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沙马拉毅]中国彝族及东南亚各国倮倮族之比较研究
  作者:沙马拉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0-26 | 点击数:22756
 

 

内容提要:通过对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各国倮倮的调查,与中国彝族在语言文字、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服饰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彝族与东南亚各国倮倮族的历史渊源,中国彝族与越南、老挝等国倮倮族,是一个有着共同习俗、文化、信仰的同一族群群体。
关键词:中国;东南亚;彝族;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33(2003)02-102-05

 
一、历史渊源
 
彝、倮倮族是分布于中国西南与老挝、越南的跨界民族。彝族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诺”、“纳”、“聂”为各地彝语方言“黑”之意,“苏”为人群、家族之意。因方言、支系、地区的不同,彝族还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中国四川、云南大小凉山、滇东北和黔西的彝族自称为诺苏泼,“泼”是“人”或“族”之意,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及开远、文山、马关一带的彝族自称密撒泼、腊苏泼、罗罗泼、濮拉泼等,滇东南、滇南和滇西一带部分彝族自称为改苏。此外,还有苏拉培、图拉拔、撒尼泼、阿细、阿哲、扑拉、拉乌苏、撒马等数十种自称。过去,彝族的他称很多,如罗罗、彝家、卜拉、撒梅、山苏、阿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民族识别,并遵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统称为彝族。中国彝族有657.2173万人(1990年),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及广西西北部,其中约有405.41万人分布在云南,以金沙江、元江和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较为集中,在靠近边界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等池也有分布。广西壮族自治区约有彝族0.71万人,聚居在隆林、睦边两县。
在越南民族学界称之为黑倮倮和花倮倮的倮倮支系,他们(包括尼苏人)所操用的彝语属于彝语南部方言,与我国云南红河、元阳、金平等地的彝族尼苏支系尼苏人所使用的彝语相同。黑倮倮和花倮倮主要居住在北越河江省同文县和苗胜县的山区,以及高平省保乐县山区和平地,宣光省也有零星分布。
越南倮倮人有许多不同的自称和他称,居住在越南的瑶、傣、壮等民族称之为“布姆阿”,苗族称他们为“麻”,这与国内的苗族自称Hmong相同。与他族交往时,倮倮支系的彝族自称为“曼彝”、“曼几”、或“门彝”等。自称稍有差异主要是由地方语言音变所致。
越南彝族倮倮支系迁徙于中国。根据越南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68年出版《大越史记全书》(第六集)记载:“戍辰年(1508年)云南倮倮人流入兴化镇(即今老街省)水尾区域”。“苗旺和同文的倮倮老人说,他们的祖先是起义失败后为躲避明王朝捕杀而从中国来越南的。”据越南学者研究,这些倮倮支系的第一次迁徙很可能与明正德年间云南红河弥勒十八寨(今虹溪)阿寺,阿务造反被镇压有关。也就是说,彝族倮倮支系在越南出现的最可靠时间大约在16世纪,这种迁徙一直延续到以后的各个世纪。但根据史料,多数倮倮支系迁入越南与明末清初的阿迷州(即今云南开远市)普沙事变有着直接的历史关系。
老挝彝人一般被叫做倮倮族,人们也常称他们为“贺(汉)阿倮”,这是因为他们多数是当地汉族商人与倮倮女子联姻的后裔。
老挝倮倮族约有2000人,分布在丰沙里省有两处聚居点,一在省府以北的盂华和孟阿林,一在距省府有两天路程的乌德以东。
中国彝族与哈尼、汉、傣等民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交错分布。分布地区有坝区、山区和高寒山区几种类型,海拔差异较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越南和老挝倮倮人多数居住在山区和高原,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较为充沛。与他们交错居住的民族有岱、苗、依、贺等族。
越南和老挝的倮倮族都是从中国云南迁去的。倮倮族向越南迁徙始于明代。15世纪时,一个名叫卢吾的倮倮族首领在一次反抗当地统治者的暴动失败后,率领1万多倮倮人南迁到今越南同文县定居,开荒种地,建立村寨。17世纪,有一位名叫孔米(又叫官皇)的倮倮首领又率领数千人来到今越南苗旺县开荒定居。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倮倮族酋长率众迁到越南西北地区,并一度攻占了莱州省的大部分地区。除了这两次大规模的迁徙外,以后还有少数倮倮人从中国迁入越南或从越南返会中国。倮倮被当地其他民族公认为是最先开发本地区的居民,他们自己也为此而自豪:至今河宣省同文、苗旺一带的岱族、热依族、苗族在耕种收获之后或庄稼发生病虫害时,都要祭祀最早开垦荒地的功臣“倮倮鬼”,在越南倮倮族的诗歌、神话和祭文中,都提到越南最北端的同文县是他们迁入越南后最初居住的地方,保乐县的倮倮人就是在300多年前由同文县迁去的。
老挝倮倮族主要是在1874年中国云南李文学领导的彝族农民起义被清军击溃之后,起义失败的群众被迫迁入丰沙里省北部。
 
二、语言文字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在中国有6种方言。不同方言区各有差异,但其语法结构基本相同,同源词较多,都有一定数量的汉语助词。
越南倮倮族的语言也因地区和支系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但基本能够通话。中国云南、贵州、广西有不少彝人均通晓汉语。接近广西百色地区平锰县的越南保乐县的倮倮支系有彝文经书,据说是从中国迁出时带去的,目前当地彝族无人能够认读。而分布在越南莱州省封土县的麻栗寨、红坡寨等地的越南彝族尼苏人还保存着老彝文古籍《指路经》、《钱行书》、《驱鬼书》、《献牲书》《叙情书》等彝文书。
老挝的倮倮族能讲汉、苗、哈尼等多种语言。
彝族文字,旧称“罗罗文”或“倮文”,通称老彝文。现存彝文包括异体字在内,有近一万个字形。1974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对于流行于四川的彝文字形进行了规范整理,制定出《彝文规范试行方案》。至今我国大部分彝族地区都还保留着一些用老彝文抄录的有关历史、文学、医学等方面的古籍和谱牒,彝族的“毕摩”(巫师)是彝文的掌握者和传授者。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江林昌]诗的源起及其早期发展变化
下一条: ·[马世雯]傈僳族的传统思想及其当代社会观念的演变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
·[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
·[王硕]城乡交互视野下礼簿中随礼法则的延续与重建·[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
·[万水清 胡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茶馆发展路径选择·[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
·[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任宽]中国叙事体系观照下当代虎故事的叙事形态研究
·[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彭绍辉]被忽略的环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