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研究表明古代文明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破坏森林、过度使用土地从而导致良田变成了荒地,自然失去支持人类生存的能力。“文明曾经跨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人类的某些文明之所以灭亡是由于“人类践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一旦环境迅速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了[13]。如果没有谨慎的态度去对待工业文明的发展,其最终结果似难逃厄运,西部开发的目的是“西部经济上有所进步”,如果因为经济发展而牺牲了环境、毁了生态,则得不偿失。因此,西部开发,环境先行!但是,西部独特的背景和社会特点决定了在这个地区积极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其他的环境生态思想不可比拟的。综上,保护和发扬西部少数民族环境保护意识是促进发展西部经济、维持西部文明的必然要求。
3.2发扬优良意识,为环境立法提供借鉴
西方生态伦理学和中国传统生态伦理学都是以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圣贤学者感天人之交际,织经纶之伟思。此种学者书本上的理论是否能能够解决西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尚待明证。少数民族环境保护意识却是西部土地上自然生发的,与各族人民有着深厚的亲缘性,人们生于斯、长于斯,传统的意识已经深深地刻烙在人们的意识之中,只要国家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尊重其传统并且给予物质上、制度上的相应保障,人们会自然接受的。在这个问题上,国家法和民族固有法之间的龃龉必可消弭无间,因为“传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遗产,它使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14]
所谓的“逻辑严谨、论旨宏远”的生态伦理学具有超然性、普适性,而少数民族环境保护意识的根基本身就在西部,千百年来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也最适合解决西部问题。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也是民族生态文化系统的调适和重建。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经济的开发与发展,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是环境资源保护的改善与实现。“要对付力量所带来的邪恶结果,需要的不是智力行为,而是伦理行为”[15]。我们在西部开发中不断地发掘和保护这些思想就已有很强的社会价值和实践可能性,其立法借鉴意义亦在于此即文化自身的优点。
结语
人与自然本为一体,互生共存,先民即有所知。古代智者深有所感,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此思想具有重要的生态伦理学价值[16]。反而是生产力高度发达了之后,人类得意忘本,开始破坏自然,恶果又非人类所能受领。西部少数民族环境保护意识在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在西部开发中我们必须努力发掘、大力保护,在未来环境立法中吸收有价值的养分,为构建一个生活富裕、生态平衡、社会和谐的新西部而奋斗!
[收稿日期]2006—12—1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法律问题研究”项目(06xfx007)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西部缺水地区雨水资源利用法律问题研究”项目(05JA820012)成果。
参考文献:
[1] 阿·施韦兹.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72.
[2] 徐广明等.环境伦理学:善待地球和人类新文明[Z].第一章.打印稿,1996.
[3] 蓝勇.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回顾与思考[N].光明日报,2000—2—4.
[4] 项英杰等.中亚:马背上的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5] 南文渊.论藏区自然禁忌及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J].西北民族研究,2001,(3):27.
[6] 南文渊.高原藏族生态文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
[7] 张济民.青海藏族部落习惯法资料集[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156.
[8] [英]道森.出使蒙古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3.
[9] 吕光天.北方民族原始社会形态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292.
[10] 开赛尔·麦麦提明,塔世根·加帕尔.维吾尔族的环境保护意识[J].中国林业教育,2000,(6).
[11] 白宝玉.论哈尼族梯田稻作的生态机制[J].思想战线,1994,(4).
[12] 秦家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J].民族工作,1997,(2):41—43.
[13] 弗·卡特,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5.
[14] [美]E·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
[15] 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M].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429.
[16] 葛荣晋.“天地万物一体”说与现代生态伦理学[J].孔子研究,1995,(3).
作者简介:贾登勋(1954—),男,甘肃永靖人,兰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环境法和民商法研究。兰州 730000
(本文原载《开发研究》2007年1期第56~59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