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首个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开馆。这是一个创举:建设博物馆集中保护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其实深深地扎在生活中。除了建博物馆保护和舞台展示之外,如何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呢?
建博物馆 “搭车”旅游
动态保护静态保护相结合
图们非遗馆展馆面积为1880平方米,分为两层10个展区,包括朝鲜族民间舞蹈、传统乐器制作技艺、传统音乐、传统文学故事、传统工艺以及朝鲜族民间体育和游戏、民族礼仪、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授、演讲区域等板块。目前,已有包括长鼓舞、鹤舞等在内的8大门类52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展馆。
展馆通过蜡像和民俗场景再现,让游客直观地了解朝鲜族文化传统。比如长鼓体验,用声呐震动的方式,按照电脑屏幕显示的步骤敲打,就能出相应的鼓曲。承担设计工作的延边科技大学城市研究所副所长元勇表示,这种文化体验方式,是每个展区极力打造的效果。
近年来,延边除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集中保护和展示外,还抢救、整理了一大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对一些重点项目如世界非遗项目“农乐舞”传承人和产承基地实施了跟踪保护制度,并考虑将其塑造为旅游项目。
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方面,吉林省松原市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方式。据松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阿汝汗介绍,到查干湖看冬捕,已成为松原市乃至吉林省旅游业的一个亮点。
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查干湖冬捕,富有塞北情调和马背民族遗风,堪称关东一绝。冰冻50厘米,渔民脚踏冰雪,凿冰捕鱼。冰下捕鱼单网曾刷新了原始捕捞方式单网捕鱼量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与这种劳作方式一并延续下来的查干湖祭祀仪式——“祭湖醒网”,更是古老,被称为“查干淖尔冬捕习俗”,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建博物馆是静态保护,纳入旅游观光项目则属于动态保护,但这还远远不够。吉林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王勇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要警惕一些地方将非遗作为赚钱的“招牌”。
保护好“原生态”
激活传承的内在动力
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吉林把学校作为基地,组织传承人进入校园传艺,在学生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松原市所有民族学校都开设了蒙古族马头琴课程;延边州汪清县百草沟镇中小学开设朝鲜族象帽舞特长班……
“首先要保持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和多样性,才能保护住它的价值性,并形成开发性和继承性。”吉林省文联副主席曹保明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常表现在某台节目、某种手艺、某个绝活上,但它的根其实是深深地扎在生活里。我们尤其要注意保护好这些遗产生成和存在的村落、节日、民俗活动、生活习俗,才能保护好这种遗产和由遗产形成的文化结构。
“拿朝鲜族农乐舞来说,其实它不但具有舞台意义,更具有深层的生活意义。”曹保明强调,它与地域有广泛的自然联系,并与人的生活、民族性格和精神情趣有更加具体的对接。“如果说农乐舞是一条活蹦乱跳充满生活色彩的金鲤鱼,那么这个地区人们的生活的日常习俗、节庆就是这条‘金鲤鱼’赖以生存的水。”
“建立博物馆并在舞台上保护遗产或搞旅游开发应该与保护生活中的遗产圈、遗产层、遗产点结合在一起。引导社会和群众走向博物馆和舞台的同时,也要引导人们走进人类世代所创造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结构中去。”曹保明建议要对那些村落自发举办的节日进行保护和扶持。
王勇说,为了维护和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生命,增进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地也正考虑在图们江流域建立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
文章来源:中新网-人民日报 2010年09月09日 07: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