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关键词与术语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关键词与术语

[王晓葵]“风俗”概念的近代嬗变
  作者:王晓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0-18 | 点击数:35047
 


  [1]容肇祖:《北大歌謡研究会及风俗调查会的经过》,宛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81页

  [2]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年第6 期(总第186 期)

  [3]同注2

  [4]岸本美绪《“风俗”与历史观》,台湾《新史学》十三卷三期 2002年9月

  [5]同注4。

  [6]参照 Sumner,W.G.《Folkways: a study of the sociological importance of usages, manners, customs, mores, and morals》 1906年。

  [7]神岛二郎:《近代日本の精神構造》,岩波書店1989年版,第4页。

  [8]赵园:《关于“士风”》,《中国文化研究》2005 年夏之卷,第4页。

  [9]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10] 同注4 第8页

  [11]吉澤找焕桑骸稅酃髁xの創成 ナショナリズムから近代中国をみる》,岩波書店2004年版,第116页。

  [12]参照桑兵《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 2005年第一期。

  [13]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3页。

  [14]参照王汎森《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台湾学术丛书-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188页。

  [15]同注12 第193页。

  [16]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团结出版社,2009年6月,第137页

  [17]顾颉刚:《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民俗》周刊 第5期,1928年4月宛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第13 页。

  [18]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张序,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8月

  [19] 芳賀矢一:《民俗に就いて》、《民俗》第一年第一号,1913年版 第3-6页。

  [20]何思敬:《民俗学的問題》,《民俗》周刊创刊号,1928年3月,第5页。

  [21]陈锡襄:《风俗学试探》《民俗》周刊,第57、58、59期合刊,1929年5月,第5页。

  [22]同注19,第14页。

  [23]同注19,第11页。

  [24]同注19,第9页。

  [25]柳田国男:《乡土生活の研究法》《柳田国全集》28(ちくま文库),第10页。

  [26]同注23,第30页。

  [27]岩本通弥:《以民俗为研究对象即为民俗学吗》,《文化遗产》 2008年第二期,第84页。

  [28]同注19,第15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晓路]术语的困惑
下一条: ·口头程式理论(Oral-Formulaic Theory)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
·[宁祥文]民间信仰与高台教化:从风俗观念到戏剧实践的探索·[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刘先福]“保护”的概念史:从民俗过程到非遗过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