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刘小枫]人类学的“欲望”与古典
——《双重束缚》中译
  作者:刘小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6-10 | 点击数:9312
 



  二十多年前念研究生时,我就对人类学这门学科发生了兴趣。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对这门二十世纪春风得意的学科仍然不明究里。

  记得当时跑去听讲人类学的课,是在一个很小的教室,学生不到十个。讲者是位从中央民族学院请来的教授,讲“什么是人类学”。起初我想不通:堂堂北大,竟然没人能讲授人类学这门课,却要到外校找人来讲。几堂课听下来,才大致知道什么“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历史人类学”之类,也慢慢明白,为什么当时的北大没有教人类学的教授。

  据那位老师在课堂上说,人类学靠研究“原始宗教”起家——“宗教”在这里是习传生活方式(或习惯)的总称。所谓“原始的”宗教,并非一定就很远古,如今已然不复存在,也可能(实际上更多)指当今还存活着的宗教,因而,其实际含义当指某种尚未达到文明程度的生活方式。

  于是我自个儿在心里回忆:什么叫“高度发达”的“文明”?我依稀记得,“文明”指某种生活方式(或习俗)的典章制度化,从而使得这种生活方式脱离了“原始状态”。据说,如此文明化的发端和演化过程,端赖於这个生活共同体中为数不多的聪明人(我国古代称为“圣人”,《庄子•天下篇》:“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於变化,谓之圣人”=括号内小5宋)——他们一方面“心鹜八极”、一方面明察共同体生活的正反经验,总结出一套秩序设想并诉诸文字。随后,这些文字被这个共同体后来的聪明人奉为经书代代相传,以启示或传统的名义筑起城墙维护起来,所谓文明便由此得以成形(参见尼采,《敌基督者》,第57条)。经过这番回想,再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举一反三,我才大致明白,人类学研究的是没有形成经书的(因而叫做原初的)生活方式(所以人类学离不开“田野调查”)。既然传统的大学以讲授古典经书的业,北大这样的大学没有人类学教授也就不足为奇了。

  课后我找到马林诺夫斯基的书来读,觉得很好玩,但还是不明白他研究这些“原始宗教”究竟要干什么……没过多久,当时在欧洲声名显赫的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的人类学就随着结构主义风潮到中国学界来了——据说,法国大学的学生造反运动与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兴盛不无关系……古典的文明大书随之被赶出学堂,理由是:任何生活方式都是平等的——有人说,结构主义人类学堪称一场“新的理智运动”(参见巴德考尔,《莱维-施特劳斯:结构主义和社会理论》,尹大贻、赵修义译,复旦大学版1988),看来颇有其道理。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倘若人类学成了大学的基础性学科,人类学岂不就会彻底改变传统教育的基础——学生们无需再念古典的经书,“搞田野”也可以“成人”,那该多好呵。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人类学其实并非仅仅研究所谓“少数族裔”的原始生活方式,也研究古典文明。法国的结构主义人类学大师不仅有列维-施特劳斯,还有韦尔南(Jean-Pierre Vernant)这位学古典学出身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人类学家。法国古典学界的当代大师并不少,我们几乎没有翻译过他们的作品,韦尔南的译本却已经起码有了三本(《希腊思想的起源》,秦海鹰译,北京三联版1996;《神话与政治之间》,余中先译,北京三联版2001;《古希腊的神话与宗教》,北京三联版2001)。看来,韦尔南受到我国学界的青睐,并非因为他是研究古代希腊的专家。

  韦尔南的古希腊宗教人类学与列维-施特劳斯的原初宗教人类学看起来就像是一把双刃利剑,将古典文明从西方传统身上切割下来。韦尔南自己说过:列维-施特劳斯研究的是“未文明化民族的宗教”,后来发展出“无文字民族的宗教比较学”,其方法是:在不同种类的社会现象与话语之间假设一种结构的相似,从而“构成一种完美意义上的社会现象”(《神话与政治之间》,前揭,页88)。在韦尔南看来,这种研究引导列维-施特劳斯从宗教性出发,发现了一种普遍理论的轮廓——该理论把社会看作个体与集体间分为好多层级的交往系统。至于他自己,则是在文明化的古希腊宗教领域做了相同的工作,发展出一种有文字民族的宗教比较学。

  与古代的“圣人”之“作”对比起来看,人类学家无异于在重新创造“文明”。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11期

上一条: ·[金光亿]艺术与政治
下一条: ·[何成洲]“表演性”越界: 语言、性别与文化
   相关链接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
·[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
·[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潘宝]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
·[周大鸣]三十而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与展望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