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孙庆忠]农业文化的生态属性与乡土社会的文化格局
  作者:孙庆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1 | 点击数:17347
 

 

人类从依赖自然界的食物来源为生,到主动利用自然界资源来创造粮食为生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的、影响巨大的、基本性的巨变,被称为“新石器时代革命”或“第一次革命”。(1)(P41)具体而言,农业的发明与若干野兽的豢养,使人们逐渐定居下来并进而形成村落。①这些早期中华文明的文化元素是周代大力提倡农业,以发展耕田和畜牧为主要功绩的前提。自西周开始,以农立国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正得益于此,农业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华农耕文明的底色。
 
一、自然周期与农业生产制度的生成
 
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决定了生产活动的时序安排,也是中国人岁时观念形成的依据。据考证,岁时的起源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岁”在甲骨文中已出现,其字形像一把石斧,是一种收获农作物的工具,当时是一年一熟制。收获之后,人们要杀牲祭神,“岁”成为一种祭祀名称。这种一年一度的祭祀庆祝活动,将自然时间分成了不同的时间段落。因此,岁收之“岁”与岁祭之“岁”就逐渐成为特定的时间段落标记,岁也就转变为年岁之岁。与之相关的“年”,同样起源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年,谷熟也。”(《说文》)其内在的含义依然是以作物生长、成熟为时间段落的标志。“时”在甲骨文中也已出现。在上古时期,作为节候之“时”的划分只有春、秋二时。从谋生活动看,人们在采集与农作经济的生活形态下,产生一年两季的时节划分,春、秋的古字形义都与植物或农作物相关,植物的春生秋杀,农作物的春种秋收,强化了人们的时间和季节观念。由此可见,通过空间的物候变化,把握时间的自然流动,是上古岁时发生的重要途径。(3)(P2—5)至春秋战国时代,我国的历法趋于完善,四时八节、岁元、朔、望等逐步确定。由于节气的准确与否与农业的成败、作物的丰歉息息相关,对于以自然经济、小农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古代农业社会而言,顺应自然时序,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关乎社会稳定、国家盛衰的头等大事。因此,每逢重要的节令都要举行农耕示范仪式和庆典活动。作为礼俗规范,这既是国家推行的农政管理措施,也是传统民俗节日的源头。
在成文历法创立、流通之前的史前时期,先民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来确定农事活动的时间。这种“观象授时”活动,依据所观察现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物候历和天文历两个阶段。物候历关注的寒来暑往、风雨水旱、土壤墒情、草木枯荣、鸟兽孳育等现象直接影响农耕生产的安排,而且与遥远的天文现象相比更易于观察,因此,在民间一直被视为行之有效的历法。在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中,物候历至今仍然是人们安排农耕生产的重要依据。滇南山区的哈尼族就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这样一套具有使用价值的农事历法。历法的内容与功能略似夏历,直接为梯田农耕服务。这种历法每年只分冷季、暖季和热(雨)季,每季为四个月。一日之内的时间早晚则靠观察太阳,以日影位置的移动变化来确定时间的早晚,按照某种树木的发芽、落叶、候鸟的呜啼声来判断季节的更替。这种历法与农事活动、宗教祭祀和传统节日联系密切,是哈尼族梯田文化生态循环的重要特征。傈僳族根据自然现象的变化,也总结出了反映他们传统生产、生活状况的十月历。在他们的时间序列中,一年划分为10个季节月:花开月(三月)、鸟叫月(四月)、烧火山月(五月)、饥饿月(六月)、采期(七、八月)、收获月(九、十月)、酒醉月(十一月)、狩猎月(十二月)、过年月(一月)、盖房月(二月)。(4)(P871、954)这些有关农业时令的乡土知识,便是民间生产生活习惯的重要坐标。    
发轫于春秋战国时期,完备于汉代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天文学、气候学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成功结合,两千多年来一直是最为重要的农事指南。二十四节气的节律就是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农耕文化周期,与之相应的农事活动习惯正是在这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运转中自然地延展。乡村的土地制度、水利制度、集镇制度、祭祀制度,都是依据这一周期创立,并为民众自觉遵循的生活模式。农民依照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来安排生活,指导农业生产。因此,民间素有“不懂二十四节气,白把种子种下地”的说法。北方农村的“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清明麻、谷雨花、立夏点豆种芝麻”等等,就是农民不违农时、信守农耕作业习惯的形象表达。这些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民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指令,千百年来深度地影响着农民的日常生活。
 
二、生态环境与经济文化类型的划分
 
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耕地,劳动对象是农作物,而作物的生长又受制于土壤、水分、气候、肥料等条件。这种鲜明的生态属性,决定了我国南北水田与旱地经济文化类型的基本格局。从生计方式的角度视之,原始采集经济,经过野生种子的发现,耕作方法的发明,以及农具的创造,形成了农耕产食文化。畜牧产食文化则是原始狩猎经济经过剩余存活猎物的驯养经验沉淀而成。而捕捞渔业则是渔具改进的结果。诸如此类基于生存环境的文化创造,正是祖祖辈辈生活经验累积传递的生存智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国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邓启耀]回眸神话研究
下一条: ·[杨志玲]民国时期云南茶商及其经营特点
   相关链接
·[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程瑶]浅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贯通·[李涵]乡土社会秩序与日常交往礼俗的互动机制
·[邢莉]当代乡土社会神圣空间历史记忆的重构与族群关系的再生产·[穆昭阳 颜磊]赣南客家农业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与利用问题探讨
·[彭兆荣] 重建乡土社会之宗族景观·[陈杭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乡土社会对文化行政的适应与利用
·[徐俊六]乡土社会献车仪式的民俗学考察·我国4个项目被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曹荣]生存性智慧与乡民日常生活的实践逻辑·[徐晓 顾洪洲]如何挖掘农业文化遗产“金矿”
·[阎明]“差序格局”探源·[汪欣]若非乡土,如何非遗
·讲座║ 李松:价值与方法——乡土社会的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关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清单
·农业部: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公示·[朱世桂 田海涛 孙欢]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内容与保护开发对策
·[路璐]我国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研究范式与复兴路径·[杨楠]书籍推介——《村庄里的闲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