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苏州地区的农业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并形成了富有典型意义的特色。探讨这些特色,对于总结古代农业经济的丰富内涵,考察江南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都是较有意义的。
一、
以农业为主的综合型产业结构,是清前期苏州农业经济结构上的特色。
苏州人多田少,据统计,乾隆年间苏州府人均耕地仅为2亩左右①。人田矛盾如此突出,每年上交的赋税又居全国首位,因此仅凭土地种植或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是无法养活日益增多的人口和交纳繁重的赋税的。苏州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暖,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农民在业农之外,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力,发挥各种优势,兼营多种副业、手工业,形成农副工兼营的综合型产业结构。
就苏州一府的情形而言,地方文献称农民“耕渔之外,男妇并工捆屦、擗麻、织布、采石、造器。梓人、甓工、垩石工,终年佣外境”,典型地描写了农民终岁勤劳、农副工各业兼营的特色。再如府属吴县,“饶地产,山有松薪,圃有果实,条桑育蚕。
四五月间,乡村成市,故赋税易完”①。如吴江、震泽一带,同明代一样,农民仍然在业农之外,“或捕鱼、采薪、埏埴、担荷,不肯少休”②。如常熟,农家“田事少暇,男则捕鱼灌园,女则擗绩纺织”③。吴县的唯亭镇,“四隅之民,工商佃农外各习手艺,东隅业织夏布,东南隅业毛毯,南隅业织蒲蒌,西南隅业织芦席,西北隅业织纱,间有业毛毯、编帘切纸者”④,可谓家家兼业,各具特色。
苏州各地众业兼营的情形,除了粮食作物外,大体上在沿江沙地和地形高昂的常熟、昭文、嘉定、昆山和镇洋的大部分地区,以种植棉花、纺纱织布为主。每到秋冬,村镇之间,家纺户织,机声轧轧,闻名海内的各色布匹捆载远销到全国各地。在沿太湖地区和毗邻浙江嘉兴和湖州府的吴江、震泽的不少地方,以种桑养蚕、缫丝织绸为主。在四周乡村缫丝织绸基础上兴盛起来的盛泽、震泽等市镇,是江南著名的丝绸重镇,远商巨贾,蜂攒蚁聚,丝绸交易量十分可观。在属于吴县的太湖中洞庭东西山,以蚕桑、水果、花木种植为主。在太湖、淀山湖、阳澄湖、白蚬江、陈湖和其他水网地区,以渔业为主, “或以簖,或以网,或用叉,凡河豚鳗蟹之属,四时不绝”,⑤“小民赖以资生”⑥。在苏州城郊,以花木蔬果为主。在长洲县的浒墅镇、吴县唯亭镇,农民又多种植席草,编织草席。吴县的木渎、横金等地,又以烧造白酒闻名。乾隆初年木渎一镇二千余家,比户烧酒,年产数百万斛米烧,远销南方数省.道光年间的横金乡,有“横一万”之谣,以形容日出烧酒一万斤①.苏州近郊香山以小木作、陆墓以窑作闻名。
苏州农民正是依靠当地的各种地理优势,通过辛勤的劳动,赡养家室,供纳赋税,维持简单再生产,使苏州经济走在全国前列。诚如当地文献所言:“谋生之方不专仰于田亩,以故即遇俭岁,犹守庐墓保妻子,不轻去其乡也。”②由此可见,清代前期苏州农村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其他副业、手工业的综合型产业结构,不但体现了当地农民谋生的路子较为宽广,而且反映了它是适应当时当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在这种产业结构下,个体小农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对人力、物力精打细算,对家庭劳力作适当分工,使男女老幼各得其所;可以在时间安排上忙闲不空,早晚兼用,手工业原料又基本是自给的,可以节约成本,节省人力和时间,获得较高收益,这种结构使小农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小农经济因而经久不衰。
二、
精耕细作的程度更为提高,是康乾时期苏州农业生产方面的一大特色。苏州人稠田窄,号称寸金地,可耕地有限,人们多注重的是精耕细作,挖掘地力。
在土地的利用上,人们千方百计把山地、草坡、河荒、滩涂,改造成圩田、梯田、湖田、沙田等。如吴县光福一带,“凡山之无磊石者,濒湖之可筑岸者,悉皆耕种”,菱塘岸、永安塘、西华塘,都筑堤为田,而元墓山、穹窿山,除石削壁,自下而上,筑成梯田①。
在土地的田间管理上,老农说,“种田先做岸,种地先做沟”,这是经验之谈。“盖高乡不稔,无沟故也;低乡不稔,无岸故也,是池塘为高乡之急务。大约有田百亩,必辟十亩之塘以蓄水而防旱。堤岸为低乡之急务,大约有田百亩,必筑三尺之圩以泄水而防潦”。②这些有关蓄水防旱、泄水防潦的理论和经验之谈抓住了水乡苏州田地管理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国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