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挣脱“西藏影像”的“奇观依赖”
  作者:胡谱忠 赵鹏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05 | 点击数:8352
 


  片名:《天脊》
  导演:赵鹏逍
  片长:90分钟
  主演:多布杰、宗吉、吉吉、德青卓玛、洛桑念扎、桑珠、斯迪措 
  故事梗概:
  本片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实景拍摄,历时4年。登山人有一个残酷的高山法则:一旦海拔超过8000米,面对失事的队友或亲人就只能“见死不救”,由此产生的人性碰撞与伦理矛盾发人深省。
  在西藏登山队征服全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登山活动中,高山摄影师仁青被困在了珠峰上的冰裂缝中,妻子德吉和生死兄弟、登山队队长巴桑无奈放弃了营救。但下山后,他们却陷入了忏悔与纠结之中,无法面对仁青的儿子岗热。
  岗热是新一代登山人,一直在追查父亲的死因。当得知父亲的尸体在珠峰上重现的时候,他决定冒险登珠峰,但母亲德吉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他登山。
  岗热的女友卓嘎卖掉了甜茶馆,与岗热一起参与了一次商业登山。在珠峰上,他们同样也遭遇了高山法则,两难的处境同样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采访者:胡谱忠,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受访者:赵鹏逍,电影《天脊》导演。 


 

  胡谱忠:请你介绍一下制作《天脊》这部电影的缘起。

  赵鹏逍:我第一次去西藏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还是一个文学青年,对朝拜的感觉很迷恋。我有个梦想,就是去看珠峰。1998年,我在北京电视台做导演的时候认识了一批搞极限运动的朋友。过了10年,他们又认识了西藏登山队的朋友,于是就想圆我们大家的一个梦,去珠峰拍一部电影。在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听说了一些故事,其中奥运火炬手吉吉的故事很吸引我。吉吉的丈夫因登山而亡,吉吉为圆她丈夫的一个梦,自己又上了珠峰。这是我们拍这部电影的缘起。

  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传说中的高山法则,一下子刺激到了我。他们谈到,如果是在海拔8000米以上,就可以见死不救--这是登山界的一个法则,也是我拍这部电影的另一个缘起。可是,这个特殊情境下的人性主题,与登山队的职业形象不是很一致。到了西藏以后,我更加坚定了,影片主题就是探讨自然和人的关系。我一直认为,都市里的人是被异化了的。中国是一个特别讲究山水田园的国度,自古以来就注重自然与人的关系,西藏更是一个强调天人合一的地方,这些都激发我想去拍一部电影,表现在这种极致的自然状态下,人和自然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还特别想探讨登山的意义。中国自1960年开始第一次登上珠峰,西藏登山队也是那时候成立的,如今算起来正好是50周年。我曾问他们,站到世界最高峰到底是什么感觉,有人回答说:“感动。其实登山就跟回家一样,站在山顶上就觉得自己就应该站在那里,或者觉得登山就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我不知道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不让我登山我会死掉。”他们朴素的语言感动了我。当我们面对自然的时候,会意识到人类的狂妄和渺小。

  另外,我特别认同西藏的生死观,就是“向死而生”.现代人每天活着就是考虑自己怎么能够利益最大化,物质上怎么能够节节攀升,可是西藏人不是这样的。在他们的价值体系里,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另外一种意义的开始,这点吸引了我。

  胡谱忠:从技术角度来说,你的电影很喜欢用深焦镜头,讲究镜头内部的多层次意义传达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艺术电影特有的影像风格,与一般观众对《天脊》特定题材的期待会不会发生冲突?

  赵鹏逍:拍登山片最容易做出的方案就是像国外的许多电影那样,比如《生死极限》。一般人理解登山题材,很自然地会认为镜头应该是快切的,那种几秒钟一换的快速蒙太奇,这肯定是在我们技巧能力范围内的。但是我选择反其道而行之。我与我的创作团队阐述的时候说,我们要做的不是一部登山片,而是一部走内心的电影,所以要选择另外一种更纯净的拍摄方式。我偏爱那种内在的张力,前景、后景,包括更远的地方,由几层的戏剧空间产生特有的叙事。但是它不强调、不渲染,这是我当时的定位。做得客观一点,也符合我对西藏文化的态度。我认为西藏人的生活有它的常态,这种常态不应该是一种奇观的展示。如果是炫耀的或者是奇观展示的,肯定有外在的音乐、充满了西藏特点的脸庞,有唐卡、藏獒,但我都放弃了。因为我觉得大多数人会那么做,我想做得独特,或者说,我想做得更人文一点。最后,我选择的是尽量考虑到长镜头,或者舒展一点,别那么匠气,那么专注于炫耀这些“异域风情”.当然这种定位就会影响到它最后的呈现。观众会发现,在电影里面,我极力把与登山相关的镜头控制在三分之一篇幅以内。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0-12-0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欧阳斌]从《苦聪人》到《六搬村》:影像定格苦聪人的变迁
下一条: ·[张从军]画像石中的“玉兔捣药”
   相关链接
·[李鹏]文字文明的溯源: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的神话学阐释思考·[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林继富 周灵颖]西藏民间故事研究70年:理论建构与意义阐释
·[孙九霞]小地方与大世界:一个边缘藏族社区的本土现代性·中国西藏摄影及非遗文创服饰展在蒙古国举行
·白玛措:《牧民的礼物世界》·[邵卉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西藏传统制陶技艺调查
·纪录片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新平台·[庄孔韶]我为什么要用影像记录“金翼之家”
·[杨红 樊瀚声]“我们的节日”的观赏性和文化性·[白玛措]从经济生活变迁到身份定义转换的研究:以西藏那曲嘉黎县为例
·非遗纪录片频频成爆款·[杨恩洪]西藏格萨尔说唱艺术抢救始末
·第二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将于2017年11月9~12日举办·[刘冬梅]技艺的“体化”视角:造像量度在西藏唐卡传习中的身体化过程
·[王学思]把思考留给每一位观众——观纪录片《老祖的声音》·西藏民间文艺工作座谈会在拉萨召开
·讲座║ 次仁央宗:分析地理环境对藏族饮食文化的影响——以西藏自治区的藏族为例·藏学家、西藏民俗学家和民间文艺家廖东凡先生辞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