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曾代伟]独特的“巴楚民族文化圈”
  作者:曾代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23 | 点击数:8406
 
 
巴楚文化圈各民族共同的祖源传说和图腾崇拜:盘瓠
 
盘瓠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创造的珍贵民族文化遗产。巴楚文化圈正是“南蛮”诸族共同祖源盘瓠传说和盘瓠图腾崇拜的发祥地。在《搜神记》、《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风俗通义》等古籍中就有盘瓠神话记载。这些神话传说透露的信息还表明,盘瓠蛮部族与巴蛮部族有着同源的关系。《史记,苏秦传》唐人张守节注云:“楚黔中郡,其故城在辰州西二十里,皆盘瓠之后也”;《九国志:楚志,彭师嵩传》:五代时湘两地区“其蛮有六种,盘氏为大,即盘瓠之种也”;《太平寰宇记》卷一七八:“长沙、黔中、五溪蛮皆盘瓠”;宋人朱辅《溪蛮丛笑》序:“五溪盘瓠之蛮。皆盘瓠种也,聚落区分,名亦随异,沅其故壤”,等等。
有关盘瓠的神话传说故事至今仍在苗族、瑶族、土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以盘瓠作为他们的始祖或古老的图腾(犬)崇拜。如苗族神话卉歌中有《盘古歌》、《盘古王制天地》、《盘王》等。各地有众多盘瓠文化遗迹与事象遗存,如盘瓠洞、盘瓠山、盘瓠墓、盘瓠庙、盘瓠祠等。这些文化遗产,既有反映心理方面的,又有行为方面的:既有反映精神上的,又有物态化的。
值得提及的是盘瓠文化对华夏族的影响。华夏族将本为某一民族起源之推原神话,演绎为天地开辟之推原神话。盘瓠也音转为盘古,成为给人带来光明和幸福的盘古王。南朝时,梁人任防在《述异记》中把盘瓠氏推崇为“天地万物之祖”。
 
巴楚文化圈各民族文化演变的趋同性
 
趋同”本为生物学概念,其实世间诸多事物的演化都存在趋同的现象。文化趋同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大量的田野调查实例显示,少数民数文化趋同性演变,呈现出文化趋同与文化多元并存的趋势。这一趋势涉及范围广泛,包罗了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祭礼仪式、神话传说、农耕起源、巫术占卜、婚嫁、习俗、神像器皿等重要的文化模式。
巴楚民族文化圈各民族世代保持着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相互接触、交往和融合的混居格局,为各民族文化趋同性演变创造了内在条件。就外在条件而言,巴楚民族文化圈位于中国腹地的地域特点,使其与周边华夏族紧密相连,交流频繁。经过长期的多向交融,致使该地区民族文化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其民族色彩相对淡薄,凸现各民族文化的趋同性特征。尤其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这种表层结构上的趋同远比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这种深层结构上的趋同深刻。本区域各民族目前的通用语言,是以汉语四川方言为主体的西南宫话。
民族文化趋同性演变的直接后果,是各民族文化“个性”的淡化。但换个角度看,从历史文化的视野观察,民族文化“个性”的淡化只是表面现象。作为巴楚民族文化圈的主体,土家族、苗族、瑶族毕竟都作为单一的民族延续至今,并得到了国家的承认。而且,在这里仍然蕴涵着丰厚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积淀。各民族文化仍然固守自己的领地,其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要深入土家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考察,不难发现这里在外部文化浸润下顽强生存的文化适应方式。“汉文化的历史整合作用,以及土家族文化的变异与适应,事实上已成为最引人关注的区域性民族文化现象。”正是这种文化趋同与文化多元的和谐并存,才使古老的巴楚民族文化圈显示出迷人的魅力。
(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24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国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董丛林]从“竹枝词”看清末京都风情
下一条: ·[黄景春]神话、仙话与“五行"观念:火浣布的叙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