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打花鞭:陇上民间鞭舞谁传承
  作者:郑志成 刘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10 | 点击数:14658
 

  清代毛奇龄的《西河词话》中记载:“金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制,有名连厢词者,带唱带演,以司唱一人,琵琶、笙、笛各一人,列坐唱词,……此人至今谓之连厢,亦曰打连厢。”康熙年间李振声的《百戏竹枝词》中记有:“徐沛伎妇,以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这种舞蹈使用的就是打花鞭。

  “该舞源于甘肃,属汉族地摊舞蹈,一般与地摊社火插花演出。1929年甘肃静宁少年梁富成(1916年生)随家迁居至相邻的宁夏西吉县将台乡,不久便加入民间戏班,表演了在家乡常跳的地摊舞蹈《打鞭子》,从此,该舞便成了当地戏班的固定节目而保留至今”。这是2002年出版的《中华舞蹈志》(宁夏卷)中关于“打花鞭”的记载。

  1948年,16岁的宁夏卖艺人刘明为躲避抓壮丁,离开故乡孤身逃往甘肃平凉堂兄刘恒家。当时正值春节,刘恒所在部队组织几十名士兵,每人手里拿一根长约3尺的光滑木棍在操场上挥动舞蹈,时而用棍击打手脚,时而击打双肩,时而又端枪状正步前行,走一些民间社火队常见的队形。观后喜爱不已,觉着排练的时候秧歌动作简单,队形单调,不能吸引人,刘明便将学到的打花鞭进行丰富修改,将原来光溜溜的木棍进行改进,两端各凿两个槽,内串几枚麻钱,再系红绿两色的麻丝或绸带于鞭两头,使得挥动舞鞭更显动感飘逸。

  据静宁县文化馆副馆长刘大平介绍,打花鞭舞起初仅为单鞭,动作以用鞭端磕打四肢为主。最初的打法为“八点法”,即:一点磕左手,二点磕右肩,三点磕左肩,四点磕大腿(平抬),五点磕左小臂,六点磕右大腿(平抬),七点磕右腿(平抬),八点磕左脚掌(由身后跳起)。后来,经过钻研改进发展为“四十点法”,即在原“八点法”的基础上,又加了三个“八点”,两个“四点”。磕打的位置不再只局限于四肢,还可磕打手腕、腰、腿外侧、后肩等部位,还有触打地面等动作。

  老辈人讲,静宁民间的打花鞭舞已有百年传承历史了。它反映的是静宁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的文艺表演活动中演出。后来由艺人杨生泮将这种艺术形式发扬光大,把花鞭由一尺多长变为一米多长,把表演人数由原来的两三人变为群体表演,并把秧歌步和舞蹈结合在里面,使得表演形式更为壮观。

  歌一路,舞一路,自在随性,道不尽的万千变化,数不清的花样翻新。

  留住“鞭声”

  “打花鞭?不知道!”采访中,很多年轻人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一舞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春节、元宵节期间,群众自发地组成打花鞭舞蹈队串村走户表演,近年来打花鞭活动已经很少见到,精通整套打花鞭舞蹈艺术的老艺人越来越少,打花鞭舞的传承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好久没跳‘打花鞭’了!”作为静宁县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花鞭”舞的第一代传承人,一年耍不上几次“打花鞭”,杨生泮觉得“很可惜”。自从2007年以后,杨生泮在县城再没深切感受过乡村社火活动里“打花鞭”的快乐。最近的一次耍“打花鞭”还是在正月的时候,回老家在村子里跟社火队“凑了下热闹”。

  6月22日,见到杨生泮时,他正坐在堂屋纳凉,摇着一柄土黄色的老式蒲扇,扇柄处已经磨得光亮。在火炕里面的窗台上,一根一米多长的竹竿上缠绕着红白相间的丝带,两端缀饰着莲花、铜钱的花鞭,已经蒙上了淡淡的灰尘。

  “受现代流行音乐和舞蹈的冲击,年轻人以追星为时尚,打花鞭舞蹈赖以存在的群众基础发生了改变。”静宁县文化馆的王华总结道,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态度也在逐渐淡化,主要的活动场所也逐渐减少或消失。会打花鞭的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没有将打花鞭的各种动作用文字或录像形式记录下来,传承断代现象严重。

  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北辰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是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最终传承发展。但是由于研究民间文化是件投入大、回报少的工作,年轻人从事此工作的很少,很多文化已濒临失传,传承也呈现断代的现状。

  为了保护打花鞭这一传统的民间舞蹈样本,静宁县已经着手抢救保护工作。2006年,县文体局、职教中心联合,邀请老艺人杨生泮对打花鞭舞蹈进行系列表演后,录制了视频保护资料。2007年,在闫慧琴老师的辅导下,将打花鞭改成舞台群体艺术表演,并参加了“甘肃省民间舞蹈艺术表演”大赛,获表演二等奖。

  现在,静宁县除了积极申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还整理相关记录资料、图片、音像等为一体的打花鞭资料库,建立传承保护机制,鼓励资助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开展各类演出活动。相继还要成立打花鞭保护中心或民间艺术保护协会,编写相关书籍等工作。

  “我们一个贫困县,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投入的资金有限,这也限制了我们工作的开展。申报材料我们已经报送上去了,现在能做的也只有静静地等待了。”刘大平说。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2010-07-08 09:1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卢万发]毕摩文化与彝族教育关系初探
下一条: ·[马执斌]足球的起源及其在古代中国的发展
   相关链接
·[陈权 阿依林芳]民间舞蹈“蛾蛾灯”的保护与传承·[张志萍]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纪兰慰]少数民族舞蹈在中华舞蹈史中的历史地位·[纪兰慰]民间舞蹈与田野作业
·[红涛]西藏民族舞蹈继承创新发展之我见·湖北土家族纪录片《巴山撒叶嗬》获国际金奖
·中国文化报:民间舞蹈笔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