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最初产生于东汉末年,又称翻车,后传到南方,成为南方水田经济重要的灌溉器具。唐时水车在南方就已应用,但有唐一代,关于水车的记载似甚寥寥。[1]人们对水车的结构、制作标准,及运用情况不甚了解。直至元代《王祯农书》面世,人们才真正知其真面目,该书里的“农器图谱”对元代我国生产工具作了系统的总结和梳理,其中“灌溉门”对水车的类别、形制、功能都有详细的介绍,图文并茂,附以诗歌。由于《王祯农书》成书之际在元立国不久,《王祯农书》上的农具大都可视为宋之器物。但对宋代水车的了解却通过下一朝代人的书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实际上,在蔚为壮观的宋诗中,有许多描写农事活动的诗歌,其中。有不少由文坛大家创作的水车诗。通过解读这些水车诗,不仅可以比照《王祯农书》里的水车,了解宋代水车的技术“印记”,而且可以还原宋代农村社会真实图景,不失为研究宋代有关社会经济生活的珍贵资料。
一
宋代诗风平淡朴实,众多文人墨客把目光转向下层、转向农村,直接描写农器、农事活动和农民生活状况,出现了一大批深刻反映农村生活,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农业诗歌,其中,水车作为农家器物,车灌作为农事活动,成为宋代文人着力表现农业、农村、农民的鲜活题材,从而使水车诗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水车诗首先表现了水车这一器物的不同名称、形制、结构,真实记录了车灌技术特点。具有研究宋代水车技术的史料价值。
有宋一代,“水车”称谓是最普遍的,是个宽泛的概念,它既包含翻车,又涵盖筒车。
到了王祯那里,在介绍灌溉器具时,王祯却不用“水车”这一名称,却分翻车、筒车两类予以介绍,翻车分人力翻车、水力翻车、牛转翻车,筒车分水力、畜力,表明了这位农学家的严谨。相反,宋诗中,名称却没有分得这么清晰,主要有“龙骨车”、“踏车”,“水轮”、“竹车”、“筒车”称呼,但从中明显看出与王祯的承继关系,也可以看到水车的结构和技术“印记”。
一是龙骨车。
王祯在《农书》中说:“翻车,今之龙骨车也。”但王祯并不是称龙骨车的第一人,早在宋代,就有“龙骨车”之称。宋诗中,涉及龙骨车的称谓不在少数。龙骨车因形而得名。最经典的说法是苏轼的《无锡道中赋水车》:“翻翻联联衔尾鸦,犖犖确确蜕骨蛇,分畦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牙。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天公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2]
该诗对龙骨水车的形状和车水过程,作了惟肖惟妙的刻画,水车翻转时像排列有序的尾鸭,木链条似蛇骨串在一起。这首诗被王祯直接引用附在“翻车”条后,说明王祯认同它是关于龙骨车来历的经典论述。其实,王祯沿用宋人的还有东汉末年创制的翻车就是后来龙骨车的观点,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中说:“水车古无见,庄子曰:‘汉阴丈人凿隧而人井,抱瓮而灌,则直提瓮汲井,汲满即出而灌之,未有机巧也。’子贡于是语以桔槔之制,其说曰:‘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沃汤。’案此意制是就有水处立木其上,交午如十字,一头系瓮,一头虚垂,人为制其低昂,故其挈水若抽,数如沃汤也。沃汤者,汤之沸腾而涌起者也,此其为械,比之抱瓮,则无载焉,则事半而功倍矣。然而自此进至汉,皆未有今世捲水之车也,不独未有捲水之车也,虽水擁水碓,亦无载焉,故知智未及知也。《魏略》曰:‘马钧居京都,有地可为园,患无水以灌,乃作翻车,令童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出更人,其巧百倍于常。’此方是今之水车也矣。”[3]
二是踏车。
踏车,因靠人的自重和多人双足协作踏动而得名,反映的是龙骨车的动力特征。人倚架上,踏动拐木,带动龙骨板循环转动,刮水上岸。张孝祥说:“江吴夸七蹋”[4]说明这种踏车在我国东南一带很受欢迎,而且运用成熟,有了七人踩踏的大型号,黄干在《甲子语溪闵雨四首之一》中描述一种在福建沿海使用的超大型踏车:“塘中龙骨高数层,龟圻田中纵复横,青裙箬笠倚车卧,但有空车无水声。”[5]这是一种很高大的龙骨车,高达数层,置于塘边汲水,可惜具体结构不详,但说明,宋代龙骨车的制造技术已高超,连如此高大的水车都能制作,一般水车应不在话下。可见这种踏车功能大,“踏车激湖水,车众水欲竭”,[6]踏车激荡湖水,汲水量大,几乎把湖水车干了。
三是筒车。
筒车出现在唐代,时称水轮,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唐人陈廷章《水轮赋》,是一种利用水流转动的灌溉器具,它置于水流湍急的河川中,利用水力推动水轮旋转,将水提上岸去。有宋一代,“水轮”之称较为普遍,这是沿用唐的名称。这从梅尧臣的《水轮咏》、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等诗名中可见一斑。而“筒车”、“竹车”、“竹龙”之称基本上是南宋时才出现的。这在南宋人张孝祥的诗集中有充分反映,如“筒车无停轮,木枧架高格。”[7]“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8]这些名称反映的是筒车的材料特性。简车所有材料为竹材,我国南方盛产竹材,人们就地取材,利用竹材扎制筒车,特别是挹水筒用天然的竹筒盛水,很好地利用了竹材的中空特性,堪称绝妙。“筒车”、“竹车”,因之得名。因灌溉效益显著,也称竹龙。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国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