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雷秀武]试论黔东南苗族图腾问题
  作者:雷秀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14 | 点击数:19918
 
在黔东南,几乎所有的苗族都有老人过世要杀水牯牛奠祭的习俗。在这里,家中老人上了年纪以后,凡有条件的人家,儿孙辈都要为老人买一头毛旋周正、脾气温和、形象丰满的水牯牛来喂养,以待后用(有的人家是死后现买)。老人过世、殓尸完毕,即择定日期下葬。到了下葬这天,由孝子牵着水牯牛在前面开道,众人抬着棺材和尸首向墓地进发。到了墓地,首先由身着古装、右手执砍刀、左手执茅草或竹卦的巫师面对祭牛念起了“引路词”(Yangl gongl, 大意是指引死者亡灵回到祖先们居住的地方),巫师的助手用舂杵有节奏地舂打着放在一旁的粑槽(一般由枫木或楠木做就,用于打糍粑,故称粑槽),巫师念完一段,助手和围观人众呼一声“呜——呼”。待土穴挖好,巫师念完“引路辞”后,由死者家族中鳏夫或残疾人(一般健全人不愿砍牛,认为有伤阴德)将牛砍死,剥下牛皮,取下牛角,将牛肉分成数十等分挂于坡上,任参加葬礼的人们自取就地煮食。取下来的牛角,经过简单的药物处理,由孝子抬回家中神龛供祭(文革前,笔者家中曾在神龛中保存了十三对水牛角,其中正中摆一对特大牛角,据老人说是“祭祖牛”,两边分排六对,惜于文革中毁于一旦)。砍牛时,参加葬礼的全体人员,随着芦笙的乐曲和舂打粑槽的节奏,跳起庄重肃穆的舞蹈,向死者作最后的告别。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的葬礼仪式已经大大地简化,祭物也不一定是水牯牛,有的改用猪,有的改用羊,但用黄牛的现象不多。上述的这种习俗是“文革”前或解放前的遗俗。通过对这种葬俗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样几个特点:第一、祭物是水牯牛(雷山西江地区习俗,凡老人在五十九、六十九、七十九岁等带九的年龄上过世的,祭物改用水母牛);第二,奠祭仪式固定;第三,将祭物分而食之;第四,取下牛角供干于神龛。这几个现象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葬礼作为人生的最后礼仪,也是最重要的礼仪之一,请出图腾物以示确认死者的图腾和民族成分?奠祭仪式有“引路”、砍牛,跳芦笙等内容,是不是可以为图腾崇拜的必经程序?将牛肉分而食之,是不是为了使用图腾物种的生命力以及死者的人品、人格和生命力待承于氏族全体成员之中的“图腾同化”现象?将祭物的象征牛角供于神龛之上,是不是一种“图祖合一”即图腾和祖先合一的形式?笔者认为,作为人生最后一道礼仪的葬礼的这一套礼仪,实际上就是图腾崇拜的一种形态,是直接从图腾崇拜中衍化而来的。
(五)祭祖活动与图腾崇拜
上面,我们从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方面讨论了黔东南苗族的图腾崇拜问题。但是,在讨论过程中,我们是将图腾崇拜的行为放在家庭和超越氏族之上的部落、部落联盟及至地域范围来讨论,得到的答案固然能够成立,但还不能最后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再从一个氏族内部的祭祖活动来讨论一下黔东南苗族的图腾问题。从氏族内部来讨论图腾及图腾崇拜问题,符合“不同的氏族一般不共有一个图腾”的界定,得出结论应更具说服力。
生活在黔东南的凯里、雷山、丹寨、台江、剑河、榕江、从江、麻江、三穗、锦屏以及黔南州的都匀、三都、广西的融水等县市的苗族,至今还盛行着一种称为“努姜略”(nongx jiangd neil,意为“叫一届鼓”,史称“吃牯脏”,这里的“姜”读*5调)的祭祖活动。
 “努姜略”是一种氏族的祭祖活动,不同氏族祭祀的日期不一,祭的是本氏族的始祖兼历代祖先。祭祖时,不同村寨、不同姓氏的同一氏族成员(以因血缘关系不能开亲为标志),都要集资共用一头祭祖牛,首先要共祭始祖,尔后才是历代祖先。祭祖时,非经邀请的外人不能进寨。
 “努姜略”一般十三年举行一次(是否与传说中的蚩尤与黄帝大战十三年有关?),有“醒鼓”、“祭鼓”、“送鼓”等几个主要阶段(为节约篇幅,这里只叙述“祭鼓”过程)。“祭鼓”是“努姜略”活动的最主要部分,一般在“醒鼓”的第二年举行。顾名思义,“祭鼓”就是杀牯祭鼓。苗族认为,祖先的英灵平时居住在祖上传下来的木鼓里,轻易不得惊动,惊动了要杀牲祭祀,否则祖先英灵要发怒。因此,每次“努姜略”都必须于第一年由巫师到山洞去将祖鼓“请来”,谓之“醒鼓”。“醒鼓”后就必须杀牲祭鼓。“祭鼓”的祭祖牛是一头经过认真挑选的毛色端正的水牯牛,专门喂养在“鼓头”家里。到了“祭祖”这一天,首先由巫师身着古装、手持法物,来到喂养“祭祖牛”的牛门口念诵特定的“请牛词”将“祭祖牛”请出来,在“鼓头”(Ghabneil)、“嘎往”(Ghab Wangx,意为“官方代表”)、“嘎相”(GhedXiangx,意为“法师”即巫师,这里“相”读31调)、“嘎理”(ghedlul,意为“理公”即理老)、“嘎当”(gheddangk,意为“板橙公”, 即祭祖活动中专事安排座位的主管)、“嘎勉杨”(hgabmict yangl,意为“酒水根”,即伙食主管)等人簇拥下来到“杀牲”坪举行杀牲仪式(有的地区在这天要让祭祖牛与其他牛斗角后杀)。杀牲仪式开始,首先由巫师用茅草将牛全身刷过一遍,边刷边念祝词,祝词念毕,将牛交给“鼓头”的女婿或内兄弟去进行砍牛。砍牛时,将牛固定在钉入地下交叉成十字架的木桩上,然后由“鼓头”的女婿或内兄弟执斧将牛砍死。牛死后,砍下牛角供于祖鼓旁,由巫师再念祝词,向祖先“交待”。祭祖活动中,将牛肉带皮砍下分成数块,送给不同的亲戚,将内脏取出用白水煮招待宾客。从砍牛开始,祭祖活动就显示出一个突出的特点,即从砍牛到分肉、煮内脏等一系列与牛有关的活动概由亲戚(即非本氏族人员)完成,本氏族人员一律回避。在整个祭祖活动中,说话均说隐语,如邀说客人吃肉为“请来赶场”,将水牛说成“宽角”,将黄牛说成“窄角”,将鸡称为“尖啄”,将鸭说成“扁啄”等等。吃完饭后,主客便涌进踩鼓坪,随着木鼓的鼓点跳起舞来。一般踩鼓要持续三天左右。“祭祖”结束,主人按亲疏远近,将砍下的带皮牛肉送给亲戚带回家去。
从整个“努姜略”活动来看,有几个特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祭祖的牛一定是水牯牛;第二,祭祖有一套完整的、固定的仪式;第三,祭祖活动有明显的本氏族和外氏族之分,内外礼遇不同;第四,牛角与祖鼓同行;第五,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均可踩鼓、跳芦笙,体现“集体崇拜”的特征;第六,将祭祖牛肉作为圣餐分而食之。这六个特征完全符合图腾崇拜的特征,因此,笔者认为“努姜略”活动实质上就是图腾崇拜的完整仪式。“努姜略”就是苗族的图腾崇拜,苗族的图腾崇拜仪式就是“努姜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赵慧]回族食俗特质谈
下一条: ·[覃乃昌]《嘹歌》:壮族歌谣文化的经典
   相关链接
·[张瑶]作为民间技术的巴代做法·[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刘来法]富源古敢水族“吞口”溯源
·[刘海平]湘西苗族古歌的文本比较研究·[李若慧]礼俗生活实践中的“文化遗产”
·[方守永]《苗族古歌》的叙事艺术研究·[阿依达娜·沙尔山]中华文化共同体视域下新疆民间故事中图腾的象征寓意
·[辛灵美]东夷文化基因中的鸟图腾崇拜·[冉小芳 左红卫 王耀萱 龚光平]乡村振兴视阈下剑河苗族剪纸的传承发展研究
·[刘海平 李琳]巴赫金狂欢诗学理论视域下的城步苗族庆鼓堂·[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张士闪]礼俗之间:黔东南光绪十四年《瑶白婚俗改革碑》解读·[田梦]赫哲族熊图腾故事比较研究
·[苏明奎]文学与记忆:苗族口头文学《仰阿莎》的跨媒介书写·[刘程]论中国古代岩画中的巫术意象
·[谌红雨]布依族服饰图腾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浅析·[刘晓春]当代民族景观的“视觉性”生产
·[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黄清喜]论鸟崇拜的升格与降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