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十姊妹歌,独特的土家婚礼仪式音乐
  作者:李培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28 | 点击数:14957
 

图为哭嫁,刘绍敏 摄

 

  宣恩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如《施南府志》所述:“紫荆翠耸,玉带清流,万山环绕,一郡腹胸。”这里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保存了完好的原生态文化,积淀了极其厚重的民族文化,颇具地域特色的土家族十姊妹歌,就有着古老而深邃的文化内涵,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十姊妹歌又称哭嫁歌,是分布在宣恩县长潭河、椿木营、万寨等乡镇及武陵山部分土家族地区的一种独特的婚礼仪式音乐。

  “十姊妹歌,恋亲情,伤离别,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清·彭秋潭)据《宣恩县志》(清·同治二年版)载:“亲迎,男家请童男十人陪郎,谓之十弟兄,女家请童女十人陪女,谓之十姊妹。”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早在清代,宣恩就已有了陪十姊妹的确切记载,这标志着土家族十姊妹歌在那时就已盛行。同时,也不难看出,所谓十姊妹歌,就是土家姑娘出嫁之前,女方家请来的十姊妹在陪伴新娘时所唱的一种歌。而男方迎亲则陪十弟兄,唱十弟兄歌,这种“双陪”的特殊文化现象,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约定俗成,成为土家族婚礼仪式中一套完整而固定的模式和重要内容,在新娘出嫁前的头天晚上这个特定的时间内举行,从唱《开台歌》拉开序幕到唱《圆台歌》结束,整套程序严谨,完全是按土家族地区婚嫁礼仪有序进行。

  十姊妹歌是哭嫁形式的演变和内容的延伸

  哭嫁应该说是十姊妹歌的上篇,因为在宣恩土家族姑娘出嫁前,一般都要哭嫁,还要唱十姊妹歌,用“哭”和“唱”的特殊方式来庆贺结婚这一人生盛典。哭嫁时间长短不一,多则数月,少则几日。一般是从男方择定结婚吉日到女方报送期单时便拉开了哭嫁的序幕,直到新娘出嫁那天上轿之前方才结束。哭的内容主要是叙骨肉之情,诉离别之苦,倾吐出嫁后女儿对父母和亲人的思念,父母对女儿的牵挂,以及对未来家庭和人生之路从心底发出的种种感慨。此间,姑娘的母亲及亲人往往陪哭,或对新娘开导劝慰,或与新娘共诉衷情,那场面往往是“流泪眼对流泪眼,断肠人看断肠人”,悲悲切切、声泪俱下、动情感人。哭嫁虽然是似哭非哭,似歌非歌,但却是姑娘及亲人“一声儿罢一声娘”的真声啼哭。十姊妹歌则是由陪新娘的十姊妹为其以歌代哭,从开台到圆台,都是以歌的形式进行,把新娘真声哭嫁的内容歌乐化、拓展化和仪式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十姊妹歌是哭嫁形式的演变与哭嫁内容的延伸,是土家族一种极富地域特色和民族个性的民俗文化现象。同时,待十姊妹歌圆台时,已是第二天清晨,哭嫁已告结束,新娘即将上轿起程,迎往新郎之家拜堂成亲。由此可见,十姊妹歌圆台之时也正是哭嫁落幕之日。

  唱十姊妹歌就是一台丰富的民族音乐演唱会

  十姊妹歌“犹如巴娘唱竹枝”,所以歌词极具竹枝词的创作遗风,多以七言四句结构为主,通俗易懂,明快含蓄,为普通农家女脱口而出,因此,讲究韵但不十分苛求,句式结构也并非七言律诗那样一成不变,而是相对自由,可长可短,注重的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和表达的艺术效果,在创作上特别善于运用比拟、夸张、联想、排比等修辞手法,从而增强了歌词的感染力和抒情效果,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十姊妹歌是土家族劳动妇女在一定历史环境下集体创作的成果,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买卖婚姻的血泪控诉;对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等腐朽社会制度的无情鞭挞;叙说父母的养育之恩和与亲友的离别之情,并用一个“哭”贯穿始终。如“哭父母”、“哭哥嫂”、“哭姐妹”、“哭伯婶”、“哭外公外婆”、“哭舅舅舅娘”以及“哭媒人”(也叫“骂媒人”)、“哭辞祖先”、“哭上轿”等。以歌代哭,如泣如诉,情意缠绵,清新隽永,质朴自然。陪十姊妹、唱十姊妹歌是土家婚礼仪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一套完整的程序,由《开台歌》拉开序幕,然后“扣子一顺”依次而歌。时值子夜,陪十姊妹进入高潮,接亲和陪亲双方形成对峙,或对唱,或盘歌,摆起擂台,各展才艺,一直“鏖战”至天亮圆台时才肯停战休兵。所以,陪十姊妹唱姊妹歌犹如一台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演唱晚会,是民歌和歌手大荟萃,不但程序严谨,而且演唱形式灵活多变,有一人独唱、二人对唱、多人合唱等,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统一。

  十姊妹歌的唱腔音乐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呀依儿腔”、“唢呐腔(调)”,因为十姊妹歌的音乐主要是以唢呐旋律为基础,并由唢呐伴奏或间奏,通过唢呐这种奇特的民族乐器,淋漓尽致地抒发出十姊妹歌内在的思想情感和音乐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十姊妹歌又被人们称为哭腔,因此衬词多为“依呀依、呀依呀、依呀呀依呀”等,歌亦哭、哭亦歌,婉转凄美,揪心感人。

  十姊妹歌长期以来都是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但由于是靠民间群体性集体创作传承,所以没有明显的师承关系。据调查,1949年以前,土家族姑娘几乎都没上过学、读过书,因此十姊妹歌的传承除了口头传承,几乎再无其他传承方式。而传承方式主要靠母传女、祖(母)传孙(女)、姐(嫂)传妹、姑传侄(女)等形式。各地都有一批“歌师傅”、“歌篓篓”,只要邻近姐妹前来求教,她们往往毫不保留地传授。1949年以后,随着在民族地区积极推进教育普及扫盲运动,一些能认字的十姊妹歌爱好者,便开始把一些歌抄录成册,然后在小范围内传阅,十姊妹歌就是靠民间这种自然传承方式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十姊妹歌广泛流传于武陵地区,成为土家族婚俗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个性。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恩施新闻网 2010-06-26 09:43:4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满族说部“活”起来 活态传承焕发新的生机
下一条: ·七十五年前的草原敖包祭
   相关链接
·[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罗兆均 何志强]从宗族到家庭:土家族村落信仰空间与权力走向
·[孙正国 熊浚 刘梦]长阳土家族白虎文化的融合传承论·[侯有德]湘西永顺土家族祭油神习俗研究——基于长光村的田野调查
·[王庆]土家族舍巴日仪式的田野民俗志——以古丈田家洞为中心·[王丹]生活歌唱与仪式表征:清江流域土家族人生仪礼歌研究
·[龙圣]清代白帝天王信仰分布地域考释·[孙正国]土家族丧葬礼俗的生存智慧
·[陈玉平]越过生命的“关口”·[李容芳]文化秩序与少数民族村落仪式民俗变迁
·[柏贵喜 张晨]艺术场视角下土家族撒尔嗬重构研究·[梁聪聪]人间路不平
·毕兹卡的阳戏·[石甜]湖南沅陵瓦乡人的哭嫁习俗
·“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理论研讨会”征文启事·管彦波:“非遗”研究的厚重翔实之作
·[王丹]清江流域土家族“人观”研究·民歌《六口茶》发源地成谜 一口一问一口一答
·[赵心宪]土家族民歌资源的生态保护问题·“渝东南第一床”:土家女儿的祖传嫁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