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程美宝]国家如何“逃离”:中国“民间”社会的悖论
  作者:程美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1-06 | 点击数:13501
 

  近十年来,学界围绕着历史人类学议论纷纭,其中一个热门话题,是研究者到底能否放下“精英”的观点,从“民间”视角理解“民间”;或者换一种说法,研究者是否过分强调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对地方传统的“多元性”关注不足;还有一个类似表述:研究者如果没有摆脱“国家”的羁绊,是否能够真正了解“地方社会”。尽管我们已多次指出这类二元对立的概念于实证研究无甚裨益,但“民间”、“多元性”、“地方社会”等标签,仍是不少研究者手中挥舞的符咒——却也是障眼罩——使他们漠视复杂的事实折射出种种二元概念的悖论。

  当这些讨论显得有点胶着的时候,耶鲁大学政治学、人类学教授斯科特的新着《不被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无政府主义者的历史之一种》(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终于在2009年面世。近来,学者们在讨论到上述问题时,常常会抛出一句:“你看了斯科特的书没有?”于是,大家就表示已看或会看,甚而把他本人请来现身说法。就我所知,至少有两场颇为精彩的讨论,一是2007年12月在中央民族大学的讲座,二是2010年1月在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的演讲和讨论。我参与了后一次,读了前一次的记录,感到斯科特从东南亚“Zomia”提炼出来词锋犀利的观点,与我们在华南研究中所面对的许多前提与获得的经验,如出一辙,值得吞吐细味。

  斯科特及其同道所言的“Zomia”,大体是指由越南中部到印度东北部、横跨东南亚五个国家(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及中国四省(云南、贵州、广西及四川一部分)约300公尺以上的山地。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些高山地带成为许多人选择逃离平原王国的去向。在“逃离”的过程中,他们采取刀耕火种、不用文字的生活方式,来抗拒平原王国的武力征伐、税收和征兵。这种状态在19世纪后渐受威胁,特别是二次大战后,民族国家变得无比强大,觊觎着边缘地带有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天然资源,国家政策让平地的人向山地迁移,而所谓的文明过程就是山地被平地人逐渐包围的过程。换句话说,“Zomia”这块世界上最后一块没有真正被国家管理的地方,已逐渐“失守”。20世纪的丛林游击活动,也许可视作这远古的历史过程的现代残余。

  从政治学角度来看,斯科特着作的确是东南亚无政府主义者历史的“一种”——我们不要忽略其副标题中那个“an”字的深意,正如他在香港大学演讲的题目“Introducing'Zomia‘:Site of the Last Great Enclosure Movement of (relatively) State-less Peoples in Mountainous Southeast Asia”那个加上括号的“relatively”同样充满了潜藏的意味。同时,斯科特着作对人类学自确立以来便提出的议题——人类的文明历程,是一个十分精彩的回应:“刀耕火种”和“不用文字”是一种政治选择,而不是文明落后的表现。这种“自我蛮夷化”的状态,实质上是山地人的“自决”策略。与文化相对主义解释文明的不同相比,斯科特的见解显然更重视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人类学家的斯科特还“读”出了口头传统的弦外之音。在许多无文字社群的口头传说中,都会说他们以前曾经是有国王有文字的,只是后来文字丢失了,国王也不再在场。这样的故事隐含着一种可能的事实——从长时段的向度出发,山地人的祖先可能曾经是离开谷地国家的人。换句话说,山上的人和谷地的人之间是不断交换的,但这样的来回游动并没有改变特定时空中的人群自我定位而导致的人群裂变。

  斯科特政治学的敏感和人类学的睿智,铺开了一幅颇具批判意味的人类文明史长卷。我们从中可看到西方人类学家和中国历史学家对话的可能,看到了历史人类学的实践和体现。

  不论在着作还是在演讲中,斯科特都用了一个按等高线制作的立体地图来比喻东南亚的政治经济地理,用红墨水在这个立体地图中的晃动来比喻平原王国的扩张,以说明其高地理论。这个立体地图没有放置小人偶,也缺少精密的时间刻度,因此也较难展示人们在不同时候选择下山或上山的过程。但正如其本人所说,他提出的只是一个思辨的观点,有着两千年的跨度,证据体系还有待建立。斯科特面对的是一个长期以来无文字的世界,他通过阅读欧洲人进入这个世界后所产生的西文文献(历史学),通过目睹和聆听20世纪后这些尚存的山民的日常实践和口传故事(政治学和人类学),去想象这一世界的人类从19世纪上溯二千年的文明,即迁移和定居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过去30年来在华南从事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学者采取的研究路径与斯科特是一致的,通过反读识字者(往往也是征服者)生产的文献,我们企图理解识字者制造这些文献的历史,并且从中读出不用文字者的生存状态和策略,从而把作为能动者的人重新置放在这张立体地图之中。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10-14

上一条: ·[陆扬]学术语境的“当时性”与近代中国的书评传统
下一条: ·[朝戈金]谁在倾听民间的歌:《故事的歌手》漫议
   相关链接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
·[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
·[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
·[张瑶]作为民间技术的巴代做法·[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
·[张隽波]民间抗战历书的视觉形象表达与政治话语建构·[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
·[袁瑾]民间传奇故事的现代生长与媒介重述·[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
·[于佳卉]有神若飞来·[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
·[杨蕊朵]墨江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牛皮大鼓舞叙事内容研究·[闫睿欣]“赛博”求签:新型民间信仰实践互动模式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