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郭淑云]满族鸟崇拜及其对北方民俗的影响
  作者:郭淑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14 | 点击数:12534
 
3.魂鸟,萨满过阴追魂,为小儿招魂时都祈请魂鸟。魂鸟又分大魂鸟,如长尾鸟,夫妻双双,生死不离,一鸟亡,另一只也将不久于世。因而,被敬为领魂鸟。萨满神服双肩上的鸟和神帽上的飘带,分别象征长尾鸟和它的长尾。萨满过阴追魂,请神探路,必先请大魂鸟,如神服双肩上的鸟擅动,便意味着能获平安,萨满方可过阴。小魂鸟包括阿林衣车其克(山雀)、非牙斯汉车其克(家雀)、西沙勒堪车其克(麻雀)、都都车克克(斑雀)、朱里混(朱顶红)等,兴致欢悦,喜群居,生性聪慧,其喳喳叫声如孩童一样活泼可爱,故被视作童子所化,满族人家为小儿叫魂时,若见麻雀、家雀等飞来,便看作小儿魂被招回,阖族致喜。
4.猛禽类,以鹰、雕崇拜和鹰神、雕神祭礼为突出。鹰雕叱咤风云,英武盖世,其翔万米,目锐若神,远在千米的驰兔、狐、鹿、蛇等均难逃其利爪,飞速如闪电,其翅尖可折锐木,其性喜寒冷。鹰的威武、勇猛、不畏严寒的品格,使满族先民无限敬畏。随着狩猎生产的发展,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鹰被捕捉、驯化,成为狩猎生产的重要工具。在满族萨满教古老的大祭中,鹰祭颇为壮观、宏大,一般在春秋出猎前举行,鹰神临界时,以守护神的身份给请鹰的壮士们赐鹰服、兽帽、爬山用的铁角,为远征者身上涂抹烟膏,防止蚊叮蛇咬。代表鹰神的萨满还为请鹰人佩戴护身神偶,以示对他们的庇估。满族鹰祭为狩猎生产作了重要的精神准备,体现了原始萨满教与物质生产的密切关系。
在满族萨满教祭祀中,鹰神被尊为动物神的首神。而且在创世神话中也占有显赫的地位。在满族尼玛察氏鹰神祭礼中,当鹰神附体后,萨满代表鹰神吟唱道:
 
我是受天之托,
带着阳光的神主,
展开神翅蔽日月,
乘神风呼啸而来,
山谷村寨都在抖动,
我旋了个云圈,
又长鸣了几声,
神鬼皆惊遁,
众神退后,
神武的披金光的神鹰,
我来了![①d]
 
鹰神降临时,展翅高翔,神态威武,生吞狍肝,其勇不可一世,宛如真鹰降世。鹰神的雄武和满族的崇鹰习俗,铸造了满族勇敢尚武的民族精神。
此外,满族对乌鸦、喜鹊的崇拜观念也十分古远而普遍。“乌鸦救主”、“神鹊衔朱果”的神话传说,使乌鸦、喜鹊与满族的起源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因而,敬祀乌鸦、喜鹊之俗成为全民族的共同习俗。祭天大礼中,专设神竿祭,主祭乌鸦。史载:“满州……祭院中杆,以猪肠及肺先置于杆顶之碗中,以祭乌鸦用。[②d]”其实,满族先世对乌鸦、喜鹊的崇拜远在爱新觉罗氏家族兴起之先,特别是对乌鸦的崇拜尤为悠久,乌鸦不仅是创世时代的大神,在战争中误食黑草而成为黑鸟,而且是氏族守护神,在村寨边为人畜巡狩。如在林海旷野中突出异兆或见野兽尸体,乌鸦便满天飞叫,警示人类。
 
 
满族先世自古生息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林海之中、江河之滨,素有泛鸟崇拜观念。依据满族创世神话和萨满教神谕以及文献、民族学资料,考察满族禽鸟崇拜的缘由及根源,主要有三点:
(一)满族先世生息的东北地区向来是百禽的故乡,这里湖沼密布,河川若网,气候适宜,鱼虾繁盛,为禽鸟提供了充沛的食源和理想的繁衍之所。这是禽鸟崇拜观念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
满族先世在长期渔猎生产生活中,与鸟类朝夕相处。灵禽的聪慧、机敏的天性,翔天入地的飞翔技能,猛禽非凡的勇力,敢于与虎豹狼虫等野兽拼搏的气慨使原始人类仰慕不已,是人类可望而不能企及的。低下的生产力和谋生手段,使满族先民渴望获得禽鸟的觅食、飞翔能力,这种意识即是人的自然化。这种心理以及禽鸟超凡的技能使原始人类产生的神秘感是鸟崇拜观念最初产生的原因。
(二)萨满教的天穹观念强化了满族先民的鸟崇拜意识。萨满教观念认为:下三层为地母巴吉赫赫所居;中三层为人类及其它弱小精灵所居;上三层是诸位神灵栖息的九天神。在原始人的想象中,登谒神界是人力所不及的,而身生双翼,振翅凌空的禽鸟却可自由地翱游于人、神之间。因而,鸟被视为天的使者,神的化身,倍受崇祀。
(三)在长期的渔猎中,满族先民常得禽鸟之利。鸟类对原始人类来说,主要不是衣食之源,但它们却给人类诸多恩惠,佑助人类获取衣食之利,保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一方面表明人类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的自然法则,另一方面也是人类观察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这一历史进程的反映。
鸟对人类的用途和功绩是多方面的。
1.鸟不仅是原始森山莽林中人类难得的伙伴,而且是人类之师。原始人的巢居形式,即仿鸟巢而建筑;鸟屎,被猎人称为“雀书”,视为吉祥物,在森林中,遇见鸟屎,便不能迷山,凭着鸟的导引,即可走出迷津。
2.判断季节:判断季节:猎人通过候鸟的南来北往,判断季节的变化。鸟类在大自然的王国中,出于生存的本能,形成了以适应自然为特征的生存规律。满族先世通过长期观察,逐渐认识到北方什么季节有什么鸟来临,并相应地进行某种生产活动。农耕出现以后,尤为如此。如:春季燕来,5月,布谷、天鹅、百劳飞来,开始春耕;入夏,九尾鸟至;天寒时,鹰雕则由极北到此越冬;11、12月波里昆(千里红)迎雪而来。候鸟类为觅食和育子,必按季南来北往,相当准确,满族先民凭据鸟来判断季节。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黄向春]畲族的凤凰崇拜及其渊源
下一条: ·[赵慧]回族食俗特质谈
   相关链接
·[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
·[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郭崇林]老三星、新三星与原古神
·[赵伟翔]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生产性保护现状研究·[施立学 李丹]乌拉街满族文化视域下的东北乡村振兴
·[黄清喜]论鸟崇拜的升格与降格·[詹娜]口述历史与正史:言说历史的两种路径
·[陈华泽]满族春祭的新形态 ——以沈阳市静安村祭神祭天典礼为例·讣闻 | 富育光同志逝世
·第32期“敬文民俗学沙龙”回顾·[江帆]满族民间叙事中的生态思维与哲学意蕴
·[杨玉莹]满族蛤蟆儿子型故事研究·[隋丽]象征与标识:满族插佛托习俗变迁中的文化互动与族群认同
·[庞晓梅]格列宾希科夫和他的满语、民族志与萨满教研究·[高荷红]“满族说部”概念之反思
·《满族民俗文化》丛书亮相 输出阿拉伯语版权·[韩雷 王铁军]精刀漫剪绘关东:乌拉满族赫舍里氏剪刻纸艺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