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数十万言的古谱
□文/图 特约通讯员 陈云庚 本报记者 冷文浩
洋洋数十万言的古谱
其实,“资家房子”现在就只剩下一两座古朴深沉的残破宅院了。但是,那些雕饰精美的雀替和槅门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房主人当年精致考究的阔绰生活。堂屋里的神案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尤其是连鳞齿须鬣都琢刻得毫厘毕现的摩羯鱼纹莲座桌腿。
当问及“资家房子”建于何时,资氏后人无一能够回答。于是,记者想到了查阅家谱。
68岁的资明兴抱来一只积淀着时间色素的桦木匣子。打开木匣,一部装帧精美的古谱就晒在仲春媚丽的阳光里,令多年从事谱牒研究的记者大开眼界。采访计划为此而改变,记者花了两天功夫专门研读这部堪称“古籍善本”的《资氏宗谱》。
古谱为线装刻印四卷本,每卷长36.3㎝,宽25㎝,四卷叠积高9㎝,重4.8斤。谱书用纸寿千年的棉丝纸刻印,保存完好,无鼠咬虫蛀痕迹,是迄今为止在冕宁境内发现的最大刻本家谱。
《资氏宗谱》创修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二修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呈现在记者眼前的这部乾隆三十七年(1773)刻本《资氏宗谱》是三修谱,距今227年。
《资氏宗谱》体例完备,内容富赡,有洋洋数十万言,堪称刻印谱牒中的皇皇巨著,是研究元皇庆二年(1313年)至清乾隆三十七年(1773)共460年间社会学、历史学、人口学及民俗学的重要历史文献。
值得一提的是,《资氏宗谱》首篇《序》由时任湖南巡抚的梁国治于乾隆三十七年写成。梁国治是清中期著名的“状元宰相”,为人敦厚浑穆,品学端醇,为官“清俭不名一钱”,其书法诗文称绝一时,历任道台、巡抚,《四库全书》副总裁,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资氏始祖为资鹏举,字程万,祖籍河南,官粤东协韶关镇五载,“元仁宗嗣祚次年(1313)以母老告还,辞幕旋里,道经衡湘(今湖南省内耒阳市及衡阳、衡南两县),卜居瓜瓞垅”。从元仁宗皇庆二年至清乾隆三十七年,湖南资氏人口已由始祖资鹏举一人发展至“衡、耒两邑大小宗合有万人”。
资氏的字辈排行是:“一中原孔孟,卫国辅明君。万礽同心志,奕德久常存。”照此算来,从元代的资鹏举至今,冕宁资氏已经元、明、清、民国四个历史时期共697年,历传22代人,垂统有序。
资明兴是资鹏举的第19世孙。资明兴告诉记者,除了冕宁沙坝这一处外,资氏族人在会理县和西昌市的海南乡还有零星分布。
“资家人口最多就数高田沟,我们这里有15家,总共78个人”,资明兴说。
古谱诠释“湖广填四川”
记者问资氏祖上是哪代人从哪里迁来的,“资家房子”是哪一代人修的,资明兴说:“我只晓得老祖公是‘湖广填四川来’的,房子大概是‘孔’字辈和‘孟’字辈修的。解放前老祖人烧大烟,把祖业都败光了,只剩下5个天井。前些年,大家把老房子拆了盖新的。”
记者告诉资明兴“资家房子”为其天祖父和高祖父所建,距今约150年左右。资明兴高兴地说:“我请好多人帮我看过老家谱,就是没有人能‘搬得翻’(读得懂)。”
在《资氏宗谱》中,记者发现了一张“亡人单”(即已故先祖考妣名讳单),上边写着:“始迁祖资一仕,生于康熙辛未年(1691)四月三日,系湖广(即今湖南、湖北两省)耒阳西门生长人氏。殁于乾隆辛巳岁(1761)六月初五日在四川省宁远府西昌县礼州虚郎(今冕宁县沙坝镇)百户堡(熊家碾)因老寿终。”
这张“亡人单”很有意思,需要解释两个问题。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四川新闻网 2010-04-13 16:10:37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