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毛奇龄的《西河词话》中记载:“金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制,有名连厢词者,带唱带演,以司唱一人,琵琶、笙、笛各一人,列坐唱词,……此人至今谓之连厢,亦曰打连厢。”康熙年间李振声的《百戏竹枝词》中记有:“徐沛伎妇,以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这种舞蹈使用的就是打花鞭。
“该舞源于甘肃,属汉族地摊舞蹈,一般与地摊社火插花演出。1929年甘肃静宁少年梁富成(1916年生)随家迁居至相邻的宁夏西吉县将台乡,不久便加入民间戏班,表演了在家乡常跳的地摊舞蹈《打鞭子》,从此,该舞便成了当地戏班的固定节目而保留至今”。这是2002年出版的《中华舞蹈志》(宁夏卷)中关于“打花鞭”的记载。
1948年,16岁的宁夏卖艺人刘明为躲避抓壮丁,离开故乡孤身逃往甘肃平凉堂兄刘恒家。当时正值春节,刘恒所在部队组织几十名士兵,每人手里拿一根长约3尺的光滑木棍在操场上挥动舞蹈,时而用棍击打手脚,时而击打双肩,时而又端枪状正步前行,走一些民间社火队常见的队形。观后喜爱不已,觉着排练的时候秧歌动作简单,队形单调,不能吸引人,刘明便将学到的打花鞭进行丰富修改,将原来光溜溜的木棍进行改进,两端各凿两个槽,内串几枚麻钱,再系红绿两色的麻丝或绸带于鞭两头,使得挥动舞鞭更显动感飘逸。
据静宁县文化馆副馆长刘大平介绍,打花鞭舞起初仅为单鞭,动作以用鞭端磕打四肢为主。最初的打法为“八点法”,即:一点磕左手,二点磕右肩,三点磕左肩,四点磕大腿(平抬),五点磕左小臂,六点磕右大腿(平抬),七点磕右腿(平抬),八点磕左脚掌(由身后跳起)。后来,经过钻研改进发展为“四十点法”,即在原“八点法”的基础上,又加了三个“八点”,两个“四点”。磕打的位置不再只局限于四肢,还可磕打手腕、腰、腿外侧、后肩等部位,还有触打地面等动作。
老辈人讲,静宁民间的打花鞭舞已有百年传承历史了。它反映的是静宁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的文艺表演活动中演出。后来由艺人杨生泮将这种艺术形式发扬光大,把花鞭由一尺多长变为一米多长,把表演人数由原来的两三人变为群体表演,并把秧歌步和舞蹈结合在里面,使得表演形式更为壮观。
歌一路,舞一路,自在随性,道不尽的万千变化,数不清的花样翻新。
留住“鞭声”
“打花鞭?不知道!”采访中,很多年轻人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一舞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春节、元宵节期间,群众自发地组成打花鞭舞蹈队串村走户表演,近年来打花鞭活动已经很少见到,精通整套打花鞭舞蹈艺术的老艺人越来越少,打花鞭舞的传承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好久没跳‘打花鞭’了!”作为静宁县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花鞭”舞的第一代传承人,一年耍不上几次“打花鞭”,杨生泮觉得“很可惜”。自从2007年以后,杨生泮在县城再没深切感受过乡村社火活动里“打花鞭”的快乐。最近的一次耍“打花鞭”还是在正月的时候,回老家在村子里跟社火队“凑了下热闹”。
6月22日,见到杨生泮时,他正坐在堂屋纳凉,摇着一柄土黄色的老式蒲扇,扇柄处已经磨得光亮。在火炕里面的窗台上,一根一米多长的竹竿上缠绕着红白相间的丝带,两端缀饰着莲花、铜钱的花鞭,已经蒙上了淡淡的灰尘。
“受现代流行音乐和舞蹈的冲击,年轻人以追星为时尚,打花鞭舞蹈赖以存在的群众基础发生了改变。”静宁县文化馆的王华总结道,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态度也在逐渐淡化,主要的活动场所也逐渐减少或消失。会打花鞭的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没有将打花鞭的各种动作用文字或录像形式记录下来,传承断代现象严重。
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北辰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是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最终传承发展。但是由于研究民间文化是件投入大、回报少的工作,年轻人从事此工作的很少,很多文化已濒临失传,传承也呈现断代的现状。
为了保护打花鞭这一传统的民间舞蹈样本,静宁县已经着手抢救保护工作。2006年,县文体局、职教中心联合,邀请老艺人杨生泮对打花鞭舞蹈进行系列表演后,录制了视频保护资料。2007年,在闫慧琴老师的辅导下,将打花鞭改成舞台群体艺术表演,并参加了“甘肃省民间舞蹈艺术表演”大赛,获表演二等奖。
现在,静宁县除了积极申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还整理相关记录资料、图片、音像等为一体的打花鞭资料库,建立传承保护机制,鼓励资助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开展各类演出活动。相继还要成立打花鞭保护中心或民间艺术保护协会,编写相关书籍等工作。
“我们一个贫困县,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投入的资金有限,这也限制了我们工作的开展。申报材料我们已经报送上去了,现在能做的也只有静静地等待了。”刘大平说。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2010-07-08 09:12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