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马知遥]原生态艺术硬性表演异化
  作者:马知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5-22 | 点击数:3840
 

 

原生态艺术已经走进大众关注的目光,当大众接受并表现出对原生态艺术越来越大的兴趣时,我们却不能不忧虑目前的原生态艺术的保护工作。媒体的包装和推介是原生态艺术推广的主要方式之一,当众多的原生态艺术从生养他们的土地上走出来,走进灯火辉煌的舞台,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对象时,作为这种艺术承载的主体是否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失去了原生态产生的土壤,具体的乡村生活场域,那些所谓的原生态是否还具有真正原生态的性质。
在我国大力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原生态艺术被大家认可就成为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那些原始的被口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经过发掘整理并登上舞台后得到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让那些原生态艺术无形中获得了当代的生命力,并借助当代传媒获得了宝贵的影像,无形中就完成了保护和传播的作用。这对那些濒临灭绝的原生态艺术来说是巨大的收获。
但原生态艺术除了是对艺术本身的保护外,更多的是对承担艺术的传承人的保护,作为艺术承载的主体,在对艺术展示和表现时无疑都带着自身生态环境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艺术创作者本身就带有艺术的灵魂和保护的精神内核。因此,我们很难对一个仅拥有技巧而没有艺术精神的传承人的表演送去更多的认可,因为,只有形式的表演不会真正打动人心。艺术要表达对人类、对世界、对土地、对自己生养的民族的认识,而对情感表达的深度来自表演者自身对艺术的理解和体认。
远离乡野,艺术商业化表演方式是否会对原本保持的原生态艺术魅力打了折扣?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大众文化消费的年代,艺术品更趋向于消费的对象,原生态艺术面对消费文化的诱惑,或者说还有强大的媒体关注,当我们看到原生态艺术被纷纷包装着上了舞台或者上了各地的商业表演舞台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公众文化可能成为原生态艺术的“杀手”,快餐性、商业化以及重复生产的方式都可能给本来应该受到保护的艺术生态受到破坏,以致导致“空壳”艺术生态的产生。非语境化一方面导致一种文化的全部象征内容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一再被复制、并置和剪辑,具有象征内容的文化符号在不断赋予新意后降低或失去原有的内涵。
结果是:原生态艺术的形式保留了,传承者也在传媒中生活寻找明星的感觉,追逐着商业利润的扩大。或许原生态艺术在批量复制和消磨中连艺术样式也被淡漠了,传承优秀文化的精神没有了,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10日第87期)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马执斌]足球的起源及其在古代中国的发展
下一条: ·[陈启明]河洛饮食话水席
   相关链接
·[耿羽]侨乡仪式性人情异化的移风易俗治理研究·[孙愈]村落丧葬仪式的消费异化与优化治理
·[刘桃 包先康]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陈杭勋]多点民族志视角下民间传承群体及其实践与民俗节日差异化
·[程鹏]旅游民俗学视野下遗产旅游民俗叙事研究·[赵韩]张家界永定区亲属称谓系统文化内涵分析
·中国节远离传统 学者批“异化、物化、空洞化” ·[耿羽 王德福]类型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村庄“人情”研究*
·神话:东西方文明求同存异化解冲突的沟通之“桥”·李河:“礼”在现代社会礼被异化成了“礼物”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