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中山大学:问学于陈寅恪
  作者:林珊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11 | 点击数:12180
 

  替老师挨批斗感到光荣的刘节

  1965年下半年,姚文元发表批判吴晗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不久之后,批判牵出一个所谓的小集团“三家村”,揭发之风蔓延到了史学界各个领域。

  在中山大学,刘节是最早受到批判的人之一。此后他共遭受六十多场批判,历尽各种屈辱。一次批斗结束后,红卫兵命令他爬出去。一片打骂声中,名教授爬出了大礼堂。

  1966年6月,中大卷入“文革”,红卫兵涌向教授们的住所,西南区52号也不能幸免。他们赶走了陈寅恪的助手和护士,抄了他的家,殴打他的妻子。批判他的大字报铺天盖地,从大字栏贴到树上、电线杆、房门、墙上、床边……

  一次,陈听说他被称作“不学无术的反动学术权威”,他说:“我搞了一辈子学问,想不到落了个‘不学无术’的评语。不过,‘不学无术’的人怎么能成为学术权威呢?学术权威怎么会不学无术?简直不通,不通。”

  最初,听到对他生活作风的诬蔑,他也尝试向工作队写信,要求派人调查,还他清白,但此信石沉大海。得不到回音后,他又以不要公费医疗来进行抗争。那时他还不知道,曾经保护过他的人,从陶铸到陈序经,也一个个被打翻在地。陶被隔离审查后,红卫兵们反复强迫陈寅恪交代个人历史、社会关系、反动思想等等。

  批斗者知道他记性好,就强迫他背诵《毛泽东语录》。知道他看不见,就把高音喇叭吊到他床边。差不多有两年时间,他日夜被高音喇叭所包围,痛苦不堪。

  1967年夏妻子心脏病发作,濒临死亡。陈在凄苦之中写下对联:涕泣对牛衣,卌载都成断肠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陈寅恪挨批,曾经的学生刘节为其鸣不平:“科学是求真,无所谓厚今薄古”、“批判(陈寅恪)有如大兴文字狱”.此前,当胡适的儿子与父亲划清界线,知识界斗胡之时,他也曾公开表示,“批胡适搞坏了学风,百年后自有定论。”对“大跃进”,他的意见是:“什么人人大跃进人人意气风发,人人一起发疯倒是真。”

  年底的一天,造反派头目折磨完陈寅恪之后,又想把他装到箩筐里抬去礼堂接受群众批斗。唐筼上前阻止,被打倒在地。所幸刘节及时赶到,自愿替老师挨批斗。经过一番“喷气式”折磨,站在斗鬼台上的刘节被问及有什么感受。刘答道:我能代表老师挨批斗,感到很光荣。

  一次,陈听说北大教授翦伯赞不堪受辱而自杀,说,“翦伯赞死得不值。”他说每回批判他时,他就在心里背诵诗词,会开完时,诗词也背得差不多了。

  1968年8月,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康乐园。在清华,他们结束了惨烈的武斗,在中大,他们占领了陈的房屋。1969年春节,陈寅恪搬出西南区52号。年底,他死于心力衰竭。19年前,在台湾,他的好友傅斯年在建设新校园的极度忙碌中死于脑溢血。8年后,他的学生刘节,则在“文革”结束后一年死于喉癌。

  (参考书目:吴定宇《学人魂陈寅恪传》、《走近中大》,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岳南《陈寅恪与傅斯年》,王富仁《谔谔之士》,王为松《傅斯年印象》,刘节《刘节日记》,黄仕忠《老中大的故事》,周策纵《五四运动》,吴定宇《中山大学校史》,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等。感谢吴定宇教授提供帮助)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南方报业网-南方人物周刊 2010-11-17 14:36: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文宝]现代中国史学和民俗学的奠基者顾颉刚
下一条: ·[刘波儿]愿我同志,共起图之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