙,湘潭(县)有韶山;广东曲江有韶台、韶石、虞帝祠;广西桂林有虞山韶音洞,临桂县有舜潭,灵川县有尧山、舜祠,梧州市有虞帝庙。永州人喜欢吃的一种食品被称为舜豆腐,把螺蛳肉、糯米、猪肉和多种蔬菜切碎包裹在豆腐中油炸,有和睦相处的意味,是逢年过节孝敬老人的食品。瑶族有怀念舜帝的歌谣。

  东方为夷在《尧典》中己有反映:“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厥民夷。”舜为 “东夷之人”几成定论。《孟子》云:“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风土记》亦说:“舜,东夷之人,生姚丘。” 《史记·五帝本纪》云“舜,冀州之人也”。古冀州位于山西、河北、河南、辽宁之间,是夷人居住之地。罗泌《路史·后纪十一》云五帝之中舜“独不出于黄帝”。舜未被尧请出时,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生活是完全可能的。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有一个昌盛的夷文化圈,孕育孳生了齐鲁文化。齐鲁是儒家发祥地,儒家思想来源于尧舜。舜既是殷人的始祖,有典有册;孔子为殷人之后,知书识礼。故孟子说:“舜,东夷之人也”。

  顾颉刚认为尧与舜的传说极近,起自济水流域,均出于鸟夷;尧、舜为两部落酋长或鸟夷崇奉之祖先[13]。夷是传世和出土文献对上古居民的称谓。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黄、淮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属于东夷。朝鲜半岛的土著居民也可称为东夷、九夷或良夷。尧舜时代“蛮夷率服”,舜为蛮夷之首,也可证舜为夷蛮。舜后裔衍为百余姓氏,其中陈、胡、袁、田、姚、吴、虞、孙、王、陆等为大姓,名人济济,影响颇大[14]。

  4.精神:礼乐之始,善孝之源

  尧舜时期被称为“圣贤”时代。“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社会井井有条,农业、手工、法律、音乐、教育都有专人管理。舜任命伯夷为秩宗,主持天、地、人三种祭祀;任命夔为典乐,掌管音乐、教育贵族子弟;皋陶担任大理,掌管刑法,断案平正;垂担任工师,主管百工,百业兴旺;益担任虞,主管山泽,山清水秀;弃担任稷,主管农业,五谷丰登;契担任司徒,主管教化,百官亲善;龙主管宾客,诸侯都来朝贡。其中禹的功劳最大…纵横五千里的领域,都受到安抚,四海太平。

  尧俭朴爱民,最为称道的是不传子而传贤,禅位于舜,是公认的仁君和明君。禅让即礼让。甲骨文中已有“尧”、“虞”二字,可能与尧舜传说有关[15]。四种新出土文献中《唐虞之道》、《子羔》和《容成氏》都推崇禅让,认为夏之前普遍实行过禅让制[16]。《容成氏》:“〔尊〕卢氏、赫胥氏、乔结氏、仓颉氏、轩辕氏、神农氏、…之有天下也,皆不授其子而授贤。”[17]三代以上,授贤不授子,天下艾安;三代以下,启攻益,汤伐桀,文、武图商,则禅让之道废而革命之说起。前后适成对比[18]。《子羔》叙述舜有贤德而尧禅让:“舜其可谓受命之民矣。舜,人子也,而三天子事之。”[19]《唐虞之道》讲尧舜禅让之道:“不禅而能化民者,自生民未之有也。”[20]《淮南子·修务训》云:“盖闻传书曰‘神农憔悴,尧瘦臞,舜黴黑,禹胼胝’。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新石器时代的“王位”并非肥缺,不是人人都可胜任,个个乐意争夺,推举和禅让完全可能。崔述《考信录·丰镐》:“古人让国常事耳,不足异也。宋襄公尝让子鱼矣,韩无忌尝让起矣,即吴诸樊亦尝让季札矣。春秋时犹有以兄弟为贤而让之者,况商周之际淳朴之世哉。”已经实行父传子家天下多年的周朝人伪造禅让不太可能,《尚书?尧典》等篇可能是掇拾传闻组成系统之记录。禅让实质上是一种选举制,不仅是孔、孟等托古改制之说,也符合墨家“贵义”、“尚贤”的主张。

  韶乐,又称舜乐,歌颂尧德,并示忠心。《竹书纪年》载:“帝舜有虞氏,元年已未即位,居冀,作大韶之乐。”夔有非凡的音乐才能,“《萧韶》九成,凤凰来仪”,通过音乐达到人神相和的境界。“尽美矣,又尽善也”,故孔子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唐、虞、夏、商、周都有大典用乐:尧曰《大章》、舜曰《萧韶》、夏曰《大夏》、殷曰《大濩》、周曰《大武》。其中《韶乐》记载最多:彰显禅让,君臣和谐,天下太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云:“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汉书?礼乐志》“舜作招”。《世本?作篇》:“舜造箫,其形参差象凤翼,长二尺。”箫是《韶》主奏乐器。《礼记?乐记篇》:“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舜出身音乐世家,父瞽叟是乐师;舜本人也可能是音乐家或巫,能歌善舞,精通音律。舜作《韶乐》很有可能。韶山是与舜和韶乐传说有关的一座山。清同治《湘乡县志》载:“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凤为之下”。

  舜的主要美德是孝和善。舜多次受继母、同父异母弟象和父亲的陷害而逢凶化吉。他原谅了歹人,成为二十四孝首位典范。中国传统伦理核心观念是孝。孝是善待、尊敬父母,不违背父母意愿;推而广之,就是晚辈服从长辈。有了这种伦理道德,父子、长幼有序,社会秩序就稳定了。春秋战国社会动荡不安,诸子大都推崇舜及其孝道。雷池地区自古多出孝子,二十四孝中有三孝王祥、孟宗、徐仲源在雷池有孝义活动,三孝祠可能与舜曾居此有关。后来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孝扩展为三纲五常。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学说连线 2010-11-1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黄鸣]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文学
下一条: ·[史良昭]《赵氏孤儿》故事考辨与历史复原
   相关链接
·[陈民镇]尧舜之谜 ——重读陈泳超先生《尧舜传说研究》·[周晓冀]汉人宗族的移居传说
·《中华创世神话六讲》在上海书展首发·[高有鹏]关于神话重构与尧舜“禅让”神话的真相问题
·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精)》·[张海明]荆轲刺秦故事最早见于何书?
·[张新斌]百余年来“黄帝纪年”倡行的两次高潮及意义·昆仑神话:炎黄子孙的文化烙印──访北师大教授杨利慧
·[王明珂]炎黄子孙是谁? ·[邹明华]“伪”历史与“真”文化:山西洪洞的活态古史传说
·[陈泳超 等]羊獬、历山三月三“接姑姑”活动调查报告·战国竹简发现周文王遗书 学者:先秦历史更清晰
·周文王临终遗言《保训》面世·[刘国忠]《保训》与周文王称王
·失传两千年《尚书》重现·[沈建华]《保训》所见王亥史迹传说
·[李均明]周文王遗嘱之中道观 ·[李学勤]周文王遗言
·[赵平安]《保训》的性质和结构 ·清华获该校校友捐赠的2100枚战国时期竹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