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高占福]中国20世纪伊斯兰教研究综述
  作者:高占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04 | 点击数:25014
 

 

内容提要:中国的伊斯兰教是近代中国除佛教、道教之外的又一传播广泛的宗教,本文专门论述伊斯兰教研究在中国20世纪前后的现况。
关键词:伊斯兰教;穆斯林;中国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发展、扎根,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从早期海外穆斯林信奉的外来宗教,到被中国10个穆斯林民族所接受信仰,其间经历了不平凡的历史过程。同样,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也伴随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逐渐形成为宗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这一过程最早由非穆斯林学者介绍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和穆斯林在华的活动开始,也有千余年的历史。其中20世纪的100年,是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最活跃、最富有创新、研究成果最丰富的100年。从这100年走过的学术研究之路来看,可分为前50年和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两个大的时期。但为了使人们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历史,对20世纪以前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研究状况作一简略的回顾与阐述,是有必要的。为此,本文所表达的内容主要为:一、20世纪以前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研究;二、20世纪前50年的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三、新中国成立后50年的中国伊斯兰教研究。
 
一、20世纪以前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研究
 
伊斯兰教自唐代由来华经商的国外穆斯林传进中国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这些外来的侨民人数少而且商人的流动性很大,在中国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随着外来穆斯林商人在中国的定居和与中国妇女发生婚姻关系,他们独特的生活与习俗渐渐引起国人的留意,加之中国政府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接触,个别中国人因特殊的原因到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在中国人笔下开始有了记载。唐代杜环的游记体著作《经行记》中,有记载关于伊斯兰教与阿拉伯社会情况的内容。他的这本游记,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用汉文记述伊斯兰教的文献。书中的内容代表了唐代中国人对伊斯兰教的了解与认识。北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中记有阿拉伯人在广州的经商活动、居住环境、生活习俗、社会交往、婚姻概况,以及蕃坊设置、蕃长产生和职责、蕃商称谓等,内容涉及广州穆斯林侨民的活动。南宋人赵汝适的《诸蕃志》卷下“志物”中记载有大食穆斯林在江浙一带的商业活动。南宋人岳珂的《桯史》中,涉及寓居中国的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南宋人周去非的《岭外代答》、郑所南的《心史》中也有关于伊斯兰教的记载。但这些由中国人所写的著述不具有研究的性质,多为见闻式的介绍,其内容与后来人们所了解的伊斯兰教也有较大的差距,文字表述多与佛教术语相连。如杜环把阿訇每星期五(主麻日)讲“瓦尔兹”(讲教义),称为“登高座为众说法”;郑所南把每天五次招唤穆斯林做礼拜时在唤醒楼上喊的“邦克”,记述为“登楼上,大声叫佛不绝”;岳珂也把清真寺视为“有堂焉,以祀名,如中国之佛,而实无像设”。这种以惊异的目光和陌生的感受记载伊斯兰教的内容,虽符合当时中国人对伊斯兰教的了解和认识水平,但描述是表面的、含混的,甚至是似是而非的,自然不能称其为研究成果。
自唐至元代,国外的一些旅行家在中国游历之后,写出了当时伊斯兰教在中国基本状况的著述。唐代来华的阿拉伯商人苏莱曼于公元880年最终撰成的《中国印度见闻录》(又名《苏莱曼游记》)中,多处反映了伊斯兰教在中国东南沿海各省的情况。书中记述了中国官方对伊斯兰教持宽容态度,不仅不干涉外籍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而且在他们比较集中的地区如广州,还授予了他们自行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力,从而使伊斯兰教在广州及其它地区得以广泛传播等内容。这部著作是外国旅行家最早涉及到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情况的记述,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中国史书记载中的不足,为中国伊斯兰教史和中西交通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元代来华的阿拉伯穆斯林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所著《游记》中,对伊斯兰教在中国各地的状况有更多的记述。书中写有中国各城市都有专供穆斯林居住的地区,区内有供举行聚礼用的清真大寺,并设有总管穆斯林事务的官员。书中对泉州、杭州、广州等东南沿海城市穆斯林生活的记述尤为详尽。甚至谈到可能是苏非修行者的年逾200岁的穆斯林老人的种种故事,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较早记载苏非修行者在中国境内修道的内容。公元1271年沿丝绸之路历时三年半来到中国,在中国政府中任职并生活17年,直到1292年才离开中国的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笔录的《马可波罗游记》(也叫《东方见闻录》)中,对中国各地穆斯林的活动与状况多有记述,特别是对河西走廊和西北回回穆斯林生活与宗教情况的记载尤为重要,弥补了以往史书中对这一地区穆斯林记载的不足。
元代中国人对伊斯兰教的认识和理解,主要表现在当时所撰的一些清真寺碑文中。这些碑文中对伊斯兰教“认主独一”和教义、尊行的理解,可以说和伊斯兰教的本意已无大的差异。如元至正八年(1348)所撰的定州(今河北定县)《重建礼拜寺记》对伊斯兰教的理解是:“其教专以事天为本而无像设”;穆斯林信奉的“安拉”是“造物之主不可以形迹求,若拟之像则类物,殆亦渎矣”;对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天命”,也有真实的描述:“拜天之礼,一日五行,斋戒之事,每岁一举”;进而对中国穆斯林礼拜时的朝向也作了精确的说明:“中国居西域之东,是教中拜者则咸西向焉。”至正十年(1350)撰的泉州《重修清净寺碑记》,对伊斯兰教信仰和教义的阐述更为翔实:“其教以万物本乎天,天一理,无可像,故事天至虔而无像设。每岁斋戒一月,更衣沐浴,居必易常处。日西拜天,净心诵经。经本天人所授,三十藏,计一百一十四部,凡六千六百六十六卷”。这些碑文的记载证明,元代中国人对伊斯兰教的认识水平,已远远超越唐宋时期。从研究角度引起注意的是,当时的一些清真寺碑文中,已开始把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说相联系,定州清真寺碑文中已有伊斯兰教与儒家“奉正朔、躬庸租、君臣之义无所异”的记载,同时代的其它碑文中也有所反映。这说明伊斯兰教在中国已广为传播,清真寺也不断在各地建立,与中国社会的交融在逐渐加深,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人对伊斯兰教的认识已有了新的提高,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开始向新的阶段迈进。
明代,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进入比较成熟的时期。一些曾去过海外的中国人著述中,如马欢的《瀛涯胜览》、费星的《星槎胜览》等,都对伊斯兰教和部分穆斯林国家有过详细而又符合事实的描述;明代清真寺的碑文中对伊斯兰教的反映更为深刻,而且普遍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如明历37年(1609年)泉州清净寺重修碑文中,概述了伊斯兰教的重要教义,清净寺兴建始末和该寺独特的建筑风格,并特别把伊斯兰教与儒佛两教作了比较说明之后,又指出了“教衰寺圯”的主客观原因。而自16世纪开始的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使更多的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教有了普遍的了解和认识。到了明末清初,随着一批回族学者“借儒文以阐经”,宏扬伊斯兰教学术文化活动的展开,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全面启动。它不同于以前各个时期一般意义的介绍了解,而是将伊斯兰教的思想体系,纳入中国人的认识范围之内,通过译、述、评,以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阐述伊斯兰教及其在中国的变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魏良弢]维吾尔族起源、形成和发展问题再思考
下一条: ·[李宁利]自梳女的“婚嫁”象征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
·[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
·[王硕]城乡交互视野下礼簿中随礼法则的延续与重建·[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
·[万水清 胡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茶馆发展路径选择·[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
·[任宽]中国叙事体系观照下当代虎故事的叙事形态研究·[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
·[彭绍辉]被忽略的环节·[马晓飞]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传统舞蹈的当代文化价值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