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奇曼·乃吉米丁]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与生态环境
  作者:奇曼·乃吉米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14 | 点击数:24775
 
烤肉,在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源远流长,亦是游牧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一种特有的食品。
1985年9月,在我区考古所工作人员于且末县扎洪勒克遗址发掘出土的干尸随葬品中,除陶罐、木梳、骨勺外,还有用红柳枝穿成串的羊肉块。(注:新疆考古三十年[M].乌鲁木齐:新疆出版社.)从中原地区多处出土的汉代画像中,都可以看出当地人民食烤肉也相当普遍。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比重增大,畜牧业比重下降,烤肉在内地人民生活中逐日减少,烤肉方法、器具也多告失传。然而对维吾尔族来说,因其居住地基本上给他们提供了保持和传承这一传统饮食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烤肉才没有失传,留至今日。
烤肉早在高车“其产自标识,且阑纵在野,终无妄取”(注:魏书[C]卷一○三,高车传[A].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2308.)的部落组织时期,不管是在“持马酪,熟肉节解”的迎娶礼节中,还是在“埋羖羊,燃火,拔刀,女巫祝说”(注:魏书[C]卷一○三,高车传[A].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2308.)的天地葬俗中,都可见到,烤肉已是维吾尔族自有特色的饮食文化。
给我们提供有关丰富史料的还是问世于11世纪的穆罕默德·喀什噶尔著的《突厥语大词典》。
有关烤肉的词汇:“恩里齐”,似蒜的一种山草,用于烤肉的配料。(注:穆罕默德·喀什噶尔著,阿不都沙拉木等译.突厥语大词典[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新疆)第一卷,156.)“塔克里地”,为肉穿于枝上之意,(注:穆罕默德·喀什噶尔著,阿不都沙拉木等译.突厥语大词典[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新疆)第二卷,180.)即羊肉串。“碎古仑处”,意为烤肉。(注:穆罕默德·喀什噶尔著,阿不都沙拉木等译.突厥语大词典[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新疆)第三卷,333.)“库尔普莱及地”,烤羊羔肉了,即在地上挖了一个洞烤羊羔肉,(注:穆罕默德·喀什噶尔著,阿不都沙拉木等译.突厥语大词典[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新疆)第三卷,602.)也即烤全羊。
有关烤肉种类:羊肉串,用红柳枝穿上肉块,洒上盐水用火烤熟。随后,出现以皮芽孜、香菜、菲菜等作配料的掺和吃法。烤全羊,其方法是将地面挖一坑,把坑里用柴枝燃火烧热,烤整羊羔。
烤肉至今仍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烤肉种类更加繁多,除上述所讲到的几种之外,还有木碳烤肉、尖子肉烤肉、丸子馅烤肉、锅炒烤肉、锅贴烤肉、羊肠烤肉、羊肝烤肉、羊胸肉烤肉、羊排骨烤肉、炖闷烤肉、羊尾油烤肉、羊肾烤肉、呱拉鸡烤肉等等,使人留恋。
在维吾尔族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居住生态环境的变化,每个阶段形成了不同的饮食特点。饮食包括主食、副食、饮料和调味品。在漠北时期,从事游牧经济的铁勒、回纥,其主食为肉食,副食则是“稷、黍、麦、豆、麻”。在鄂尔浑、色楞格、土拉等河流域,都发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活动的遗址,在大多数废墟中,均发掘出用以碾磨粮米的磨盘。(注:中国通史简编[M].修订本,第三编第二册,520页,转引自刘志宵.维吾尔族历史[M]上编,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39.)
回鹘西迁后,在高昌回鹘王国境内生产的农作物种类增多,主要有小麦、粟、稻、大麦、豆类等。蔬菜则有胡萝卜、洋葱、韭菜、葱、蔓菁、芹菜、黄瓜等以及蒜、香菜(芫荽)、胡椒、孜然(小茴香)等调味品。汉文史料载高昌回鹘王国内“厥土良沃,麦一岁再熟”,主要系小麦和杂粮套种实现一年两熟。由于受往日游牧习俗的影响,定居的回鹘人虽离不开肉、奶,但在饮食结构上食五谷的分量越来越重,已趋于以面、粟为主食。
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谷物加工技术如脱谷壳、去麸皮、磨面等,然而普通庶民,通常仍把五谷直接煮成饮料或粥食用。将大麦或米用水煮烂,再将肉、洋葱、胡萝卜、芹菜、蒜、香菜掺和进去一起煮,这种饮食至今仍为维吾尔族所喜爱,称之为“肖克茹希”。维吾尔族传统节日“诺肉孜”节,家家熬煮诺肉孜饭,其饭就是用五谷颗粒与蔬菜熬煮而成。这不仅意味着维吾尔族从农的标志,也表现了农耕细作、来年五谷丰登的吉兆。
生态环境决定着人们的饮食结构。西迁定居的维吾尔族,其主食已是小麦、大米等五谷。米除一般做干饭、稀粥外,也与羊肉、胡萝卜、葡萄干、洋葱等混合焖炖,称之为“朴劳”,它成为主要的食品。“朴劳”不仅营养丰富,且种类各异:用甘甜瓜果与大米、胡萝卜、洋葱制作的叫“米外朴劳”(素抓饭);用蔬菜替代肉类而做的称“白特朴劳”(菜抓饭);在朴劳上倒酸奶、奶酪,称之为“克德克朴劳”(酸奶抓饭);最有名的叫“阿希曼塔”,即在“朴劳”上添放数个薄皮包子,用来招待最尊贵的客人。吃“朴劳”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净手抓食的习惯,故汉语称为“抓饭”。
面食主要是馕。烤馕在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已有悠久的历史,追溯源头,可以从维吾尔族祖先回纥算起,因烤制品是游牧民族的主要食品。在丘处机西行途经北庭东部一小城时,当地回鹘官员设宴款待,席中即有“大饼”,此即馕。《突厥语大词典》中馕称“艾特卖克”,(注:穆罕默德·喀什噶尔著.突厥语大词典[M](汉译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北京)第1卷,478.)所提到的馕的种类达18种,而今馕的品种少说也有21种以上。《突厥语大词典》中提到的馕的品种有:大如车轮薄如纸,手一接触便碎的“甫斯开奇馕”(注:穆罕默德·喀什噶尔著.突厥语大词典[M](汉译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北京)第1卷,478.);“雅拉奇·依哈馕”(注:穆罕默德·喀什噶尔著.突厥语大词典[M](汉译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北京)第3卷,22.),这种馕至今仍留传于阿克苏、库车一带;每个馕需要两斤面和制而成的,称之为“艾买克馕”;也有层层似云、薄薄如风的“尤哈馕”(注:穆罕默德·喀什噶尔著.突厥语大词典[M](汉译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北京)第3卷,24.),即至今仍成为维吾尔族人招待贵宾的“卡特勒玛馕”;也有小如油桃、烤制讲究的“曲热艾克馕”(注:穆罕默德·喀什噶尔著.突厥语大词典[M](汉译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北京)第3卷,331.),即今天作工精细、好吃又美观的“托哈奇馕”(托哈奇——油桃);还有将发面擀成饼状,埋在充满火星的干草灰或麦杆灰里烤制而成的“库麦齐馕”(注:穆罕默德·喀什噶尔著.突厥语大词典[M](汉译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北京)第1卷,478.),至今仍在农村、牧区居住的维吾尔族中保留其传统烤制技术。由此可见,琳琅满目的馕的品种历史悠久,从中也反映出不同加工技术。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宇丰]挖掘馆藏民俗文物的文化价值
下一条: ·[黄向春]畲族的凤凰崇拜及其渊源
   相关链接
·[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
·[程瑶]浅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贯通·[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遗保护
·地中海饮食文化·[万建中]民族交往与文化交融的历史演进——基于北京饮食文化的视角
·[黄桂秋 张雨桐]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保护发展对策·[徐新建 王明珂]饮食文化与族群边界
·[孙明璐]舌尖上的象征:当代影视饮食文化与民俗主义·[孟和套格套]社会民俗与生态环境变迁的个案研究
·中山大学第二届饮食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维吾尔族桑皮纸:一方水土,一方材料,一方文化,一方传承
·讲座║ 次仁央宗:分析地理环境对藏族饮食文化的影响——以西藏自治区的藏族为例·《维吾尔民歌精选》近日出版
·[吐孙阿依吐拉克]口头诗学视角下的维吾尔族达斯坦演唱传统·[王娜娜]人类学视野下的客家花灯研究
·[刘慧]基于记忆的饮食文化认同:以上海老饭店本帮菜烹饪技艺传承人为个案·[袁宣民]美味佳肴撩人醉——《饮食文化》介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