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爱情不是七夕的全部意义:七夕,我们歌颂什么?
  作者:骆燕玲 齐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6 | 点击数:12168
 

  3问:外来文化对传统节日的影响如何评价?传统节日该不该有所丰富和创新?创新的来源和尺度在哪儿?以七夕节为例,守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与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能够统一吗?

  孙健君: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西方强势文化对世界各地文化产生冲击。国外的东西对我们影响很多,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很严重的摧残,想让它一下子恢复,谁也没有这种良方。守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与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这个不要去讲什么统一,每个社会不断发展,新的东西不断注入。但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深入以后,就像我们读了很多诗,读了现代诗、朦胧诗、十四行诗,再去看古典诗词,会发现还是我们这种唐诗宋词太好了,真是千古绝唱。

  过去过七夕从来没有组织,也没有人强加他们,是发自他们内心的。老百姓想怎么过这个节日是老百姓的事情,但我们要正面宣传七夕,正面理解它。告诉大家七夕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过的,它的文化意义在哪,相信大家能够理解。传统文化要有尊严,自己要尊重自己的文化。

  萧放: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外来文化是不可避免的,这增加了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这只是补充丰富,不是我们的主体。我们的主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那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血脉所在,是我们价值观念寄托的地方。当然我们顾本,但并不排斥外来的一些文化,因为社会有多元的需要。

  我认为传统节日要不断调整,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不断自我创新自我发展。它的基本内涵会比较稳定,但形式、方向会不断根据人们的需要自动调整节日的内容,所以七夕的变化也可以理解。就尺度来讲,人民群众认为是怎样就是怎样,不要专家说也不要政府说,要人民自己来说,他们自己做选择,这需要一个选择的过程。以七夕节为例,守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与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可以统一。比如男女相会的美丽传说可以变成当今社会伦理的加强,青年男女如果平常接触不多,没机会谈恋爱,不妨作为一个爱情节,作为一个相会的日子,作为社会和谐的方式。

  李松:我们当然不能静止僵化地看待传统文化,它一定是动态的变迁的借鉴的。我们对外来文化要借鉴,但不能借鉴得找不到自己。七夕是传统的接续,不再是直接传承了,因为它的一部分内容已经淡化了,但在爱情方面,我们还可以进行很多有意义的解读。中国人对爱情是很有见地的。我们为什么要叫做情人节,我们就叫七夕,我们就很含蓄怎么了?

  至于怎么过七夕,首先,我愿意每年采取一些实际行动去纪念它,强化它,不仅强化自己,还要影响周边的人,把心得和感想与大家共享,看下七夕能做些什么事情。我相信创造力来自于每个人的生活。其二,节日都是共享的,不是一个人关上门过七夕。如果大家都觉得节日应该一起干件很愉快的事情,我想七夕节就很了不起了。

  

  4问:近年来,各地举办七夕活动热情高涨,不只是商家,许多媒体也围绕七夕争先举办相亲等娱乐节目。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孙健君:商家利用七夕作为发财的机会,却根本不了解文化产品跟普通产品是不一样的。媒体和商家是两回事,媒体比商家有思想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正确认识,不是附庸那些浅薄的认识和思想。作为学术分子只能坚持自己的学术立场学术观点。大众想法和学术观点不是完全一致的。媒体主要是一个导向,把专家的认识传给社会。

  萧放:这些活动对七夕来说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七夕节日知名度。如果没有传媒和商家,七夕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一定意义上,七夕的生命力就在于好多人对它关注。另一方面,它可能会把七夕的一些传统要素抽空,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功利的诉求,会削弱它一些传统的文化内涵,只是强调其中一些比较新奇的元素,利用七夕达到一个商业目的。商家和传媒不应该过度利用七夕这个资源,创新不能太离谱,应该想想怎样掌握好“度”,滥用只能适得其反。

  李松:七夕这天去相亲,在文化转型中有它的具体意义,给现在的关系更增加一种浪漫色彩和道德规范。但是我反对媒体和商家把七夕节做成一种商业过程,反对把七夕节炒作成一个黄金节。我觉得节日更多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时间,节日从来不应该是一个商业机会。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08月10日08:3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原生态”引起的一场论战:传统是什么?
下一条: ·笔谈:“现代性与民间文学”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
·[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