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钟敬文:耕作民俗园地的农夫
  作者:记者 林天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25 | 点击数:5276
 

  

  

  钟敬文(1903~2002),原名钟谭宗,广东汕尾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之父。

 

  尽管身为大学者,但生活中的钟敬文,总不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晚年的一次聚餐,他和同桌人开起自己的玩笑:“哎呀,你们吃吧,我这个‘无齿之徒’,对付不了这些菜了。”过了一阵,服务员给他端来一碗热汤面,他又哈哈一笑:“这就对了,我这个人就是‘欺软怕硬’,你们可别学我。”

  每年春天,北师大的校园里开满了玉兰花。有学生来家里拜访,谈着谈着,老先生也会童心大发:“走,我带你看玉兰去。”然后不由分说,揪着学生就走。

  但在一些时候,钟敬文却有另一副迥然不同的严肃面孔。

  有人记下了1984年《民间文学集成》北京定稿会上的场景。这是一部400卷、4.5亿字,有10多万人参与的浩大工程,大小会议开了数十次。几乎每次开会,作为主编的钟敬文都面色通红,激动地重复一句话:“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编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指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的集成工作),这就是文化战线上的万里长城!”

  而另外一个场景也同样被人口耳相传:此时,钟夫人病重,已卧床不起,早晨钟先生离家时,夫人朝他摆摆手,示意叫他放心去开会。晚上回来,又辅导了一位等候多时的研究生。当他再奔向病床时,钟夫人已说不出话,不久便与世长辞。钟先生与夫人情深意重,整日落泪,他把1930年代与夫人的新婚合影挂到床头,赋上“梦魂归兮”的诗。可在追悼会后的第二天,他又出现在定稿会上。

  早在1926年,他就在中山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俗学研究组织——民俗学会。来往的客商,海边的渔民,店里的工人,田里的农民,都是他的访谈对象。他将访谈整理之后,投寄到北京大学的《歌谣周刊》,原本被讥讽为“破铜烂铁”的“野生文艺”,也第一次出现在这所中国第一学府的校刊上。

  他将搜集到的疍民民谣整理而成的《疍歌》一书,曾轰动一时。一代音乐大师马思聪的作品里,就常回荡着《疍歌》中的旋律,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战台风》、《军港之夜》等乐曲,也皆来源于此。

  1949年后,他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民间文学教研室,开设了第一个民间文学方向的研究生班,并和郭沫若、老舍一同筹建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人们所公认的是,“现在研究民俗学的学者,基本都是钟老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

  不过,“中国民俗学之父”对自己却有着这样的评价:“我是时代的小人物,生平没有丰功伟绩,没有赫赫声名,只是一个耕耘时间较长、涉猎园地较广的诚实的农夫而已。”

  他撒下的是这样的种子——一直到95岁高龄,还兼着多份工作:带博士研究生、审稿、写书、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同时还在主持数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97岁时,教学楼的电梯坏了,老先生还亲自爬上6楼,给博士生讲了3个多小时课。

  每天清晨,钟敬文都要散步。大多数时候,路径是固定的,有时候心血来潮,也会改变行走路线——直奔博士生宿舍。民俗学专业的博士生们得知钟先生来了,便纷纷从床上滚下,穿着睡衣迎接先生上楼。此后,他的弟子大多很早起床,不敢懈怠。

  让钟先生感到自豪的是,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这门学问,是“所有学问的根源”。他常和学生说的话是:“哪种文化能离开民间?这是我们的‘根’与‘本’。”

  女儿钟宜也记得,刚开始禁放鞭炮时,父亲很明显地表示了抵触的情绪,那一阵,只要有人来采访,他就会揪着来人,絮絮叨叨重复五六遍:“中国的文化,就是靠这些传统来维系的啊!”

  他拒绝使用电脑,而且总和儿女们抬杠,有时候他们的电脑坏了,老先生会幸灾乐祸地说:“你看,又出问题了吧!计算机还是没有笔可靠。”(本报记者 林天宏)

  

  文章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4-21

上一条: ·[赛力克]《玛纳斯》史诗需要进一步加大抢救和保护力度
下一条: ·[赵杰]马学良,永远的榜样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