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朱新天]《印度教万神殿艺术》:井外有井,天外有天
  作者:朱新天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01 | 点击数:11144
 


  《印度教万神殿艺术》是世界上第一本用中文写的关于印度艺术考古方面的著作。它以印度王后井考古为切入点,融汇了作者在印度进行考古研究近二十年所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将印度古代历史遗迹艺术品中所体现的精彩内容与现代印度人民的文化、艺术、宗教信仰、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融会贯通,向不同层次的读者展现了一幅印度文明古国自古至今的壮丽画卷。

  作者朱新天女士是巴黎国立索邦大学(SORBONNE)远东艺术与考古学博士,1990年成为印度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印度进行实地考古调查和长期生活的法籍华裔印度学专家。她又是中国深圳大学特约教授、浙江工程学院客座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顾问协会成员;她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画家、书法家、摄影家和摄影学教授。

  朱新天博士还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ASIATICA的创始人之一,任研究员和副馆长。

  印度王后阶梯井的发现与考古发掘,无疑可以称得上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迹。然而,令人遗憾得是,这一奇迹至今在世界上仍鲜为人知。这座深埋地下历史近千年的文物古迹,在发掘后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折射出印度十一世纪历史、建筑、雕塑以及科学技术和宗教艺术上灿烂的文明。可以说,印度王后阶梯井包括了印度教万神殿里几乎所有的神祗,而其中所展现的一切,就像是一本研究印度历史文化的丰富的百科全书。对于它的探索与了解,不仅可以使我们大饱眼福,欣赏到那些难得一见的艺术瑰宝,更可以令我们大开眼界,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这对于深受印度文化与宗教影响的中国人,将会是一次崭新的、有益的启示。《印度教万神殿艺术》一书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历史、考古、宗教、建筑、艺术、神话学、肖像学、民俗学等各个方面,并刊载了280幅从未发表过的彩色照片(全部照片均由作者自己拍摄)。

  印度的富足曾在历史上无数次引起外族的入侵和掠夺。这些入侵者无疑对印度的本土文化多次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然而另一方面,外族文化的不断融入,又造成印度文化的无比丰富性与多元性,使得印度成为世界上无论是在人种、宗教、文字或语言上都堪称第一复杂的国家。印度现今有印度教、耆那教、天主教、穆斯林教、佛教、锡克教、拜火教等多种宗教并存,且各种宗教中尚有许多不同的教派。此外,还有一些大师们在不同历史时期里创建的各种教派,在世界上也具有很大的影响。直至今日,印度的各种宗教和教派在世界各国仍有许多分支并有大量的外国人专程来印度学习。如果略加统计,印度官方使用的文字已达15 种之多,而语言则多达几百种!

  印度文化的深厚与复杂性使得人们对其了解产生极大的困难。印度文化的丰富性又无疑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最辉煌的一部分。对中国而言,印度文化无论是从宗教、哲学、音乐、舞蹈、戏剧、建筑、绘画、雕塑等各方面都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印度的神统是无穷无尽的,而印度教中又有各种不同的教派和信仰。在印度教的神话中,被人们所崇拜和信仰的神达330,000,000(三亿三千万)之多!而一些大神如湿婆(SHIVA)和毗湿奴(VISHNU),他们的名字就各有一千个!因此,想要了解印度宗教中的神统,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但如不了解印度宗教中的神祗,则无法了解印度的文化艺术,更不可能走进印度的艺术殿堂。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华读书报 2010年11月28日 02:3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石釜]白川静和他的汉字新说
下一条: ·[李铱涵]王明珂的贡献与不足
   相关链接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
·[李佳南]漳溪畲族乡蓝大将军出巡仪式探赜·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彭栓红]民族“三交”视域下云冈石窟的宗教新质素
·[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王琴] “草药有命”与“自我神化”:粤北瑶族医药从业者的道德重塑
·[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董秀团]移植与新塑:白族民间故事对印度佛教文学的吸收和化用
·[王珊珊]新媒体时代坚持我国宗教工作中国化方向传播策略研究·[钱寅]论礼俗传统中祭祀与婚姻的关系
·[洪哲泓]真神与凡夫·[彭牧]拜:礼俗与中国民间信仰实践
·[游自荧]灾难、传说和信仰的互动:日常政治与人神互惠·[郭立东]横滨自由华侨妇女协会与中华义庄的水子地藏
·[德格洛珀] 鹿港的宗教和仪式·[弗里德曼]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
·[孙英刚] 跨文化中的迷惘——“民间宗教”概念的是与非·[杨明晨]迷信作为“知识”:江绍原的迷信研究与学科话语的跨文化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