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我国青年对民族史诗的关注太少了”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所长朝戈金
  作者:王聪聪 甘晓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1-11 | 点击数:9449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所长

提要:史诗是用崇高的声调歌唱伟大的事情。它回答的是“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在干什么、我们要往哪儿去”,“我们是生存还是被毁灭”这样的大问题。它歌颂的精神带有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彰显了人类最基本的信念,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而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是,社会舆论和情势在有意无意地引导青少年——所谓的“当代英雄”就是有钱有势的人,这会导致他们价值观的极大偏离,最终精神“矮化”、操守不高、境界低迷。很多年轻人对自身的存在、人类的命运、宇宙天体、自然奇观和异域文化等兴趣不高。但这些知识是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指标。——朝戈金



  史诗,是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提到史诗,你会想到什么?是《格萨尔王》,还是电影《特洛伊》、《亚历山大帝》、《圣女贞德》?有多少人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活态史诗国”?

  “我国青年对民族史诗的关注太少了!”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所长朝戈金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忧心忡忡。10月18日~22日,在社科院召开的第二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系列讲习班”上,朝戈金与德国波恩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就史诗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发现,德国和美国青年对待史诗的态度,与我国青年有很大不同。

  中国青年报:欧洲的古典学在史诗研究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学术传统。您认为,我们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朝戈金:德国人依然把古典学看作很神圣的东西。在德国,从事古典学研究的人有很高的声望。早些年,很多德国文科大学生的第一外语是拉丁语,第二外语是希腊语,第三外语才是英语。去年德国重新出版的德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还成了畅销书。德国政府对古典学和与之相关的考古学的支持力度很大。一些古希腊罗马时期遗址的新发现,也让很多欧洲国家的普通人充满了好奇心。

  我国目前比较急功近利。有些遗址的发现,虽然让当地人极度兴奋,但其中有不少人想的是,怎么赶紧把它弄成一个旅游项目,大大捞一把。中国青年报:那美国的情况呢?

  朝戈金:美国学者很担忧现在美国古典学的衰落。在美国的大学里,学习拉丁语的人数比原来少了,但也有几万人呢。而且古典学在哈佛大学,依然是很受尊重和追捧的专业。我在哈佛大学当访问学者时了解到,他们的学生如果想修古典学系的部分课程,必须经过该课程老师的面谈和签字才能修。因为有些课要求学生具备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基础知识。哈佛大学古典学系系主任格雷戈里·纳吉主讲的古希腊文学课和史诗课,每次都有好几百个学生来听。不少学生是出于对古老文明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准的景仰,去学习这些课程的。

  反观我国的情况,很多学生扎堆MBA、经济、法律等实用专业,而对哲学、艺术史和考古学等专业似乎并不感兴趣。一些大学也在自降身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他们考虑到一些专业的市场需求不大,就自动缩减招生名额,乃至撤销课程。比如满语,几所原来开设这一课程的高校,现在大多不开了。今后“满文老档”谁去翻译、解读和研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就开了满语课。很多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学问,西方的研究人员数量比我们多,水平比我们高,影响也比我们大。这是我们的危机!关于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难道要让外国学者把持主要话语权?

  中国青年报:活史诗《格萨尔王》说唱艺术在上海世博会上亮相后,很多人才知道我国也有史诗。为什么很多年轻人知道“荷马史诗”,却对我们民族的史诗了解甚少?

  朝戈金:我们目前的教育对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关注还不够。我们的教材中从来没出现《格萨尔》和《江格尔》。年轻人不知道,怎么可能去关注?

  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公民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是对多元文化现状和文化传统等知识的教育。他们认为,作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知道在自己的国土上有哪些不同文化面貌的族群,他们有什么文化特点。这应当是国民基本素质的一部分。

  很多年前,中央电视台搞过一次民族知识大奖赛,很多人由此知道了普米族、布依族、毛南族和珞巴族等。但这样的活动很少,没形成制度,更没有作为体制化教育的内容被长期保持下去。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盯着发达国家或地区,随便一个年轻人都能背出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名,而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面积虽然比很多欧洲国家都大,但又有多少人知道?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0年11月11日

上一条: ·艾尔·巴比谈社会调查的职业伦理
下一条: ·笔谈:藏彝走廊研究
   相关链接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
·[朝戈金]民俗学的机遇与挑战·[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朝戈金]口头诗学的文本观·[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
·[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