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欣慰的是,“伊玛堪”的保存工作并未走入绝境。上世纪30年代,民族学家凌纯声在赫哲族中开展民族调查时,搜集到一批“伊玛堪”文本,开启了赫哲族“伊玛堪”搜集工作的先河。上世纪50年代以来,来自于民族学、民间文学等专业的学者对赫哲族“伊玛堪”进行了由简到繁、由面对点、由粗到细的调查研究,获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黑龙江省民族研究会、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以及合江地区有关民间文学工作者组织了民间文学专题考察活动,这是有史以来首次最大规模“伊玛堪”专题调查研究活动。考察团曾先后两次赴黑龙江合江地区的赫哲族聚居区,调查和采集赫哲族“伊玛堪”。1981 年4月,考察团完成了《赫哲族伊玛堪调查报告》,对赫哲族居住地的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环境、“伊玛堪”的说唱形式及其篇目、“伊玛堪”作品的艺术特征和基本内容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为“伊玛堪”研究和传承提供了翔实、丰厚的宝贵资料。据调查,赫哲族“伊玛堪”蕴藏总量在40部左右。赫哲族学者与其他民族学者通力合作,完整地采录、翻译了近10部。“伊玛堪”研究不断深入、系统化,为进一步保存和传承“伊玛堪”打下了坚实基础。
艺术化、双语化与再生活化,“伊玛堪”传承和保存的可能途径
“伊玛堪”的传承和保存,离不开现代技术的应用和赫哲族的繁荣发展。今天,赫哲族的生产方式转型正在不断取得成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求,使探索“伊玛堪”保存与传承途径成为赫哲族面临的重要任务,这也是传承和保存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瑰宝的时代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人们日益认识到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为“伊玛堪”传承和保存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2006年“伊玛堪”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政府和社会加大了对“伊玛堪”的保护力度,“伊玛堪”传承人的选择、培养和传承队伍的重构工作得到加强。除此之外,社会实践、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也为“伊玛堪”传承和保存提供了多条可供选择的路径。
艺术化或舞台化,借助新媒体传承和保存“伊玛堪”。在艺术化方面,可以借助“伊玛堪”说唱形式,将赫哲族对渔猎生活的社会记忆或现实生活中各种事项变化展示给社会,以此展现赫哲族独特的视角、智慧和精神。在舞台化方面,可以借助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伊玛堪”展演。如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赫哲族乡村已成为人们乡村旅游的目的地之一,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伊玛堪”旧曲新唱的步伐。
音像作品是传承和保存“伊玛堪”的重要形式之一。早在2002年出版的《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黑龙江卷》就收录了“伊玛堪”唱段53首,这是“伊玛堪”唱腔首次面世,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网络成为世人认识“伊玛堪”的新兴媒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全国网民人数达3.84亿,增长率为28.9%。网络为“伊玛堪”通过音像方式传播或传承、保存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支持。
唱词双语化,将为“伊玛堪”的传承和保存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赫哲语的传播使用是“伊玛堪”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汉语已成为赫哲族的常用语言,使用赫哲语和汉语双语说唱,不仅有利于“伊玛堪”的传承和保存,也有利于对行将消失的赫哲语的保护。在网上流传着一首名为《赫哲人爱唱伊玛堪》的歌曲,歌词中写道:
“乌苏里江水蓝又蓝,赫哲人爱唱伊玛堪,从日出唱到满天星,从开江唱到雪封山。那优美的旋律,凝结着先辈的智慧血汗。一部伊玛堪就是一部百科书,一部伊玛堪就是一部活字典。阿郎,让我们原汁原味传下去,让赫哲族的神髓不间断。
乌苏里江水蓝又蓝,赫哲人爱唱伊玛堪,有时唱得眉开眼笑,有时唱得泪流满面。那苍凉的曲调,震撼着今人的魂魄和肝胆。一部伊玛堪就是一部英雄谱,一部伊玛堪就是一部民族史。阿郎,让我们世世代代不忘祖,让赫哲族的血脉永相连。”
以上唱词中,人们可以体味到赫哲族对“伊玛堪”深厚的感情。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汉语作为桥梁发挥的重要作用。正是这段汉语唱词,使更多的人理解了赫哲族对“伊玛堪”的依恋。
再生活化,使“伊玛堪”重获生命力。随着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民生的不断改善,赫哲族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基于传统的乡村文化发展,将为优秀传统文化形式的再生活化提供物质条件,“伊玛堪”也必将由此重获新生。任何存放在博物馆中的保护、保存形式都是缺乏生命力的,“伊玛堪”重获生命力的最基本途径就是再生活化,使之成为赫哲族群众表达历史记忆、现实情感的基本形式,这也有利于赫哲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研究部)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0-4-2
|