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闵宗殿]农史名词琐谈
  作者:闵宗殿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1 | 点击数:9765
 
占的本意是占卜,为了避免占稻和占卜混淆,人们便在占稻之占前面加上米字,以示其为占城稻,于是便出现了粘字。元代郭翼《雪履斋笔记》在记载四川峨眉县水稻品种时说,峨眉县的水稻口种有“青秆粘、紫秆粘、广安粘、盖草粘、柳条粘,……”等同时还列有“红糯、白糯、尖刀糥、芝麻糥,……”等糥稻品种,这一事实说明元代已用粘代占城稻,但粘稻并非糥稻。
然而,粘字又是黏字的俗字,有人为了“匡俗正误”,又将粘字改成了黏字,黏字又成了占城稻的简化名。明代李时珍已指出用黏代占城稻是错误的,他在《本草纲目》中说占城稻“种自占城国,故谓之占,俗作黏者非矣。”为了摆脱粘、黏的混淆,人们遂将粘字的米旁改成了禾旁,从而出现了秥字,这就是《七修类稿》所用秥字的来由上面所说的历史说明,秥稻是由占城稻→占城→占→粘→黏→秥,局步演变而来的,不同的写法都代表占城稻,而且秥不应读Nian而应读Zhan。
那末秥稻是什么稻种呢?历史上对此都有记载,《宋史•食货志》;“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事物纪原》:“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是一种粒小、无芒、早熟、性硬能耐水旱的非穤稻种,从“作饭差硬”来看,应是秈稻的一种。《广东新语》说:“黏米似粳,而尖小长身,其种因闽人得於占城。故名占。”更说明秥稻是一种区别于稉稻的秈稻,由于历史上曾将占城稻简化为粘和黏,给人造成了误解,认为是种穤稻。有的地方因此出现了以占称穤的笑话,清代刘宝楠在《释谷》中说:“今江北,凡腴田所生之糥皆称占稻,其米曰占米,则亦称名之失实者也。”至今在农学界对秥稻的来历和性质不甚了解的还大有人在。
说明弄清秥稻一词的来历和性质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非是单纯的咬文嚼字,同时也说明,对一个事物的起名,或其名称的简化,都要十分郑重,否则就可能造成人为的混乱。 
 
四、古今农史两“三农”
 
三农这个词,是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之一。由于古代也出现和使用过三农这个词,因而有人误认为今日的三农,来源于古代的三农,而且是由古代的三农发展而来的。其实古代的三农和当今的三农是二个不同的概念,其所以都称三农,完全是偶然的巧合,涵义上并没有内在的联系。
历史上的三农,文献上有三见,一见于战国时的《周礼》一书,该书的“天官•大宰”中有“三农生九谷”记载。汉代郑众注解说:“三农,平地、山、泽也。”郑玄谓三农“原、隰及平地。”二人用词虽异,但所释意义相同,指的是耕作于平原、山区、低湿地的三类不同的农民。这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三农名词。二见于汉代张衡的《东京赋》:“三农之隙,曜威中原”。指的是春、夏、秋三个农时。三见于清代乾隆时的农书《三农纪》,书中用耕父、老农、牧童三者来代表大田耕作、园圃栽种、家畜饲养,指的是一种多种经营的农业生产。由此可见,历史上的三农,指的只是农业生产或农业经营。当今三农这个名词 ,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是核心,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由此可见,当今的三农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和古代的三农相比,它的来源和内容完全不同,因此二者是不能混同的。
 
[1] 一般认为,玉米是十六世纪中期引入我国的。其所据为为嘉靖三十九年(1560)甘肃《平凉府志》,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第485页便如是说。但据作者所见,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由御医刘文泰编纂的药典《本草品汇精要》中在说到薏苡仁时,插有一副玉米图,画的是一株玉米植株,顶有雄穗,株干叶间从上到下画有三个果穗,同现在见到的玉米完全一样,估计那时玉米还未取名,因为长的形态和薏苡相似,故将它收在薏苡图中。可见玉米在十六世纪初已传入我国,要比嘉靖三十九年《平凉县志》早半个世纪。但此事还得充分论证,故目前尚难断定。以明代中叶传入我国说比较稳妥。
(原文刊于《中国科技术语》2009年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全刊杂志赏析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福兴]洛阳牡丹为何甲天下
下一条: ·[黄英伟 王强 杨俊伍]赫哲族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弱化
   相关链接
·[王永厚]一部填补空白的农史文献宏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