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孟宪实]试论唐代西域的民间结社
  作者:孟宪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29 | 点击数:15020
 

 

[内容提要]民间结社是社会史研究中的一个课题,中古以前的相关资料缺乏依然是目前这项研究的主要症结。本文通过吐鲁番和古代龟兹出土的汉文文书,对唐代西域地区的民间结社进行了新的探讨,使得这个研究领域的资料有所扩大,具体认识有所深化。
[关键词]民间结社;吐鲁番出土文书;龟兹汉文文书
[中图分类号]D6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743(2009)01-0001-12

中国中古时期的民间结社资料,以敦煌出土的资料最具代表性,一是数量多,目前的统计达540件左右;二是种类全,结社章程的社条,通知社人集会的转帖,记录社内经济活动的帐目,各类处理社内事务的社状,以及祭祀祈祷的社文等等,不一而足。①但是敦煌提供的民间结社资料,时间多集中在晚唐五代宋初,没有发现更早期的资料。比较起来,唐代西域(西州的吐鲁番和安西的库车)也有零星的结社资料发现,数量虽然十分有限,但是在时间上正可以弥补敦煌结社资料的不足,因为它们都属于唐前期。这里尝试讨论,以就正于方家。
 
 
唐朝初年的民间结社资料,作者首见于吐鲁番出土文书,这就是《唐众阿婆作斋名转帖》,现录文如下:
 
1.婆名
2.阿婆弟一 □
3.阿婆弟二 □
4.阿婆弟三
5.婆弟四
6.阿婆弟五
7.阿婆弟六
8.阿婆弟七
9.阿婆弟八
10.婆弟九
11.弟十
12.弟十一
13.十二 □ □
14.阿婆□ □ □ □
15.弟十四 □ □
16.□ 儿阿婆弟十五 □ □
17.□猫阿婆弟十六 □
18. 阿婆弟十七 □
19.□汉得阿婆弟十八 □
20.□弥举阿婆弟十九
21.□守怀阿婆弟廿
22.□□晖阿婆弟廿一
23.□□欢阿婆弟廿二
24.阿婆弟廿三
25.□ 仁 弟廿四
26.□□□ □ 廿五
27.□□举阿 廿六
28.月别斋日共众人斋 
29.合众阿婆等至 内,各出大麦 
30.十月内,各与秋贰 
31.众阿婆等中有身亡 
32.麦壹,出饼五个。 人中廿(?) 
33.在外众人 □□众人中有 ②
34.违(?)教者,别 钱壹文入众 
 
本件文书,共34行,其中第2行到第27行都是阿婆的名单,而每一名单的书写结构都是一致的,如第21行“□守怀阿婆弟廿”,守怀是人名,姓氏残缺不知,守怀阿婆,就是守怀的母亲,“弟廿”是第二十位。全体名单一共26名阿婆。除第三、第四、第十还有从第19到第24位阿婆以外,每个名单之下都有两道或者三道墨痕,显然是她们每个人认名方式,如同签字认可。名单之后,是种种规定,每月都有斋会,每人需要纳麦若干,如果有阿婆身亡,其他人要纳麦和饼,如果有人不听召唤,要罚银钱壹文等等。
文书整理小组将其命名为《唐众阿婆作斋名转帖》,郭峰先生认为这个命名不妥,“从内容来看,这件文书实际上相当于敦煌文书中的社条或社约”,所以他另外命名为《唐众阿婆作斋社约》③。宁可、郝春文先生根据敦煌社条的一般惯例,结合郭峰的讨论,称之为《众阿婆等社条》④。确切地说,这不是一件转帖。转帖通常是召集社员集会或者劳动等统一行动的通知书。根据敦煌众多转帖可以明确,转帖的多项要素比如集会事由、时间、地点和具体要求等,这件文书都不具备。所以,自郭峰先生以来,研究者都认为是社条,这个看法是正确的。⑤
这件文书1967年出土于阿斯塔那74号墓。文书原始编号是:67TAM74:1/7,1/8,1/10,1/11,是多件文书缀合的结果。根据《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者的说明,这个墓穴中同时出土了唐显庆三年(658年)的残墓志,这应该是这个墓葬的完成时间。其中有的文书时间标志也是显庆三年。所以这份关于结社的社条,应该是显庆三年之前的。因为这是一件过期作废的文书,最后在显庆三年埋入坟墓,该文书的制作时间只能在显庆三年之前。日本东洋文库《敦煌吐鲁番文献社会经济史资料集》补编,标示这件文书为7世纪,虽然不错,但是过于宽泛,尚不如“显庆三年之前”的说法更具体。根据敦煌结社文书命名多设时间限定的情况,这件文书可以命名为“唐西州众阿婆社约”。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国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徐英]蒙古族马鞭制作的田野调查
下一条: ·[曾国富]古代岭南区域史研究30年回顾述要
   相关链接
·[彭伟文]“脱序”与重构:中国民间结社研究的社会史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