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李锦芳]西南地区双语类型及其历史转换
  作者:李锦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13 | 点击数:15704
 
多民族的密集交错分布,为西南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交往、互学语言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双语现象的形成乃至双语类型转换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6.婚姻家庭组合
家庭人员的构成决定家庭主要用语的选择,家庭用语是否稳定决定一个族群的语言使用是否稳定。仡佬族过去主要与苗、彝、布依族杂居,近代以来与汉杂居,仡汉通婚普遍,传统的民民型双语逐步向民汉型双语转变,并引起母语衰落。贵州平坝、安顺等地仡佬族地区普遍出现仡佬—汉型婚姻,导致仡佬—汉型双语家庭一个个出现,最终完全结束过去仡佬—苗、仡佬—布依双语局面,形成普遍的仡佬—汉双语格局,以致母语渐微,今天已经以汉语为主要用语。
近几十年来由于民族关系融洽,生活在云南广南、富宁,以及广西那坡县的布央人较多地迎娶了壮族媳妇,使得布央人中的“央壮型”双语由过去在成年人中出现,提早到少儿层次,相当一部分学前儿童已较好掌握壮语,而过去主要是进入成年后与壮族交往多才学会壮语。
7.民族心理及语用观念
由于语言是民族群体的重要标志,因此语言被牢牢地贴上了其使用者的标签,使用或能使用强势民族群体的语言往往成为有身份、社会地位的象征,而使用弱势群体的语言往往被认为是社会底层者,进而弱势语言被认为是鄙俗,使语言使用者产生自卑感。这些民族心理及语用观念极大地影响了语言使用的选择。贵州一些仡佬族地区,青少年因本民族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觉得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和语言都是落后的,自己不愿意学、不愿意说母语,也不乐意让老年人说母语,更不愿意在外族人前说母语,认为“丑陋”。这是仡佬—汉双语形成并引发母语衰落的重要因素。
最近各汉语方言区及少数民族对普通话的态度出现了较大的转变,普通话的亲和力大幅度提高。据对广西各民族对普通话的态度的抽样调查,认为普通活亲切、好听的占70%以上,说明人们对普通话的态度趋于肯定,[3](P61)这与二三十年前普通话语用功能较弱的时候,人们对待普通话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这一因素正在推进“民汉(普通话)型”双语的形成。
 
五、双语类型转换对民族地区语言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1.双语类型转换对语言结构发展的影响
语言结构的发展有来自内部的动力和外部的影响,西南地区一部分民族语言由于其操用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兼用了不同的语言,出现过双语类型转换,受到了不同语言的影响。侗台语族仡央语支诸语言在语音特点上截然分成俩大类,一是完整保留鼻音和塞音韵尾的,包括布央、恩(侬环)、普标和拉哈语;另一类是塞音韵尾消失、鼻音韵尾仅有舌尖和舌根的,没有唇音的,且往往不区分音位,包括仡佬、木佬、羿、拉基语。这可能与这些语言过去在原分布地区贵州分别兼用鼻音、塞音韵尾发达的布依语和没有塞音韵尾、鼻音韵尾不发达的苗语(或彝语)有关。而现在居住在中越边境的普标人与壮族、彝族、苗族、汉族等杂居,普标语的发展似乎都受到当地使用人口较多的彝语、汉语和壮语的影响,它的卷舌音声母较多,这在仡央语支诸语言中不多见,我们怀疑是彝语、汉语诱发的结果,而壮语的影响则使它保持完整的鼻音、塞音韵尾格局。布努瑶近几百年来由桂北向以壮族为主的桂西北、桂西迁移,由过去的瑶汉型双语向瑶壮、瑶壮汉型转变,语言结构的发展也受到当地壮语(北部方言)的影响。如与桂北布努瑶语相比,声母系统趋于简化,鼻冠音、小舌音消失,韵母保留有鼻音韵尾,一批从壮语借入的词带塞音韵尾。语音系统趋同壮语北部方言。[4](P118)
2.双语类型转换对语言使用及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
双语类型转换主要反映在语言兼用上,包括从兼用一种别族语到兼用另一种,从兼用一种语言到两种或多种,或是相反。有的是从兼用民族语到兼用汉语,有的则相反。有的转换促进双语的稳定,有的则推进语言替换进程,如近几十年来兼用汉语者增多,少数民族母语丧失在加速。
双语类型转换一般是顺应居住环境的民族构成、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的,是各民族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更好地生存而在语言使用上自我调整的产物,大多具有积极意义。例如普米族自北(川西南)向南(滇西北)迁移,在新的环境里,他们很快学会、兼用当地人口较多的民族白族、傈僳族、纳西族的语言,实现了从普米—彝型双语向普米—白、普米—傈僳、普米—纳西型双语的转变,有利于更好在当地生存发展。近几十年来传统的民民型双语纷纷向民汉型双语转变,这一转变有利于少数民族掌握汉语文,提高文化素养,掌握科学技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改善生活条件。但与此同时,母语的功能在减退,许多民族文化形式如文学、戏曲、医药等逐渐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载体——语言,因为年轻一代母语水平越来越低,现在西南大部分民族地区的中青年人汉语水平越来越高,却较难找到能长篇叙说本民族历史风俗、歌谣的人,而这在半个世纪前情况要好得多。可见双语类型转换可以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会引起传统民族文化的萎缩,甚至丧失,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及多元文化格局的维护产生负面影响。
 
作者简介:李锦芳,文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1
(本文原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年1期,第132~137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邓先瑞]长江流域乡村聚落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 
下一条: ·[尹可丽]傣族村寨的组织管理模式及社会取向
   相关链接
·[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任正]传说的地域性表达与共同体意识建构
·[郑小红 刘敏]文化产业繁荣前提下西南地区民间美术发展的地域因素研究·[张宗建]鲁西南地区年画画店、产地及文化区研究
·[陈芳 何雨彤 王倩]西南地区“变婆”故事之研究·[朱和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形象的现代建构
·马尔子:民族学研究的经验与困惑·曾维益:多元文化下的白马(氏人)文化
·张锡禄:西南田野调查与大理古代社会的重构·“西南田野的当地经验”北大系列讲座录
·[宋明]西南地区“东西向文化带”假说·[陈金文]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传说看铜鼓的厌胜功能
·《保护创新的源泉──中国西南地区传统知识保护现状调研与社区行动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