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大师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大师

第十三代《江格尔》传唱人——加·朱乃
  作者:佚名   摄影/图:新华社记者 沈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3-09 | 点击数:12351
 


  2006年初,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江格尔》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格尔》是卫拉特蒙古人的古典文学艺术珍品,也是蒙古民族史诗发展的顶峰。它起始于13世纪,发源于中国漠西卫拉特蒙古,流传于亚欧大陆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了一部跨越国界的大史诗。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说唱艺人,蒙古语称为“江格尔齐”。


  学唱

 

  永远像十六岁的少女般的阿盖

  江格尔的美丽的夫人

  她拿出一张古老的金琴

  这张金琴有八千根弦和八十二个弦码

  阿盖的洁白纤细的十指轻拢琴弦

  她在低音的七弦上弹出著名的古老音乐


  这是我国著名的江格尔齐,朱乃老人在牧人的婚礼上演唱的一段《江格尔》。在喜宴上,牧人最爱听《江格尔》中关于无比温顺纯洁的江格尔夫人阿盖的章节。

  我前去采访时,老人在那仁和布克牧场串门儿,儿子骑马找回了他。老人脸红扑扑的,显然喝了一点酒。他精神很好,两撇花胡须垂在嘴角,小脸膛小眼睛,坚挺的鼻子,一双耳朵大大的长长的,看起来很特别。讲述过去的事情时,他左手夹一根烟,右手不时地摸一把额头,呵呵地朗笑。这个一辈子说唱英雄史诗的江格尔齐,身上流露出令人愉快而难忘的英雄气质。

  朱乃今年83岁。出生于和布克赛尔的一个七代说唱《江格尔》的世家。

  和布克赛尔十四个苏木(村)的蒙古土尔扈特人,是1629年随和鄂尔勒克王迁居伏尔加河一带后,于1771年重返新疆的土尔扈特部的一部分。

  解放前,和布克赛尔十四个苏木的土尔扈特人分属3个旗,朱乃是中旗大东苏木人,他祖父额尔赫图是20世纪初有名的江格尔齐,祖父和父亲两代都是受王爷赏识并恩赐的江格尔齐。朱乃的奶奶也会唱许多章《江格尔》,这在蒙古女子中极为少见。父亲加甫会拉马头琴、四胡、托布秀儿说唱《江格尔》。《乌宗·阿拉达尔汗娶亲》、《洪古尔娶亲》等十三章《江格尔》,尤其受到王爷的喜爱。朱乃的父亲唱《江格尔》时先用大嗓门,然后慢慢降调,唱得抑扬顿挫,唱到高兴时,就情不自禁地挪到王爷面前,喝他的酒,吃他的糖。

  王爷每年都要请江格尔齐演唱一次。当时的王爷是奥尔洛郭加甫,因为尊敬和喜爱江格尔齐加甫,他把自己的妹妹布雅嫁给加甫做妻子,她就是朱乃的母亲。

  1923年,朱乃出生。但不知何故,这位王爷的妹妹没几年就离开了朱乃的父亲,另嫁他人。但父亲加甫仍是江格尔齐,王爷的敬酒歌手。朱乃自幼在奶奶哼唱《江格尔》的声音中长大。7岁时,父亲将他送到王爷的文书勃代·乌里吉图千户长那里读书学习,一直到14岁。

  勃代·乌里吉图千户长是个有文化有地位的人,经常让著名的江格尔齐到家中说唱《江格尔》,朱乃开始向老江格尔齐学唱,还从各种手抄本上背诵。王爷外公对他要求相当严格,背错了或是忘记了,王爷就让江格尔齐用马鞭子打他的手心。14岁时,朱乃能背32章《江格尔》。

  以前在和布克赛尔辽阔的草原上,说唱《江格尔》的活动从王府到贫民的蒙古包,随处可见。说唱《江格尔》有个行规,会唱五章以下的不能成为江格尔齐,少年时代的朱乃就学会了32章,称得上一个小江格尔齐了。

  朱乃在王爷府里长大,但也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他们拾牛粪,摔跤,骑马。朱乃随时会唱,他一唱起来,那些个蒙古族小孩子牛粪也不拾了,摔跤的也停下来,取下马鞍子,往草地上一放,围成圈坐在四周,安静地听小朱乃说唱。小孩子们最爱听《江格尔》所描绘的英雄们的故事,他们忠心耿耿捍卫宝木巴部,常年烈马奔腾,所向无敌。小朱乃的演唱如同祖父和父亲那样,高低起伏,幽默风趣。从那时起,小朱乃就受到孩子们相当的尊敬。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来源:蒙古青年论坛 2010-3-20 17:1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鲁焰]那些从远古河流飘来的珍珠
下一条: ·王启敏:黎族骨簪最后的制作者
   相关链接
·[王圆月]浅析蒙古族“四季”民歌中的数字意象·[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
·[李丽丹]喀左“狼外婆”故事诗学探微·[包海青]神话原型到历史叙事:蒙古族感光型起源传说生成的思维模式探究
·[阿都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蒙古族“风马”渊源之探·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
·[高荷红]赫哲族“伊玛堪”歌手传承路线探幽:以三个家族为例·[包海青]论蒙古族叙事民歌文本生成与传承机制
·[詹娜]喀左蒙古族民间叙事群体生成的动力解析·[葛婷]观念与方法:郧西县孝歌手抄本调查研究
·[郭永平]地域景观、民族文化与辽西蒙古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斯钦巴图]史诗歌手记忆和演唱的提示系统·“中国史诗传统”展在阿拉木图开幕,涉及中国20多个民族
·[朝戈金]口头诗学·[刘永红 郝苏民]洮岷花儿歌手文化生态调查报告
·内蒙古师范大学举办中国蒙古民俗研究百年历程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孙正国]20世纪后期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之批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