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颜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构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其中包含着多种文化现象。颜色文化虽然表现在某一民族的生活,而每一种颜色所表现的审美意识和民俗文化现象又是不同的。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对维吾尔族心理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白、绿、红、黑四种颜色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颜色;维吾尔族;文化;民俗;心理
颜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领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颜色观,它是人类美化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包含着多种文化现象。颜色文化虽然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民族生活,而每一种颜色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以及民俗文化现象又是不同的。如维吾尔族生活中,白、绿、红、黑等四种颜色比较突出。维吾尔族生活中的每一种颜色是维吾尔族共同崇尚的,因为它与维吾尔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观、心理意识以及审美观有着直接的关系。
本文就维吾尔族对白、绿、红、黑四种颜色的一般看法及其所表现的民俗文化现象作一一论述。
一、白色
白色在维吾尔族心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由来与维吾尔族太阳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维吾尔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曾把多种自然现象作为上帝来崇拜,其中较为原始而突出的崇拜物就是太阳。因此,维吾尔人的祖先在每天早晨太阳出来以前起床,向着东方跳舞、唱歌,隆重地迎接太阳的升起。由于维吾尔人把太阳看成神圣的上帝来崇拜,所以在自己的所有活动中都表现了推崇太阳的习惯。于是产生了许多有关太阳的禁忌。比如大小便时不要向东方(或者向着太阳),不要用食指指太阳,吐痰不要向着太阳,特别是女人光着头不要见太阳……等。另外,在古时候,日食、月食时,人们从家中拿出来水桶、盆子之类的东西用劲乱打,大声吓唬叫唤企图将太阳围起来的妖魔鬼怪。这在维吾尔民间文学作品中也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在维吾尔民间文学作品中把漂亮的姑娘比作太阳、月亮的描写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描写的产生源渊也是崇拜太阳的习惯。维吾尔族对太阳的崇拜还表现在辩护自己,使人知道自己是好人时,就拿太阳作证发誓。比如有别人误解了的时候,或者被冤枉时就说“太阳在”,这话意思是:认为太阳高高悬在空中,它会看到一切。如果我干坏事太阳一定会看到,将来我一定会受到上帝——太阳的惩罚。
上述种种与“白色”有何关系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把话从太阳光说起。太阳光中具有七种颜色是个常识,人们最容易看到的,而且比较正确地感到的就是其中的“白色”的光。就是说白昼来临人们看到的是一片光芒。而当夜幕低垂时,人们便被无边无际的黑暗包围了。上述白和黑的轮回,在原始人类的眼里成了明显的对比,而对白色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根据这个推测我们可以说对“白色”的崇拜来自太阳神崇拜。维吾尔族在自己的历史上也曾信仰过拜火教(火教)和摩尼教等。这两种宗教的产生也与太阳崇拜有关。太阳发光、发热,火也亦然。至今维吾尔族推崇火的风俗还存在。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信念。比如,维吾尔人禁忌向火吐痰,认为倒灰处不能大小便。这些是推崇火的风俗遗迹。
这种信念的产生一方面是对太阳的崇拜,另一方面源自火对人类的益处,维吾尔族人认为,火是太阳的一小部分。另外人类发明火以前生吃食物,人类利用火以后懂得了熟吃的东西比生吃香得多,再说火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所有这些都是推崇火的种种原因。概括地说太阳与火在人们看来有着上述联系,根据上述看法,火的崇拜是对太阳崇拜的一部分,对“白色”的崇拜就是对太阳的崇拜。
这样一来,“白色”在维吾尔族的心里就成了纯洁、吉祥、善良和幸福的象征。这种象征性的风俗在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当中到处可见。即这种风俗习惯普遍存在于维吾尔民族生活的各个角落里。如给婴儿(不分男女)首先穿的是白布做的衣服,而且衣服下边不缝,衣服的白色标志着孩子从小就有好心的愿望;下边不缝反映父母希望孩子长寿的愿望;给婴儿穿白色衣裳也表示父母希望他们生活的路程象太阳一样明亮,前途光明,品质象太阳一样温暖,对人忠实、和气,懂礼貌、有道德。
维吾尔族人外出时,亲戚朋友们会献给他的一句送别语,说是:祝你“白路”——(白路“一路平安”的直意)。这句话很简短,但它包含的意义却是非常深刻的,用这句话,祝愿赶路者在路上安心行走,平安无事地达到目的地,把要做的一切事情做好,并能够平安无事地回到亲戚、朋友们之中。这与汉语中的“多保重、平安无事、一路平安、一路顺风”等词义相似。维吾尔人送人出门还用“上帝保佑”,但这句话远不如“祝你白路——祝你平安无事”之意。“祝白路”一词是将人的心里最完整、最忠实、最深刻的美好祝愿传达给对方。这种信念在民间文学作品里,特别是民间歌谣里的表现也很明显。可见,人们心目中“白色”的威望是多么崇高。
维吾尔族人在古时候把四方以颜色来划分,即:东方为白,西方为红、南方为绿、北方为黑。另外古时候的军队里,按照马的颜色来排列队伍,骑白马的军队当然是主力军,白马军队的战士是很严格地挑选出来的,他们的战斗性也很强,士兵们很勇敢,所以白马军队占有特殊地位。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