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泽咸]汉晋唐时期农业综论
  作者:张泽咸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1-14 | 点击数:14763
 
位于长江牛下游的东南区与荆楚区,是汉代荆州、扬州所在。西汉时,荆、扬同属不发达地区,火耕水耨,民食稻鱼,而无多少积聚。汉代以后,这两区的开发相当迅速。总的趋势是自北而南,逐渐推进。其中吴越平原的发展速度尤为突出。其它如江淮平原、江南丘陵、闽浙丘陵以及长江中游的荆楚地区,开发也都比较迅速。至唐代盛世,荆、扬地区经济,首先是农业生产,已可与发达的华北大地相匹敌。稻作为主,麦作也逐渐增多。丘陵和山地还旱种粟、黍、豆,但在种植业中始终都不占重要地位。自汉至唐,荆、扬地区的桑蚕业,在全国也不占重要地位,居民主要种麻,例以麻布交税。自六朝至唐、宋,茶叶生产长期居全国第一位。
位于亚热带的粤、桂、琼区,地处五岭以南,常年高温多雨,夏长冬暖,久为百越族人所居。秦至西汉时征服其地,建置郡县。它比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更为落后,汉代尚处于开发初创时期。广州附近的珠江三角洲开拓较早,赵佗即以南海郡为基地建国,汉朝因其旧俗以治。自汉至六朝时,长期火耕水耨,稻作为主。隋代统治岭南,在广州、桂州分设总管治理。隋末和唐末的社会大动乱期间,大批人士流徙岭南,加速了岭南的开发。唐政府对夷僚减半征税,已和汉代免征夷僚税不同。夷僚比汉人征税少,显示汉、僚劳动生产率大有差异。岭南西部的生产又远比岭东落后。唐在岭西设置大量羁縻州,由诸族酋豪自治。由于气温条件优越,岭南种稻,颇能一岁再熟。唐代海南岛甚至在稻作两熟外,还可在冬春种粟一次。唐末,刘氏在岭南建南汉国,二税外,新创丁税(钱、米),沿征及集市商税,很可看出岭南已非荒野未辟,生产是有了新发展。
巴蜀区位于长江上游,与秦岭以南的汉中同俗。秦汉之际,刘邦据汉中,足食足兵,由是得以出关击楚。自汉至唐、汉中地区以种稻为主,兼有旱作。它的开发是自西而东,东部商洛山区生产长期滞后。四川盆地大致是先秦时巴、蜀二国故地,蜀在西,巴在东。西部蜀地成都平原,李冰修建的都江堰以及若干分水渠道,使蜀中成为沃衍千里的天府之国。平原以外的山地、丘陵区,水利事业少,生产远比平原区落后。盆地东部,巴地多山,居民多为蛮(僚)夷,山地多刀耕火种,旱作为重,有水源处亦多种稻。巴蜀各地广泛种麻,蜀中盛产桑蚕。巴蜀产茶著名。南方果品荔支、柑桔、甘蔗等亦为巴蜀所产。
云员高原地形是西高东低,汉代已置有郡县。当地畜牧甚盛,而农作尚不知牛耕,也很少用铁,农牧并行。夜郎国烊柯人能耕田(畲田),多雨撩,耕作原始。西汉通西南夷道以后,募集豪民去夷地耕垦,迄于汉末,未见多大成效。贵州居民多夷蛮,六朝以来,部分蛮民日趋汉化,出山耕作,在深山者仍不编户。地域开拓有所增大,正在逐步缓慢地向高原腹地推进。唐朝在高原设置了不少羁縻州,还开山洞、开山僚、开南蛮,新置若干州县,发展低水平的生产。长期不为人知的辽阔黔南内地,唐代出现了每岁一易的畲田耕作。云南高原的居民族别众多,生产生活习俗彼此差异极大。南诏统一云南高原后,大力发展农业,滇池、洱海地区广泛使用牛耕,出现稻(大)麦复种耕作制。另有不少蛮人居住地区,生产落后,甚或射猎为生。滇西峡谷区更是非常落后的地域。
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川西高原)在内的青藏高原,是国内生产最落后的高寒山区。除青海东北湟河谷地在汉代已有所垦殖而外,汉代羌人、六朝时吐谷浑、唐代党项人所据青海高原;牧畜为生,罕有农作。西藏高原在唐以前,几无汉文献记录。川西高原腹地也是荒无人烟,仅在距离成都平原较近的高原边缘地区,汉代记有游牧为生的民族杂居。六朝诸政权无一深入至川西高原内地。唐代在茂、雅、松州都督府下分别统辖不少羁縻州,诸族民众例皆游牧为生。韦皋在唐德宗时任职剑南西川,曾对岷江上游西山八国羌人“给以种粮耕牛”,促使他们从事农作。吐蕃在唐初崛兴于西藏高原,境内盛行游牧,也种植青稞、豆、荞麦,是以畜牧为主兼有少量农作的国家。在它强盛时,于其征服区内,大力推行畜牧,但并没有完全毁弃农作种植。
河西、西域区,在地形上二者并不一致,但都是西汉武帝以后才为内地人们知道的新地区,并成为汉、晋、唐时期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武帝战败匈奴,在河西新置四郡,逐步将原有牧地部分改变为农田或半农半牧区。西域是张骞凿空后的新区,它是我国仅次于蒙古高原的著名畜牧业基地。天山南北有着良好的天然牧场,北路的游牧业很盛,其民居无定所。南路居民较早从事种植,农牧并存。汉代匈奴、鲜卑、六朝时的柔然、高车、突阙,都曾雄据西域,他们的游牧生活习俗对西域原居民带来重大影响。西域地区的畜牧业长期持续发展。北朝后期,天山北路居民开始有了少量农作。天山以南诸国,汉代以来,比较重视种植。至迟在西晋时,鄯善国所在地区已明确推行牛耕,反映种植业的长足进步。各地绿洲所种粮食种类,除内地的黍、粟、麦、豆而外,还有华北平原罕有的青稞(麦)、(黍)。北朝以至唐代,低洼高温的高昌地区,甚至还出现了谷麦一岁再熟特有的复种制。
蒙古高原水草丰美,是我国最有名的牧区。匈奴族人最早生活其间,食肉饮乳衣皮。养育大型牲畜;并通过与汉朝互市,输其牲畜于内地。汉武帝以后,先后生活在塞外的诸少数族人,不再是长期单一的游牧射猎为生,而是诸族都有着少量种植。高原南部边缘有不少汉人居住,他们并没有因战乱而彻底废弃农作。生活在高原大地的各族人民都以畜牧为重,即使在宜农区也通常是半农半牧,既不是长期存在单一的畜牧经济,更不存在单一的农业经济。
榆关以外的辽东、辽西,秦已置郡。广大东北平原在汉代已与内地有了较密切联系。生活在东北的诸族人民都能因地制宜,于林草地带,从事狩猎游牧,在平原进行原始种植。经过漫长的历程,大致自南而北,农业开拓日趋成熟。农作逐渐使用铁农具与耕牛,促使种植业发展加快。长期隶属中原政权的辽东、辽西,屡遭崛兴于东北的诸族南下侵扰,牧畜业一度居于重要地位。东北居民从事种植的方式,大致如同关内。隋唐时,在今吉林东部所种粮豆相当出色,卢城种稻成功,在东北是史无前例,但在平原北面三江低洼地域以及吉林西北地区直至唐宋之际,仍盛行渔猎游牧为主。
往事越千年,知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综观自汉至唐千余年间,全国各地区农业经济的面貌,前后变化真大。最先繁荣发达的黄土高原农业,逐渐由黄淮海平原所取代。经六朝至唐,原来非常后进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竞相崛起,逐渐与华北富庶相抗衡,经唐至宋,竟取而代之。时至今日,秦汉时期号称发达的黄土高原所属陇东及关中平原,已成为西部不发达的区域,河西、西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诸地的农牧业生产,自汉、晋、唐以迄近现代,更是始终处于较为后进状态。其中虽有关中平原、成都平原较发达的农业,长期是闪耀的亮点,但相对偌大陕西高原与四川盆地而言,毕竟不成大局。全国只能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注重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才能逐步走向共同繁荣富裕。
(本文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05期,第42~50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玉堂]楚与邻国及域外的商品贸易关系
下一条: ·[张泽咸]略论汉魏北朝时期海河平原农牧业生产
   相关链接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王晓鸣]浅谈节气习俗特点
·[马荣良]“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吕乃华]现代农业下的“三农”文明调查
·[程瑶]浅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贯通·[穆昭阳 颜磊]赣南客家农业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与利用问题探讨
·[牛钧鹏]敦煌讲史变文所见唐代民间文化合流现象探析·[张勃]端午龙舟竞渡习俗至迟出现于唐代考
·[海力波]从《庐江民》看唐代志怪中的祆教仪式·“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
·[海力波]金液与苏摩:唐代志怪中的印伊文明元素·[袁瑾]二十四节气:天人共生的中华时令智慧
·[尹晓龙]西汉太一神祭祀与元宵节起源·[张瑞娇]文学共情与节日定型:从《全唐诗》看唐代中秋节俗
·南京农业大学成功举办“节气、节日、节俗与乡村发展·田野工作坊”·[李斯颖]盘瓠神话与其多元化仪典演述探析
·第二届钟山民俗学青年论坛暨第十二届江苏(南农)民间文艺青年论坛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暨摄影作品展通气会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
·中国农业博物馆拟建“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数据库·我国4个项目被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