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
2009 年04期 目 录
稿约 163
此“博物”抑或彼“博物”:这是一个问题 彭兆荣; 1-8+15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行法律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汪红飞; 9-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命名研究 孙正国; 14-18
民俗形态与文化传统的活态保护 李灵灵; 19-24
文化产权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问题初探——从“花木兰”的尴尬说起 陈彦均;尚峰; 25-31
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探讨——以广州珠村“乞巧节”的保护为例 杨静; 32-35
戏剧仪式/仪式戏剧:表演的与自反性的人类学 维克多·特纳;陈熙; 36-44+157
玉茗堂本《昙花记》考论 孙书磊; 45-52+157-158
新书架 52
河北高腔考 苏子裕; 53-58
“活化石”——灵宝道情影戏 卜亚丽; 59-66
推进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的两项工程 刘守华; 67-70+158
《玉皇洪慈经》的劝善思想 钟东; 71-75
上博藏简《天子建州》中有关言语的禁忌礼俗 杨泽生; 76-83+158
藏传佛教的傩戏在当代的展演——以北京雍和宫2007年跳“查玛”为个案 邢莉; 84-88
族群变迁与文化融合——梅山地区宗教信仰的调查与研究 倪彩霞; 89-97
客家“公太(婆太)神”的类别、分布地域和特点 沈丽华; 98-105
云南纸马的源流及其民俗寓意 杨松海; 106-112
民俗旅游与“传统的发明”——桂林龙脊景区的个案 徐赣丽; 113-120+158
荆楚民歌的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以《龙船调》为例 蒋明智; 121-125
中山大学藏药槽形戏剧石雕试解 康保成;姜兴发; 126-130
顾颉刚与孔德学校的车王府藏曲本 丁春华; 131-135
中山大学“风俗物品陈列室”旧藏潮州歌册的现状与价值 肖少宋; 136-145
学术队伍无法速成:1928年的中山大学民俗学传习班 施爱东; 146-149
广州医药老字号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窦晓彤; 150-153+159-162
小柴胡制剂方法价值论 梁炳燊; 154-156
文章来源:CFN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