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元鹏飞]“图与文合”:明清刊本中的戏曲演出图像
  作者:元鹏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02 | 点击数:9666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通俗文学发展的繁盛期,全国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区众多书肆刊印了大量小说和戏曲剧本。书商出于盈利和适应读者的需要,很多小说和戏曲剧本都插配图像。这些明清刊本插图,最基本的作用是为其读者提供与故事情节相应的故事场面,亦即以“图与文合”的形式帮助读者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对今人而言,这些图像不仅具有传播价值,更具有保存古代戏剧演出形象化资料的价值。

  早期的刊本插图侧重对人物的表现,对环境景物以及日常事物等的表现则过分简略,有些情节本是两员战将出马斗战,图像中却是两人站在地上持兵器比划;有些故事情节是主人公到达一处旅店,但插图中的屋舍和其他情节尤其是故事人物居家的环境并没有多少不同,为此画工在图像中特意写上“旅店”二字,以示区别。这些情况既表明配图画工技艺的拙劣,也不排除这些图像受当时戏剧演出场景影响的可能。不过,希望通过这些图像认识明清戏剧演出的实际状况是很难的,结论也容易主观穿凿。但随着时间推移,画工技艺不断提高,后期尤其是明末清初的很多刊本插图中,出现了较多再现当时戏剧演出场景的图像。

  根据我们的梳理,明清刊印的小说戏曲剧本中,直接表现戏剧演出场面的图像有十三幅。其中戏曲剧本插配八幅,基本都是“戏中戏”,真实再现了当时实际演出的场景。如明刊继志斋本《吕真人黄粱梦境记》第九出“蝶梦”插图,表现了吕真人等饮酒作乐时,观演“庄周梦蝶”的“戏中戏”场景,图中扮演庄生的演员身后是盔帽、须髯等砌末,还有职司伴奏的两个乐人。这段演出中的科介提示有“小末、副扮如庄周中服做蝶舞上”,图版梦境中的三名演员恰都头戴蝶形簪饰做舞蹈之状,表明当时的演出已出现采用头戴蝶形簪饰的象征手法。

  明末刊本《荷花荡》第二十二出径名“戏中戏”,演出脍炙人口的王允巧施连环计的情节,插图很好地再现了明代家宅厅堂演戏场景,具有极高的形象资料价值。图中氍毹之上站立歌唱者为生扮的王允,侧后二人一执锣、一击鼓正在伴奏。厅堂右侧廊庑中扮作董卓的演员正在试戴须髯,两名女演员扮作貂禅及其婢女,正在等待出场,廊庑桁檩挂有帽饰、须髯等砌末,演员身后有衣帽箱。再如明崇祯刊本《一捧雪》第五出“豪宴”的插图,选择演出杂剧《中山狼》的场面,既很好地体现了剧作家以此为隐喻手段,揭露卖主求荣又觊觎雪艳的汤勤卑劣人品的目的,通过图像中看到的扮狼演员的两条腿,还可以看出当时演出使用“形儿”砌末的情况。

  五幅小说插图中比较著名的是明刊本《金瓶梅词话》第63回“韩画士传真作遗爱,西门庆观戏动深悲”,表现了西门庆在为李瓶儿治丧的首七过后,叫人在灵前演戏打发时光的情形。虽然这些小说插图也是当时戏剧演出场面的再现,但所透露的信息明显不如剧本插图对“戏中戏”的表现。但明崇祯刊本《鼓掌绝尘》第39回“猛游僧力擒二贼,贤府主看演千金”的插图较为不同。小说中“贤府主看演”之韩信故事《千金记》,在图像中为“点将”场景,拿这幅插图与明代折子戏选本《乐府歌舞台》和《歌林拾翠》收录的该出折子戏图版比较,可以看出该图反而比戏曲插图更具有记录和反映当时戏剧演出实况的价值。

  戏曲刊本插图中的戏剧演出场景较小说刊本多,除了以上直接表现演出场面的图像透露出较为丰富的戏曲演出信息,其他非直接表现戏曲演出场面的图像也具有相当的典型性。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1-2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程国赋]“左图右史”的小说呈现
下一条: ·[叶舒宪]《山海经》与神话地理
   相关链接
·[沈达人]戏曲史家民俗学家张次溪·[刘恒]“百戏”影响中国戏剧的形成发展
·[李占鹏 窦开虎]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价值蕴蓄·[蒋星煜]《古剧民俗论》和中国戏曲史研究
·《齐如山文集》:追慕大师风采·中国古戏台:60年消失近9成
·《中国古戏台研究与保护》出版 ·[车文明]宋元戏曲壁画值得重视
·[乌丙安]中国戏曲古源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