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社会文化史:史学研究的又一新路径
  作者:危兆盖 刘志琴 梁景和 李长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8 | 点击数:12617
 

  五、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特色何在?

  主持人:社会文化史兴起20年来,是否已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表现在哪里?

  李长莉: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微观史与深度描述的趋向。在联系观点的观照下,就某一微观事象从多维联系中深入分析其各种因素的关联性、互动关系及多层意涵,以求见微知著,揭示此一事象所反映的社会文化丰富意涵。二是以记述叙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趋向。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对象以人的活动为重心,因而要对人的活动进行具体、生动的描述,故主要采用叙事形式。文化分析的视角又要求意义的阐释,因而在叙事中有理论分析及意义阐释隐含或穿插其间,使得生动的叙事中有一定的意义内涵。这两个趋向使得社会文化史形成了一些学科优势,积聚了较强的生命力,有利于其进一步发展。

  梁景和:社会文化史有自己的特色是没有疑问的,问题是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恐怕就见仁见智了。我认为以下两点是很明显的:其一,社会文化史萌发的本土性特征。中国社会文化史是中国史学自身发展逻辑的产物,是中国文化史、社会史、社会文化史发展链条上的一环。改革开放的大势,催发了文化史的复兴;改革开放的深入,迎来了社会史的兴盛。文化史研究偏重于精神层面,即关注思想观念、社会意识等问题;社会史研究偏重于社会层面,即关注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等问题;而社会文化史研究则关注两者的共生共荣。很多文化观念问题反映在社会生活等社会问题的层面上,很多社会问题与文化观念问题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社会文化史就应运而生了。因此,中国社会文化史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萌生就是中国史学自身发展逻辑的产物,很多研究者都是顺着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而走向社会文化史领域的,体现了中国史学自身发展逻辑的本土性特征。其二,理论探索的自觉。中国学者先后撰文探讨了社会文化史的理论问题,90年代初就有很多学者积极参加了社会文化史的理论探讨,如对建立社会文化史学科的意义、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方法等问题都在探讨之列。新世纪初,仍然有一批学者关注并参与了社会文化史的理论探索,分别就社会文化史研究是价值判断还是事实陈述、如何从社会日常生活中折射出观念的变化、社会文化史是一种独特的研究视角还是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重心在哪里、社会文化史研究能否起到改进思想史的作用、中国学者能否建立自己的解释系统、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问题和方向何在等理论问题和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这些讨论虽然还只是一般学术观念的陈述和探讨,还不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但这些自觉的理论思考所呈现出来的学术见解对打开社会文化史的视野和规范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无疑意义重大。

  六、社会文化史的发展前景

  主持人:从学科发展的前景看,目前的社会文化史研究还存在哪些问题?能否预瞻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近期趋向或远景目标?

  李长莉:社会文化史是一门正在生成的学科,的确存在着一些缺陷和有待改进的问题。一是碎片化。在具体而微的研究取向中,一些论题过于细小琐碎,同时又缺乏多维联系观点及深层意义阐释,由此造成论题成为缺乏联系、意义微弱的零星碎片,因而矮化了史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二是平面化。一些研究在采用具体描述的叙事形式时,只停留在平面化记述,而缺乏理论分析和深层意义的阐释,成为浅薄、表面化的单纯叙事,使史学研究失去了深度和灵魂。三是理论与内容“两张皮”现象。一些研究者在借鉴社会科学理论和概念工具时,对外来理论与本土经验的隔阂、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缺乏足够的自觉与警惕,未能根据研究内容进行选择、改造、活用、伸展,使之融会贯通而生成自己的理论解释,而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移植、套用,理论与内容相脱节,因而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四是片面价值论。传统史学研究范式是价值一元论,只承认主流价值的合理性,不承认少数人或其他立场所持价值的相对合理性。社会文化史则眼睛向下,从多维度、多层面的视角,在主流价值之外注意其他价值的相对合理性,因而倾向于承认主流价值主导下的价值多元立场。从社会文化史的观点看,正是由于多元价值的存在,才导致了社会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博弈,也因而保持着社会变革的内在张力。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者由此滑向“价值相对主义”或“去价值论”的立场,或认为一切价值意义均等,或认为无需作任何价值判断;有的则走向“片面价值论”,对一些只是代表少数边缘人群的边缘性、片面性的价值取向加以抬高或夸大,甚至用以替代主流价值,以偏概全。

  刘志琴:展望社会文化史未来的发展,我以为会有以下一些研究趋势或进路:第一,时代课题将促进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的扩展、深化与多样化。当今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社会治理”与“文化重建”两大课题,正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中心问题,社会文化史研究应当为此提供更多的本土经验与历史启迪。这种时代课题的挑战与相关性,会促进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扩展与深化,特别是与这两大课题相关的论题会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同时,史料数据化与网络化将为社会文化史学者利用海量史料,特别是民间史料、图文史料等提供便利。社会文化史贴近时代、贴近民众、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内容特点,生动叙事、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将使其成果更受知识大众欢迎。因而,社会文化史研究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二,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目标,是基于本土经验建构社会文化发展的本土理论。社会文化史的研究重心在民间社会,关注民间社会与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由于立足于本土深厚的民间社会文化历史土壤之中,因而更有条件深入探索本土经验,建立适于研究本土社会文化的理论概念与学术谱系,以寻求本土历史的理论阐释,进而提出针对本土社会文化发展的一般理论,参与时代的知识进步与理论创新。第三,社会文化交叉视角与综合研究的趋向。社会文化史二十余年的研究实践表明,这种新的学科交叉视角使我们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够从多层面、多维度审视,其研究成果使得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推向了一些更纵深、更多面、更精细的领域,这一趋向还会进一步扩展。同时,研究者还会更加注重用总体性、联系性、多层面、网络化的观点进行研究,以避免“碎片化”的偏颇。

  梁景和:我想谈一下与此相关的问题。第一,要建立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学术重镇。有条件的学术单位或学术团体可以明确把社会文化史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和主攻方向,集中从事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工作。第二,抓基本社会生活内容和独特社会生活内容的研究。社会生活的内容极其广泛,既包括基本的社会生活内容,也包括独特的社会生活内容,还包括更多的处于中间地带的社会生活内容。虽然这几类社会生活内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不能截然分开,但各自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基本的社会生活内容主要包括人类所共有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两性伦理、生老病死等基本的生活。这是维持生命和延续生命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最基本的生命历程,是任何时代,任何个人都很难回避的生活内容,所以我们说它是基本的社会生活内容。研究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一个地域或一个群体的基本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我们会理解和认识社会政治经济、思想观念、风土人情的缓慢或急速变迁,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那个时代和那段历史,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迪和生活的智慧。独特的社会生活内容主要指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域,某些群体或一个群体独特的生活及其生活的变化。研究这样的社会生活,无疑也能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那个时代和那段历史,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迪和生活的智慧。所以我们强调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要注重研究基本社会生活内容和独特社会生活内容。第三,运用多学科的视角研究社会文化史。学科的划分是人为的,它有助于使知识更加系统和深化,但学科的划分不是目的,学科之间不应当存在彼此隔绝的壁垒。只要能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科之间的互动和交融是必要的。研究社会文化史可以把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视为史料,可以借鉴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体悟历史学与多学科共同的思维方式和思考的共同问题,这是多学科对话的基础,我们将从这种互融的对话中深刻、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社会文化问题。第四,注重改革开放时代以来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搞历史,一般有一种惯常想法,觉得研究的问题应当远一点,这样尘埃落定后,可以看得更清楚,这话有道理。搞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军事史都有这样的问题,若档案不能解密,搞起来有困难。社会文化史稍有不同,它研究的是社会生活,是大众文化,是生活观念。这些问题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它的史料来源极为宽广。时间离得近,感受得真切,更易有自身的体悟、自身的把握。有些问题可以直接观察、调查和交流,这种直观的感受带来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升后的理性认识更科学、实际和靠近真实。改革开放30年社会生活、社会观念的变迁比上下五千年任何一段时期都更快速更显著。研究改革开放时代的社会文化史将会浮现出更多社会与人生的真谛,故可为之。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广网-《光明日报》 2010-08-17 16:1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一个流动的有生命的“史诗传统”
下一条: ·“原生态”引起的一场论战:传统是什么?
   相关链接
·[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
·[邹元江]昆剧“传”字辈口述史的当代意义 ·杨利慧:抢救性建设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库
·《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天津发布·[孔军]个人叙事、集体叙事与知识生产
·[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侯儒]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家族式传承口述史研究
·[中村贵]探究普通人日常生活及其背后的心意·非遗学术大家口述史项目启动
·[杨建华]日常生活:中国村落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运河记忆:在嘉兴船民的口述史中,寻找对民间生活的敬意
·民间文化保护注重细节追问·[中村贵]关于口述史在现代民俗学应用中的思考
·[中村贵]现代民俗学研究中口述史方法的目的与意义·[梁聪聪]公共食堂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