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80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希望
  作者:毛俊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0-09 | 点击数:15918
 

  青春与张力、传统与现代

  青春与传统技艺到底有没有交汇点?一个热爱打篮球的小伙子能锻造银饰,一个喜欢春上村树小说的女孩也同时会做出华彩刺绣,一个熬夜看世界杯的小伙子会做出惊天弓箭……这些不是传统与现代的流行混搭,而是青春张力的使然。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问题,青春便是一种答案。

  有人担忧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感兴趣,非遗传承的状况不容乐观。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载体。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上一辈传承人有的离世,有的已经进入暮年,掌握“绝技”的人越来越少。现代工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完全掩盖了传统手工艺的光芒和魅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副主任谢克林大声疾呼:“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十分危急!现在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果不保护,就真的没有了。非遗是活在人身上的文物,如果没有人继承,这项艺术就等于被判处死刑。”

  2010年6月9日至17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这次盛会汇集了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身怀绝技,现场向参观者展示巧夺天工的文化遗产。记者在现场发现,几乎每一位大师身边都有一张年轻的面孔。他们是大师的弟子,他们正处在学习的阶段。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微笑。古老艺术,大师风范与艺术底蕴,青春的面孔与张力,都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出现,构造出一幅多彩的图景。

  记者专门走访了在场的年轻一代非遗学徒。他们注定有两个自己,一个是传统,一个是现代。他们的创新意识早已超越上一辈,只有炉火纯青的技艺才能创造出巧夺天工的民族艺术品。一位已入古稀之年的传承人说,一个人走上非遗传承的道路需要巨大的勇气。80后在成为正式传承之前,需要在艺术殿堂里苦苦求索。在这期深度·观察中,我们试图去读懂他们的心境,理解他们的选择,看另一种青春风景……关注他们,不分彼此,因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哈斯其木格:傻是一种幸福

  姓名:哈斯其木格

  出生年份:1983年

  现居地:湖北武汉

  籍贯:内蒙古

  民族:蒙古族

  学习项目:汉绣技艺(湖北武汉)

  业余爱好:看书、旅行、听老歌

  哈斯其木格说,她是一个可以坚持只做一件事的人。她是武汉的媳妇,也是汉绣大师任本荣唯一的入室弟子。她的身上有一种古典美,这正好与汉绣的华丽典雅相得益彰。

  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前,她随师傅来到了北京。她穿上师傅任本荣亲手制作的汉绣旗袍,在绷子前熟练地穿针引线,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清末民初的汉口绣花街,窥见汉绣的兴盛景象,领略楚文化的神奇瑰丽。

  这是汉绣第一次来北京参加展览,也是哈斯其木格3年前离开北京后第一次回来。2007年,她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在武汉一家单位上班。人与物的相遇是偶然之中的必然。2008年,一天逛街,她走进了一家工艺品店,看到了一幅汉绣红梅,立即被汉绣的华丽和浑厚气魄所吸引。汉绣的美让哈斯其格木沉醉其间,流连忘返。后来她听过有关汉绣的宣传报告,了解到汉绣传承所面临的严峻现状。当时她就有一种挺身而出的冲动。于是她抱定了学习汉绣技艺的决心,然后找到汉绣传承大师任本荣老师,表明了拜师学艺的愿望。但是她3次表明心意都被拒绝了,因为学习汉绣技艺需要书法基础和美术基础,哈斯其木格在大学里所学专业和汉绣没有半点联系,她也从来没有接触过书法和美术。但她非常执着,总是往任老师的工作室跑,诚恳的态度终于感动了已入古稀之年的任老。他说自己老了,仅凭自己一人之力难以重振汉绣的辉煌。近10年来,他一直在寻找传承人。遇到哈斯其格木,他终于放心了。从此,这个从大草原走出来的内蒙古女孩与汉绣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9年6月,她结婚时所穿的服饰是赠送的汉绣旗袍。2009年8月5日,她正式成为任本荣的入室弟子。当任本荣老师的弟子必须心无旁骛地进行为期4年的学习。哈斯其木格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任老说,一个人出家需要勇气,一个人学习汉绣要拿得出比出家更大的勇气。哈斯其木格说,傻是一种幸福,能做喜欢的事比什么都值。

  一件汉绣成品的制作耗时少则3个月,多则1年。因此,汉绣制作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千万条针线来回穿梭,千百个小时的创作与思考才能产出一件让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学习汉绣要有美术与书法艺术功底,这正是哈斯其木格所欠缺的。为了培养这名弟子,武汉市江汉区文化馆组织了包括馆长在内的4位老师,分别教她美术、书法和汉绣。任本荣说,从设计、打版、配色、刺绣、拼接乃至最后的营销,他都要一一传授给徒弟。他们看着哈斯其木格犹如看到了希望。

  目前,哈斯其木格的生活过得紧凑也很紧张。她每周只休息一天,其他时间都在学习汉绣技艺。她和师傅任本荣一样有个心愿,她希望能建立一座汉绣博物馆,收藏汉绣的沧桑历史,展示汉绣的巧夺天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0-07-19 15:46:00

上一条: ·手工技艺保护困难:许多优秀作品散落各地无人问
下一条: ·福建推动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相关链接
·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召开在即·[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
·[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