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刘建芝]当代文化建设的困难和可能性
  作者:刘健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3 | 点击数:7882
 


  我们做文化研究的,强调怎么理解我们的历史与处境时,不是从抽象的讲究整全、一致性、合理性的思维来看,而是聚焦于现实的矛盾与张力、偶然与不连续的变化。这是阅读历史、反思现状的基本方法。

  我们讨论现实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弱肉强食”,譬如说,要承认现在世界的体系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我想指出,承认这是主流的逻辑,不等于被动地接受它、参与它、甚至强化它,不等于假设要生存只能吃其他动物的肉;假设我们的文化就是吃肉的文化,而不是吃草的文化;假设我们是虎豹,而不是牛羊;假设牛羊要不被吃掉,只能把自己变成吃肉动物。牛本来是吃草的,现代农场养牛人在饲料里加入牛肉,牛就变成疯牛了。今天的主流文化逻辑,似乎毫不犹豫地彰显弱肉强食,崇拜成功人士是强者;强者的胃无限大,大小通吃,恨不得变成肉食性恐龙,却没意识到恐龙在大口吞噬一切的同时,也在毁灭自己生存的条件,在自掘坟墓。越是把“弱肉强食”这个词说成是不可变的规律,越是要把自己看成是强者而不是弱者,就越是看不到当今世界上大部分的动物还是吃草的动物。

  有一种批判的说法,说主流历史叙事是帝王将相的历史,但历史应该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尽管这个说法未能从主流的框架彻底解放出来,仍沿用主流的一些标准和视角,诸如以人为中心、城市为中心,认同现代/传统等二分法,追求界定现代化的价值和标准等,但是,这个说法至少表达了站在庶民位置对不公义的唾弃、对强势者的蔑视、对平等社会的渴求。

  今天这种成王败寇的主流历史叙述和文化价值观,固然跟大众传媒的熏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构成了百年以来对现代化发展的追求的核心价值。今天沸沸扬扬地大谈“大国崛起”的民族自尊,是与清末民初愧为“睡狮”、“病夫”的民族自卑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中国不仅败于船坚炮利的西方军力,也败于文化伦理,几乎全盘接受以“发达/欠发达”、“进步/落后”的发展标尺为唯一的尺度来衡量文明水平,这种关于强/弱的历史叙述,成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支柱价值。尽管也有谈“中学为体”,尽管有五千年文化,但这些都敌不过作为“用”的西学;功能上的“用”,也就顺理成章地发展为“工具理性”的霸权,凌驾一切价值了。

  尽管有五十年代的万隆会议、第三世界理论,尽管有与国际战略分不开的对所谓亚非拉的关注与结盟,但在“中国崛起”勇猛地追赶英美发达国家的大路上,主流历史叙述中,只见北美、西欧、日本作为中国的目标参照,其余国家是作为中国的竞争对手或原料/市场的提供者,才进入主流视野。百年强国梦,至今几乎圆梦了,可是,被排除于文化主流视野之外的,不仅是贫穷的亚非拉,也是贫穷的乡土中国、边缘的弱势社群。

  于是,“全球化”这个词,对主流叙述来说,是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在全球化的大流里的角逐、并吞、输赢,是对欧美生活方式与审美价值的拥抱——奢华名牌、别墅庭园、汽车时装……反正,富者强者的现代化,即使不能为所有人实际消费,也可在主流电视、好莱坞电影、时尚生活杂志上,被普遍欲求,成为个人自尊、社会地位的标志。电影《二嫫》里面, 二嫫买了一瓶面霜,一次性涂在背上;她拥有全村最大的电视机,只能放在睡炕上。《一个都不能少》里,仅有的钱要买一瓶可口可乐一人一口如珍如宝地品尝。更不用说,到巴黎的旅行团如何购买香水时装,到香港特区的自由行旅客如何出入莎莎化妆品店了。

  在崛起的中国巨大威猛的形象中,很难看到阴影之中的全球化的事实。举例来说,联合国粮农组织每年都公布全球的贫穷数字——每年有一千万儿童死亡,即每天三万儿童死亡,其中一半的直接死因是营养不良。作为一个资讯,这个数字也会在主流媒体上出现,但不会引起任何震惊。这就应引起我们深刻思考了。为什么在二○○一年九月十一日那天,会有著名学者大声疾呼“今夜我是美国人”,全情倾注于美国的“创伤”,为死去的三千多人难过,却从来没有人喊“今朝我是拉美人”、“今夕我是非洲人”?我不能眼见每天死去几万儿童而无动于衷,我拒绝接受这个现象,以及造成这个现象的不公社会关系。

  如果要谈文化重建,我们可以问,作为知识人,我们是否只能看到一种全球化——成功者、强势者的全球化?是怎样的视野、逻辑,让我们只能这样把复杂的全球化约化为一种视野,自觉不自觉地立足在中心的最高点上,从上而下俯瞰,所以只能看到巨型耀眼的建筑,看不到阴暗处的现实?

  针对这种从上而下、从高到低的视野,我曾经努力提出不一样的选择。我和香港岭南大学的同事联合内地的学者编了一套“文化与社会另类译丛”,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例如其中一本《庶民研究》,是介绍印度一批另类历史学家怎么有意识地从底层的角度重读历史、书写不一样的历史。这种历史因为没有权势、强势、资源来整合连贯的叙述,肯定是支离破碎的,但在这种支离破碎的历史里面,我们用不同的眼光,可以读出民众的、底层的状况、思维。斯皮瓦克说“庶民不能言说”,主要是因为人们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于是觉得他们胡言乱语。能读懂庶民的言说,是文化重建的重要工作。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读书》2010年第8期

上一条: ·[李淑娟]评《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
下一条: ·汉唐信仰研究的新视角
   相关链接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邵凤丽]在场、认同与规训:网络技术在当代家族文化重建中的作用
·[杨念群]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重建”?·文化重建:影像的承担与使命
·传承文明 精神永在——四川灾后一周年文化重建述评·[钱理群]屯堡文化研究与乡村文化重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