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诗的思维——艺术心理的构型与承续
一个民族在母语形成之初,同时会形成相应的思维模式和价值结构。在探讨艺术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时,我们不愿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到语言与思维的产生孰先孰后的问题上。而是将语言与思维看成一对孪生兄妹,是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人的生理机能和物理属性自身不断演化,以及在外界作用下逐渐滋生与养成的两种相辅相成的生命能力。由于不同族群生存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因素,特别是地域因素及社会历史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人类的语言与思维的形成,自衍生之时起就打上了浓厚的不同地域与不同民族群落的印痕,且随人类文明的推进不断被自觉化、规范化和理性化,进而构成了今天不同地区不同族群语言与思维形态的千差万别。
历史家和考古家不断证明,彝民族是一个拥有过辉煌的远古文明的古老民族。在原生宗教、自然哲学、天文历算、文字创造、文学艺术等方面都为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这些有目共睹的伟大成就都以口头传承和文字记录两种方式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传播。其中,诗的思维贯穿着整个传承与传播的全过程,成为彝族传统文化最为核心的思维根基。特别是其口头传统始终离不开这一诗化思维的主导,甚至上升为一种精神主旨,不断深化和升华着其所传递的智慧体系和所传承的文明成果的价值和意义。诗的思维在彝族口头传统中主要表现为:
首先,表现为原生宗教形态的万物有灵和先祖崇拜观。万物有灵观和先祖崇拜观,不仅是一种自然观、生命观,而且成为彝族人认知自然、理解自然、感悟生命、把握生命甚而透彻生命本质与规律,坚信生命的灵性存在,毅然放弃肉身依恋,直驱灵魂世界的诗性思维模式。在彝族大量的民间口头史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甚至于日常的生产生活、言行举止中,也都无不强烈地表现出彝族人思想观念深处、生命无意识层这一充满宗教感、充满诗意、充满古典的理想主义色彩的诗性思维及其深蕴其中的独特的精神气质。万物有灵观念虽是一种主观意识的产物,但究其思维本质,却是发端于对生命世界的相对性规律与客观性原则的深度认同与遵守,对自然世界的自足性存在、潜(前)在性魅力及神圣的光辉的一种彻悟、仰慕进而永恒的沐浴。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淀,经过无数次的历史衍变与浣滤,通过文化承袭与历史遗传等途径,形成彝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在当代彝族人,特别是有文化自觉的作家诗人中,以新的姿态和样式,万物有灵和先祖崇拜观依然成为他们思维世界的原初支点,成为彝族人表达对自然之爱、对人类之爱、对生命之爱的情感内核和精神动力。
这种万物有灵和先祖崇拜的“集体无意识”对民族民间口头文学深层浸透不必多论,在当代作家文学中也有突出、明晰的投射。比如吉狄马加诗歌的“猎人生活”系列,巴莫曲布嫫诗歌的“图案的原始”系列,倮伍拉且诗歌的“诗歌图腾”系列,马德清诗歌的“情爱诗歌”系列,阿苏越尔诗歌的“雪的自述”系列,李骞诗歌的“彝王”历史系列,巴久乌嗄小说的“文化历险”系列,均可视为通过史诗传承,对这种由族群早期记忆不断内化而来的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诗的思维脉流的延伸与咏唱。
其次,表现为寓抽象哲理于形象创造中的形象思维。彝族是一个形象思维十分发达的民族,可以说,一座彝族思想文化的神圣殿堂,几乎就是由富丽奇谲、独特美妙的形象思维构筑而成;彝族又是一个注重内敛,勤于反省,乐于思辩,精于哲理的民族。在进行这两种思维品质的辩证统一的努力过程中,彝族人像西方象征主义理论家主张的那样,找到了以生命作为支点去观照世界的方法。在《诗与抽象思维》中,瓦雷里这样写道:“我发现天真朴实的冲动和形象,也就是我的需求和我的个人经验的原始产物,是我的生命本身受到突然袭击;如果可能的话,我的生命必须向我提供回答,因为我们的真理的十足力量与其必要性只能存在于我们生命的反应中。来自那个生命的思想,从来不使用某些似乎只适宜于外间使用的词语来表达自己;也不使用其他一些含义晦涩而可能歪曲思想的真正力量和价值的词语。”[7] 瓦雷里把生命本身作为体验、观照、表现世界的主要参照系,认为它大于真理,真理是其中的反应,生命的外化直接体现为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艺术。浩若烟海的彝族口承诗歌,早已践行了这一原则,以记录、描绘、叩问、揭示或是吁求千姿百态的生命万象同时作为一切语言艺术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无论是天地万物、生老病死、婚丧礼仪,还是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日月流转,都被幻化为具体可感、生动活泼、呼之欲出的生命形式,通过对“形式”本身的“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性发掘与展示,把握和揭示生命与现实的本质特征,从而或象征、或隐喻、或暗示、或理性抽绎出人类生命活动的无限价值及理性精神。彝族口承诗歌中占重要比例的“波帕”(述源诗),以及那些数以千万计的民族民间“尔比”、“克智”诗都是寓抽象思维、深刻哲理于独特的形象创造的典范。这一思维传统在彝族当代文学中同样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如阿库乌雾的哲理诗,阿蕾的民俗小说等等。此外,彝族传统诗性思维还凝结了早期自然崇拜、神巫观念、比兴习惯等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彝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