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毕跃光]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村落家族的复兴及原因
  作者:毕跃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15 | 点击数:11732
 
首先,民族地区农村现阶段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村落家族复兴的深层次原因。
要探究村落家族复兴的理由,首先得从社会发展的物质关系中去寻找,因为它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同其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的发展,集体经济变为家庭承包经营,改变了农村的基本生产组织形式,重新赋予家庭以相对自主的生产经营权,由此导致了农村家庭经济功能的强化,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然而,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组织形式有诸多的局限性,在抵抗经济和社会风险方面有其先天的不足。现实中单个家庭或因生产工具单一,或因畜力、劳动力不足,或因生产资金欠缺,或因实用技术匮乏,或因经营渠道闭塞,或因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等,而不同程度地需要社会支持和帮助。但是,由于改革措施的不配套,社会还没有正式建立起能满足农村家庭求助的生产经营支持机构。这种社会经济组织或服务支撑机构的缺失,为村落家族的复兴提供了生存空间。在此情况下,家族这一血缘关系一定程度上能够协调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劳动力的生产与消费、生活消费与生产消费之间的关系,从而克服了家庭生产的先天缺陷。这种情况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中就显得更为突出。如云南的景颇、独龙、怒、傈僳、德昂、佤、布朗、基诺等少数民族,在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前还处在由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个体家庭虽逐渐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和生产单位,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出现了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但同时也存在村社公有、氏族公有、家族公有等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制;在生产过程中,个体家庭仍难以独立完成生产的全过程,往往要辅之于伙有共耕等形式。其中,家族伙有共耕形式较为普遍,家族组织承担了较多的经济功能,具有极强的经济性质。以傈僳族为例,家族共同伙有,傈僳族称为“贝来合”或“哈米贝来合”。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土地属于家族祖传,由家族成员共同占有,共同耕作,按户平均分配收获物。二是家庭成员或亲属共同买一块耕地,土地可以按份私有,但不分割,共同出力、出籽种、收获平均分配。三是几户家族成员共同开垦家族或村寨公有土地,并通过削树尖、结茅草、垒石头、插竹签等方式将土地“号定”伙有。这种土地不能买卖,收获按户平均分配。[5](P76-77)由此可见,当生产的发展没有提供个体与群体脱离的条件时,这种群体(包括家族)将继续发挥其历史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从生产组织形式来说,实际上是复归到了旧有形式,尽管可能是更高层次的复归。”[6](P111)与此相适应,家族的复归也就有了可能和需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的相对落后,在生产经营中,单个家庭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寻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农村集体组织或生产经营支持机构无力提供这种帮助时,人们自然就求助最为便利、最值得信赖的家族这种非正式组织。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民族地区都存在普遍的社会互助,这种互助多集中在家事、急救和投资三大方面。(这与人类学者王铭铭在汉族社区美法村的调查情况相类似,但互助的程度和范围有差别。)家事包括家庭成员的生日庆典、祭祖、婚丧嫁娶等等,比一般的开支要多得多,常需要宴请宾客,因而可能出现互助借贷。急救包括伤病、自然灾害等,也引起社会互助。投资可分为生产性投资(包括教育投资)和造房等消费性投资,两者均需要大量的资金、劳力和其他资源,因而往往大量的社会关系会卷入以解决各种短缺问题,而这种社会互助往往在同一家族成员中最为普遍。
第二,农村基层组织调控能力的弱化是村落家族复活的政治原因。
村落家族势力的消长与社会体制的强弱密切相关,如果社会体制功能足够有力,能够渗透到村落共同体,村落家族的各项功能就会被削弱,反之,其功能就会强化。
中国是一个超大型社会,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管理和统治这种超大型社会需要极高的成本和大量的消耗。在历史上,由于社会体制难以调动起足够的资源来实现全面的调控,对社会的调控能力往往呈出现以政治中心为轴心,逐级向外围递减的状态。与此相适应,治理方式也现出了“五服之制”,在边远的民族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方针,出现了“以夷治夷”、“羁縻”等政策,利用其原有的政治制度、社会组织来实现统治和管理,而这种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有些是直接以家族为基础建立的,如川滇交界处的彝族的家支制;有些则与家族密切相关,如景颇族的山官制,是在氏族家长制(父系家族)瓦解过程中逐步演变形成的。
解放后,随着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人民公社的建立,社会体制和法理权威有力地渗入到村落家族共同体,改造了原有的家族权威,削弱了家庭的生产职能,家族的基本功能也随之被削弱,村落家族的连带关系被人为切断,外化形态呈消解状态,但内在逻辑并未完全消除。只要条件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出现“回潮”和“复兴”。改革开放恰好提供了这种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农村中的许多权力归还给了社会,国家行政力量在农村大大弱化,乡村正式组织特别是部分村级正式组织也随之渐趋衰落,调控能力大为弱化,这种现象在民族地区农村更为突出,其原因在于:一是民族地区国家政权的基层组织,即乡镇政府所辖人口虽然不多,但地域广、条件差,许多村落处在山高谷深、荒漠戈壁之中,交通不变,呈现出地域上的相对隔离性,加之村委会权威来源的缺失,出现了这些村落与国家政权体系的“双重隔离”——空间上、地域上的隔离与权力运行上的隔离,处在“山高皇帝远”的状态之中,从而导致了国家政权对农村各领域社会生活调控能力的弱化。二是在物质基础方面,民族地区农村普遍经济欠发达,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村民委员会可支配的资源甚少。以云南特有的人口不足十万的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和独龙族为例,其一半以上人口都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而其中的德昂族、怒族和独龙族三个民族整体上都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村民委员会甚至还需向富裕农户借钱粮,以维持正常开销,故平时在工作中往往受制于这些富裕农户及其家族。可见,丧失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就丧失了其行动的能力和自主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泽咸]略论汉魏北朝时期海河平原农牧业生产
下一条: ·[贾登勋]西部少数民族环境保护意识研究
   相关链接
·[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欧贝然]民俗类非遗的再造与复兴
·[金茹雪]传统开学礼在当代的变与不变·[何赛飞]非遗的现代性传承与发展
·[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陈佳思]宗族文化复兴背景下的传统再造
·[朱刚]交流诗学模型及其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研究中的应用·[普泽南]1950年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电影放映述略
·[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文面文化复兴现象析论·[陈旭 张新沂]新发展理念下工艺文化IP赋能乡村振兴研究
·[叶大兵]温州拦街福的历史、特点与当代复兴·[王晓涛 朱吏]传统民间文学的现代意义
·[杰克·齐普斯]沃尔特·迪士尼的文明化使命:从革新到复兴·[杨洪林]文化产业视角下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城乡关系重构
·[王文超]传统工艺的文化复兴与“非遗”实践·[毕旭玲]当代鲧禹神话复兴现象初探
·[吴吉荣 石维刚 龙宗清]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苗服复兴·[石寿贵 石维刚]浅谈苗族的赶秋节文化
·[金丹妮]村落宗族的当代复兴及生存策略·[贺少雅]明代民间冠礼的传承演变与时代特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