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杜靖]汉人社会研究:起与兴
  作者:杜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5-05 | 点击数:10105
 

  针对弗里德曼开启并流行的农业宗族研究范式,周泓的“商与宗族”研究路径是一个超越。周泓通过对杨柳青家族、宗族与商业经营关系之考察,发现二者之间彼此支持。也就是说,商业由家族、宗族来经营,而商业又为家族与宗族的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同时传播宗族的理念。从而进一步提炼出“商域宗族”概念,以解释地域社会运转问题。

  此外,马威考察了“东蒙农耕地区”的轮伙头制度和习俗,探讨了在国家力量影响下,蒙汉族群碰撞带来的周边民族亲属观念、家庭制度、社会组织的变迁,以及蒙古族如何接受汉人社会轮养制家庭模式的问题,延伸了庄孔韶对轮伙头制度和“中国准组合家族”制度探讨的学术意义。

  同时,学者们开始多角度地研究汉人社会。周泓告别传统的单纯的农业村落研究范式,选取村落与市镇有机结构在一起的田野调查地点来认知汉人社会。石峰提出了“组织参与的力量性与缺失性置换”的理论分析思路,探讨在大族缺失的情境下,非宗族组织替代了宗族组织来运作地方社会的问题。范长风把洮州青苗会作为理解地域社会的一个分析工具,从生态、仪式、族群和历史四个维度,分析地方社会内部的联动、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历史关系,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西北乡村共同体没有解体且没有像东南地区那样产生出地域性宗族组织。

  回到中国亲属制度研究脉络中

  由林耀华所开创,经庄孔韶与第三代学者秉承与发展,以汉人家族宗族制度为重点的学术共同体,渐行开创着汉人社会研究的新视域,他们以研究汉人家族宗族制度与实践为特长,视家族宗族制度及其实践为了解中国社会的切入点,同时也在开展家族宗族制度线索以外的多维度汉人社会观察。

  如果把家族宗族制度与实践研究置于世界性的中国亲属制度研究脉络里考量,可以发现两条线索。一是从拉德克利夫·布朗到福忒斯和埃文斯·普理查德的非洲宗族范式,再到弗里德曼的中国宗族范式,而后是中国港台地区所进行的汉人家族宗族研究;二是从布朗到林耀华,再到庄孔韶,最后到第三代工作群体。由于过去30年的中断,第二条线索的学术成就和地位与第一条线索在英语学术圈内相比明显要弱。然而,囿于港台局部地区的中国经验,第一条线索在汉人家族宗族研究上留下大量问题悬而未决,因而庄孔韶和第三代工作群体有足够的空间把研究延续下去。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社会学系)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4-22 14:45:00

上一条: ·[田成有]法律与民俗习惯的调适
下一条: ·[金光亿]艺术与政治
   相关链接
·古村落:学术研究不可忽略的角落·[李红 胡彬彬]中国村落研究的三种范式
·[李向振]迈向日常生活的村落研究·[杨建华]日常生活:中国村落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祝秀丽:《村落故事讲述活动研究:以辽宁省辽中县徐家屯村为个案》·村社文化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命脉
·孙庆忠:人类学汉人社会研究:学术传统与研究进路·中国古村落家底盘点 记录工作迫在眉睫
·《中国古村落代表作》编纂工作座谈会召开·[杨春宇 胡鸿保]弗里德曼及其汉人社会的人类学研究
·[赵旭东]远去与归来──一种跨越乡土社会的田野民族志方法论·[刘晓春]民俗与社会性别认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