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洪九来]“封建”一词的文化史
  作者:洪九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10 | 点击数:5721
 


   中国人对“封建”二字的理解概已根深蒂固了,在上专指近代以前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在下泛指各种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这从以“封建”二字构成的大量语汇中就可以见得。因此,当有一学者现今著书严肃地指出:人们惯用的“封建(社会、制度、阶级等等)”之意其实“名实错置,形义脱节”, 既与中国古汉语中的“封(土)建(国)”本义不合,也与西欧的Feudalism之义相悖;既与秦汉之后“大一统”的中国社会实态颇有出入,也与“五种社会形态”中的经典表述未尽相同时,这对我的震撼之巨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2006年冯天瑜先生新著《“封建”考论》一书给予我的深刻的第一印象。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有这样的名论:“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封建”考论》围绕一个学术界常用的术语,综合运用语言语义学、考据学、翻译学、比较历史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体系,纵贯三千年,横跨中日欧,考究源头,辨明流变,使“封建”二字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被泛化的接受过程一目了然,令人信服,堪称一部有关“封建”的文化史。其学术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厘清了一个学术概念流变的原委,重要的是它为中国学术界在21世纪去欧洲中心主义,重建本土化的话语立场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20世纪中国史学界对许多重大论题一直纷争不断,时至今日也未能有个令人信服的了结。如中国古代社会到底如何分期?中国“封建社会”的深层结构为什么超稳定?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为何严重滞后、艰难?为什么中日两个看似类同的东方古国在近代以来的命运迥然有异?五四时期的“反封建”旗号到底意欲何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是近现代民族主义(者)的一厢情愿,还是中国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大势所趋?……冯天瑜先生揭示了,上述问题之所以莫衷一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概念前提含混不清,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学术界被迫与西方强势的话语霸权全面对接,同时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没有理顺影响也颇巨。处于新时期的中国学人应当也有可能尽快摆脱西式话语的束缚,回到中国本土的事实上来重新审视上述诸问题。

  兹举一例。中日两国由前近代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大异其趣,明治维新运动使日本一次性地脱离了中世纪的故道,而中国近代以来的各类变革、革命活动虽持续不断,但转型过程始终步履维艰、曲折多变。究其原因,一般所谓的改革不彻底、统治阶层太顽固、老大帝国的劣根性太重、改革的社会动员不够等等举证都未必触及问了题的实质。通过阅读冯著我们可以得知,中日两国前近代的政治与经济制度不同,恐怕是导致两国现代化道路有别、难易程度不同的关键原因。公元7世纪始,日本虽然仿造唐制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统一国家体制,但由于日本社会有着顽强的氏族制传统,类似中国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根本无从建立,尤其自11世纪幕府时代开始,逐渐形成了中央幕府将军与地方武士贵族联合治理国家的幕藩制,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封建制度,与9—11世纪西欧的Feudalism“酷似”,因此,日本明治维新运动走西化的模式就毫无紧张与唐突的感觉,符合其社会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反观中国前近代的社会实态,它从秦汉起就已走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封建时代,进入一种独特的“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冯先生书中尝试的新命名),这是一种早熟、独有的社会景观,因而中国在近代与相邻的日本并不处于同一个社会转型的起点上,也不可能沿着西方的那一套进化模式行进。基于此,我们必须突破西方的参照与评估体系,方能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复杂的演变历程有相对客观的把握。

  通过对一个小概念的详细考证工作,也能破解众多的学术谜团,并启示阅读者更深的思索,这是《“封建”考论》的成功之处,对此笔者不再烦言。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冯天瑜先生作为国内研治文化史的名家早已著作等身,学界公认,但他不为名声所累,集20多年的学术积累,选择这样一个或许应由史学博士生来完成的选题来研究,其学风令吾等后辈汗颜,尤其对那些惯于玩弄洋名词、新概念的学术新“秀”们,更有警戒意义。

  《“封建”考论》,冯天瑜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45.00元
 
 

  文章来源: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2010-06-30 06:00:1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李冬君]关于《叶隐闻书》和武士道
下一条: ·[陈平原]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教育”
   相关链接
·[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
·[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刘先福]“保护”的概念史:从民俗过程到非遗过程
·[刘朋鑫]近代上海城市宣卷人考论·[李楠]“史诗文本”:概念嬗变与问题阐释
·[李楠 郭鹏宇 赵颖航]文化遗产聚落概念的提出及建设理念·[陈慢慢]“父戴子冠”:宋真宗泰山天门遇三将军传说考论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
·[胡港]家庭教育民俗的概念、调查方法及展望·[贺少雅]冬至消寒会考论
·[唐璐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实践中的概念误用与路径混淆·[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
·[高荷红] 从概念到文本:《集成》前后的“摩苏昆”·[高丙中]从封建迷信到文化遗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