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CFN学者档案)
张勃,女,生于1972年,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山东民俗学会常务理事,目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在皓首者居多的民俗学家队伍中,像她这样年轻中坚的存在,印证了民俗学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后继有人,这令人欣慰。
日前,本报记者约请张勃对清明文化进行解读。面对“为什么选择研究这个”的询问,她这样表示——
“我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始于硕士毕业论文《寒食节起源研究》的写作。围绕着这个题目我翻阅了大量史料,也阅读了不少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也逐渐了解了它们在我国传统社会和近现代社会的不同遭遇。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它们是如何起源的?在传承到今天的过程中又经历了哪些变化?其生成演变传统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21世纪,政府和民间又应该如何对待那些已经明显式微的传统节日?作为民俗学者,我们有可能为传统节日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吗?”
“所有这些问题都令我着迷,所以10年来我一直将个人的研究重心放在节日方面。博士论文选择了唐代节日研究,2007年出版了《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第一作者),2009年与三联书店合作出版了《节日中国丛书·清明》,发表的30余篇学术文章也多围绕着传统节日的起源展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传统节日是一本大书,它关联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值得我们好好去阅读;中国历史上还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文献,同样值得研究;而目前,在政府、民间组织等各种力量的促进下,中国传统节日正呈现迅速复兴之势,如何让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幸福生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仍然愿意在节日研究方面付出自己的努力。”
作为民俗学者,自己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呢?张勃说,近年来的清明节,她大多忙于参加各地的学术讨论和考察活动,“在学习和工作中度过”;而她的父亲2006年不幸去世,使她从个人和家庭层面上,对清明节意义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本报记者 卢毅然)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0-04-06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