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刘亚虎]近十年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概况
  作者:刘亚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26 | 点击数:16317
 

  八、神话美学研究

  黄河、詹七一《云南民族神话中的美学意蕴》[38]从美学的角度研究神话。文章认为,民族神话是上古文化的口承性语言系统,其中混融着上古先民的意识、观念形态、生存经验及前理论形态的美学建构。作者在云南民族原始文化混融性的整体意义上,对云南民族神话中规范性的伦理意识及其仪式化的操作方式,做出了初步的审美发生学探讨。文中提出,神话包涵的与伦理价值相关的审美理想有两个方面:崇尚团结和睦,固执勤劳顽强;创世神话与祭天仪式之间的依存关系有以下特征:仪式是神话戏剧性的重演,仪式是神话传承的载体。

  贺·宝音巴图《论蒙古族神话〈天女之惠〉的多彩组合美》[39]指出,《天女之惠》是蒙古族杜尔伯特部落祖先神话之一,是神本主义文化向人本主义文化过渡时期的产物,其中神本主义文化因素开始趋于淡化,人本主义文化因素及主体地位、阳刚之气逐渐增强;在其多彩组合美之中,人本之美、人文之美、主体之美、阳刚之美占主导地位。

  九、专题研究

  这里提一下广西壮族布洛陀神话的研究。

  2002年6月26日,广西著名的壮族词作家古笛在田阳县采风时发现,百育镇六联村敢壮山一带的地形地貌、传统风俗与壮族经典《布洛陀经诗》所描述的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生活环境、生活情景等有很多吻合的地方,尤其是,敢壮山上有被称为“祖公庙”的与传说中的布洛陀相关的遗址,每年农历三月初七至初九,周围十多个县的十多万群众就要自发地汇集到敢壮山举行祭祀、唱颂布洛陀的活动;由此他提出,敢壮山一带是壮族始祖布洛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壮族的文化圣地和精神家园。此后,有关专家经过多方考察论证,认同了这一观点。

  布洛陀,是神话中的壮族的男性始祖,他与女性始祖姆六甲一起繁衍人类,创造万物。壮族人民还相传,敢壮山一带是他们最早活动的地方,布洛陀与姆六甲当年就是住在这座山上的洞里生了许多孩子。敢壮山最吸引人的是相关的祭祀娱乐节会。根据调查考证,敢壮山祭祀布洛陀的典礼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祭典的基础上形成敢壮山歌圩,所有参加歌圩的男女老少在对歌前都先到岩洞里祭拜布洛陀,唱布洛陀古歌。布洛陀古歌包括祭祀歌和创造歌,祭祀歌只由布麽及各村长老演唱;创造歌以布洛陀开天辟地造人造万物、造歌造爱情为内容,有开头歌、布洛陀和敢壮山来历歌、造天地万物歌、收尾歌,形式有独唱、男女对唱等。然后,再唱其他的歌。

  另外,在布洛陀神话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壮语叫“麽”的民间宗教。从教人员布麽把布洛陀奉为最高神、麽教的祖神,把布洛陀神话系统整理成《麽经》,以后,又吸收了道教的法事仪式等。各地《麽经》的中心内容均叙唱主神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以及教诲人们如何为人处世的故事。布麽通过各种法事仪式喃诵布洛陀经文,为民消灾解难、超度亡灵、赎魂驱鬼、纳吉求福。2004年,广西壮学界整理出版了《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共8卷,汇集了29种经典文本;出版了《布洛陀寻踪——广西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考察与研究》[40],收录了9篇论文。

  十、神话论著介绍

  与壮族布洛陀文化相似,纳西族东巴文化也同样博大精深,《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白庚胜《东巴神话研究》[41]是比较有影响的关于东巴文化的研究论著。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本体研究(包括神灵体系、神话的内容、形象、类型等),基本上理清了东巴神话的庞杂体系及历史积淀,还进行了大量的属于哲学(如“神话时间”和“神话空间”)和文化人类学范畴的研究以及比较研究。作者认为东巴文化具有独特的体系:二元论区别了虚实、阴阳、美丑、善恶、神鬼、男女、雌雄之间的对立统一,三界说使神灵鬼怪及人类各自获得凭身立命的空间,五方观对处于同一空间的超自然存在各加限定,这表明东巴神话已不是纳西族远古神话的原生形态,而是向哲学化大大迈进之后形成的次生形态。根据其起源、职能、形象、性质、处所空间不同,东巴神灵大致由旧神、新神、最新神三个系统构成,另外还存在一个称为“人”的系统。东巴神话经历了早期、中期、晚期三个发展阶段。早期神话与藏缅语族,尤其是其中的彝语支神话息息相通,中期神话大多受佛教化前的本教神话影响,与藏族及印度神话的亲近性随处可见,晚期神话带有向传说化故事化过渡的倾向,佛教与道教因素十分明显。这些论述,具体而微,颇多新见。

  白庚胜另一部论著《东巴神话象征论》[42]无论在我国象征人类学的学科建设方面,还是在深入研究和阐发古老的纳西文化方面,都有着一定的意义。作者广泛运用当代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从神龟、神山、神树、神石、眼睛、神海、色彩和桥信仰这八个涉及纳西族文化的重要方面入手,力求梳理其来源各异、纷繁复杂的象征表象,考辨其隐蔽的真实意义,使其系统化、序列化;从那些在族源上与之有渊源关系的藏族的文化,在地缘上与之毗邻的汉族的文化,以及在东方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古印度文化等的多层面比较中,剥离出哪些属于本民族原生的象征核心,哪些属于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从而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揭开了纳西族神话象征符号扑朔迷离的面纱,开掘出在纳西族特有的语音、语义、语音语义组合形式下的神话象征的神秘内涵。作者对纳西神话象征的研究,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既把不同来源、不同形态而又处于同一层面的材料聚拢来加以归纳和比较,挖掘出在东巴神话和纳西民俗中仅见的象征表象,并从民族心理的层次上加以深化,又与对仪式的动态考察相配合,深入象征表象的内部,窥见其原始观念的神秘性怎样衍化为象征的特定表象,是一种深层次的揭示。

  这些年出现的角度较新、分量较重的关于少数民族神话的论著还有农学冠《岭南神话解读》[43]、过伟《中国女神》[44]、邢莉《观音——神圣与世俗》[45]、万建中《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46]、黄任远《通古斯——满语族神话研究》[47]、吴晓东《苗族图腾与神话》[48]、叶舒宪《千面女神——性别神话的象征史》[49]。农著解读的岭南神话类型包括盘古、盘瓠、姆洛甲、密洛陀、日月、雷神、卵生等。作者力图用现代的学识观照岭南地区各民族神话的生存状态,考察它自身与生俱来的特征,考察此文化与彼文化的异同,追溯造成这种异同的历史背景与生活环境,以揭示岭南神话的真谛。过著论述了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的原始女神、上古女神、民间女神、道教女神和佛教女神概貌,涵盖了1000个女神的神话及其信仰风俗,具有女神研究、女神题材的文艺创作等多方面的信息量。作者搜集资料10余年,撰写书稿4年多,在扎实的资料基础上对中国女神的特色做了探索,对中西女神的异同做了比较。邢著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中国百姓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观音信仰做了全面的研究,探究了观音的由来及其在中国本土落地生根的过程,探求了观音信仰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密切关系及其在民俗方面的诸种表现,也总结了观音信仰在民俗文化史上的地位。叶著则在全球视野上对世界女神文化做全景式的审视,其中包括中国多民族的女神文化,从当代具有国际性的女神文化复兴背景上,提示了性别神话研究的巨大潜力,以及神话作为文化资本的符号的再造功能视觉表达策略。资料丰富、广采深究是以上论著的共同特点,其中叶著采用的“原型图像学”(又称比较图像学)方法,以600幅彩图的视觉符号展开古与今、中与西的对比,给那种只从书面文献研究神话的积习带来一定的冲击。

  万建中《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是作者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民间的口头文本外部形态的概述,而是选择了十种禁忌主题进行个案解析,深入到禁忌主题内部,挖掘其深层的文化底蕴、形成的根源及发展的脉络,其中许多阐述比较精彩,许多见解不乏独到之处。黄任远《通古斯——满语族神话研究》、吴晓东《苗族图腾与神话》对各自的领域做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一些章节以论文的形式发表,部分前面已作介绍。

  刘亚虎《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50]神话部分从民族文学关系的角度对神话做了研究,涉及《山海经》、《诗经》、楚辞、《庄子》等古籍和射日、洪水、伏羲、廪君、盘瓠、盘古、九隆、竹王等神话类型。这样着眼于民族关系与文化互动的研究预示着中国神话学的一个重要学术生长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薛洁]1996-1997民间传说、故事研究概述
下一条: ·[翟清菊 胡悦晗]当代中国社会中的“礼物”及“随礼”行为研究述评——基于社会学与人类学双重视角的考察
   相关链接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王宪昭]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学术史探微——以《民族文学研究》为视角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数据库建设”开题报告会综述·[胡阳全]近年国内白族研究概述
·[胡阳全]近十年国内傣族研究·[鄂崇荣]近十年来土族研究综述
·[马亚萍 王琳]改革开放以来撒拉族研究概述(1978—2001年)·[陶立璠]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体系和分类
·[弗里]口头程式理论:口头传统研究概述·[王焰安]20世纪上半叶广东客家民间文学研究概述
·[陈志勤]近20年来日本民间文学研究概述·中国少数民族神话选·前言
·[陶立璠]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传播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概述
·[施爱东]2006年传说故事研究概述·[陈岗龙]1996—1997史诗研究概述
·[薛洁]1996-1997民间传说、故事研究概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